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当前城市快速路普遍存在的出口匝道控制问题,采用VISSIM仿真软件,根据城市快速路的出口匝道交通特性,对软件的交通模型参数进行标定,运用二分法及控制变量法获得匝道出现停车的交通量临界值,确定基于出口匝道交通情况的辅路交通量和主路交通量综合分区图.在此条件下,选取辅路延误和主路延误为评价指标,以福州市南二环快速路首山出入口交通控制为研究对象,针对分区图的不同阶段,分别进行辅路车辆让行主路车辆控制、出口辅路感应控制、现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畅行阶段采用不控制方式,缓行及拥堵级别Ⅱ阶段采用出口辅路感应控制方式,拥堵级别较高阶段采用辅路车辆让行主路车辆或关闭出口匝道方式.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快速路运行状态可靠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基于交通统计的快速路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利用北京市二环路的实测数据,对北京市二环路各路段的可靠度进行了计算.在对可靠度值及饱和度、交通需求的波动、出入口密度、辅路交通状况等实测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得出饱和度对快速路的可靠性影响最大,其相关系数R达到0.9以上,在饱和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交通需求的波动、出入口密度、辅路交通状况与快速路可靠度的相关系数R均处于0.7以上.  相似文献   

3.
该文结合我国城市快速路发展实际,分析了城市快速路辅路在规划设计层面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快速路辅路基本职能分三种:服务职能、集散职能、通道职能。辅路因设置目的不同及所承担的任务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即标准服务型、集散型、服务-集散型、综合通道型。每一种类型又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交通功能及选型条件,以及相应的设计标准和建设规模。该文还结合典型的案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城市快速路主路与辅路间出入口是影响其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出入口的合理设计对提高快速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降低交通事故都有重要意义.分析了出入口的交通特性,对出入口的形式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各种形式的优缺点,最后对平行式出入口的设计,提出了观点和意见,可以供城市快速路主路与辅路间出入口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元胞传输模型描述快速路出口和辅路的交通流运行,建立了包括交通流模拟模块、虚拟信号机模块和数据交换中心模块等在内的快速路出口辅路信号控制仿真系统。以北京市三环快速路蓟门桥东出口辅路信号控制系统为背景,在出口段存在通行能力瓶颈和不存在通行能力瓶颈两种实验条件下,分析了有无辅路信号控制和不同周期控制策略对系统延误和快速路出口延误的影响。得出辅路信号控制周期存在临界周期;辅路调节率控制相对基于周期的控制方式将产生更小的延误;在辅路出口不存在设计瓶颈时设置辅路信号控制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等结论。  相似文献   

6.
针对赣南大道快速路(赣县段)总体设计问题,对其敷设形式进行了论证,对其出入口总体布置、平纵横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现状用地及规划用地情况,因地制宜,分段采用"高架道路+地面辅路"、"地面主路+两侧地面辅路"等敷设形式,在满足交通功能的条件下,降低了总体投资,提升了两侧地块价值,并将该快速路融入了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7.
针对快速路出口匝道区域拥挤问题,建立了出口匝道衔接道路(即辅路)控制仿真模型,并通过Vissim验证,对比分析出口匝道衔接道路(辅路)在不控制、让行控制、定时控制和自适应信号控制下交通流的运行特性以及控制效果。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研究发现:在辅路让行出口匝道车辆优先驶出时,控制效果最佳;当让行控制失效影响出口匝道车辆驶出时,辅路控制是必要的;自适应信号控制能够取得最好的控制效果,总延误约可减少42%,特别是对主线交通状态的改善更可达46%以上。  相似文献   

8.
西铺路-任城大道互通立交为济宁市城市快速路网"十"字骨架交叉点,斜交角度较小且北侧紧邻日菏铁路。通过对该节点的规划条件、功能定位、交通需求以及周边建设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保留既有跨越铁路立交及匝道作为西铺路快速路辅路系统服务日菏铁路周边的交通联系,新建西铺路快速路主路桥梁及枢纽立交服务远距离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的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快速路主线枢纽立交提出苜蓿叶+半定向匝道和全半定向匝道两个方案。综合考虑规划、交通、现状及用地等因素后,推荐苜蓿叶+半定向匝道方案,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无锡市太湖新城出入交通需求,对无锡市高浪快速路总体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介绍了无锡市高浪快速路工程的建设背景、建设规模、沿线现状及规划用地情况,明确了项目的功能定位、服务对象及建设标准.在对无锡市现状路网流量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规划成果,采用四阶段法对交通量进行了预测.结合交通功能及地块开发情况,研究分析了项目总体方案和项目沿线节点实施方案.最后总结认为,高浪路位于太湖新城核心区,项目规模大、等级高、社会关注度高,设计时须统筹考虑快速路敷设形式、节点处理方案、地面辅路的交通组织等问题,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快速路出口及辅路通过的流量增大时,易造成出口下游交叉口的拥堵,同时拥堵会向上游蔓延造成快速路出口范围的拥堵。为缓解出口范围的拥堵,提出了一种新的协调控制策略。以辅路衔接路段排队为监测变量,协调计算出口下游交叉口的周期、绿信比和辅路的绿灯时长,并给出了各控制变量小步距连续调整的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协调控制策略是有效的,与固定配时策略相比,出口匝道通过固定流量持续时间至少减少了10%。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建设发展的推进速度加快、交通量与日俱增,城市道路中主辅道出口与相交道路位置对区域交通组织有较大影响,以两条道路的主辅道出口的实际案例,通过不同的交通组织形式及实测数据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并采用VISSIM仿真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对不同流量、不同交通组织状况下的主辅道出入口通行能力及通行效率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不同流量、出口与相交道路的间距等参数情况下的交通组织方案。  相似文献   

12.
结合实际项目经验,通过分析道路功能定位、交通需求、交通组织方式及城市主干路辅路的设置条件等,根据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在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对城市主干路设置辅路的可能性条件和必要性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类似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从道路美学特色设计、道路交通工程设施设计、道路附属设施设计、环境保护设计等方面,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城市道路设计中融入人性化理念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泉州市秀涂南北主干道在城市路网中的功能定位,提出了主辅路的横断面方案,在交通优化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交叉口渠化、主辅车道出入口设计、公交专用道设置、路段掉头设计、人行过街横道、主线局部绿波交通等设计理念的综合应用,完善了道路交通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泉州市秀涂南北主干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王少飞  涂耘  王小军 《隧道建设》2015,35(11):1209-1213
交通工程设施是水下公路(道路)隧道的重要配套工程,对保障其安全、高效、节能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水下公路(道路)隧道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这一热点问题,分析水下公路(道路)隧道和山岭公路隧道的差异,结合国内外工程建设经验,对水下公路(道路)隧道交通工程设施(通风设施、照明设施、综合监控设施、紧急呼叫设施、火灾探测报警设施、消防设施、逃生通道、排水设施、结构健康监测设施、供配电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要求进行梳理,并总结归纳了4种不同施工工法类型(钻爆法、盾构法、沉管法、堰筑法)水下公路(道路)隧道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对路网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拥堵进行预测,有利于交通管理和避免交通风险。然而,由于交通管制、道路施工、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原因,路网交通系统的拓扑结构时常发生变化,使得依赖于固定路网拓扑的拥堵预测方法效果不佳。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双重自适应图卷积循环网络结构(DAGCRN)来处理路网拓扑结构变化情况下的交通拥堵预测问题,该方法运用自适应辅助邻接矩阵对预定义的路网静态图结构进行适应性学习以动态优化原有连接间信息的传递,运用自适应嵌入邻接矩阵对预定义路网静态图结构进行路网隐藏信息的捕捉以确保路网拓扑结构的动态完整性,并采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路网交通流的时间特征信息。研究结果表明,DAGCRN具备以下特点:①能够有效捕捉和定位路网拓扑结构发生的变化,并能够在拓扑结构变化时仍然保证拥堵预测的精确率;②相比较一些常见预测模型有更高的预测准确率,尤其是长期预测方面和克服路网结构变化方面更具优势;③进一步的双重自适应功能消融试验,证实了含有自适应辅助邻接矩阵和自适应嵌入邻接矩阵的双重自适应图卷积结构对于路网拓扑结构变化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缺少2个或任一个自适应模块,都会引起模型预测性能的大幅下降。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研获得有关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四个方面的主要属性:外部环境、当事人特征、事故状况和事故地点道路状况。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公路车辆类型繁多、驾驶员性别比例严重不平衡、道路状况差、驾驶员无驾照、车辆无牌照等是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突出特征,为今后的道路设计、安全管理与宣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具有很强的跨学科性,属于综合交叉研究。主要围绕人、车辆、道路与环境与道路交通安全的关系,简要分析了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在交通参与者、道路条件与安全设施及自然环境、交通信息等方面的研究方向、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上海市城市道路精细化管理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编制背景、适用范围、编制理念和章节安排,界定了精细化管理的定义。就其中慢行交通、公共交通、路面质量、附属设施、交通管理、掘路和日常养护的主要技术要点进行了解析,以促进《导则》的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