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对信号交叉口的配时方法进行优化,兼顾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利益,减少混合交通的总延误时间,分别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信号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和饱和流率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混合交通所有交通参与人的总延误最小为优化配时目标的广义延误模型,并采用非线性规划的方法搜索最优周期和各个相位的有效绿灯时长。应用分析表明,按照这一方法进行配时,人均延误比传统配时方法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由于交通事故数据在记录与获取方面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学者进行事故频次建模中往往受到小样本量问题的约束.为扩大样本量,传统广义线性模型将每年事故频数作为独立变量分析,但无法考虑每年事故频数间的时间相关性,估计结果存在偏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小样本交通事故数据的事故频数建模,并与传统的广义线性模型估计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传统的广义线性模型低估了说明变量系数的标准误差,论文采用的广义估计方程考虑了交通事故数据间的时间相关性,对于预测变量对于交通事故频数的影响估计更加准确,因此适合小样本交通事故数据的事故频数建模分析.   相似文献   

3.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广义汽车转向稳态响应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传统汽车操纵稳定性理论的线性二自由度模型的不足,构建了一个新的广义汽车转向稳态响应模型,并说明了该模型的广泛适用性。以某不足转向轿车模型的有关参数为例,仿真计算并比较了应用两种模型时该轿车等速圆周行驶时的稳态响应状况,验证了广义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得到了一条有别于传统汽车操纵稳定性理论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4.
根据磁流变减振器的非线性特性,提出磁流变减振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辨识方法,利用台架试验获取的力学特性数据,建立磁流变减振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正、逆模型,并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取网络变量并优化光滑因子,GRNN模型能准确预测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力和控制电流,其正、逆模型辨识精度优于BPNN模型.此外,GRNN还具有结构简单、快速收敛等特点,为磁流变减振器的准确建模与控制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采用改进LOGIT模型作为路径选择模型,广义的出行成本作为交通阻抗,对交通微观仿真系统中发出的车辆进行动态分配,实现路网的随机用户均衡配流。  相似文献   

6.
多起点单讫点路网中马尔可夫链配流模型的简单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伦辉  徐建闽 《公路》1999,(4):35-39
交通量分配是路网规划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交通量分析运算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两种,近些年来,有了用户最优概率配流模型,逻辑型配流模型,马尔可夫链配流模型等交通量分配模型。基于智能运输系统(ITS)的动态交通量分配模型尚处在研究阶段中,在马尔可夫链配流模型中,定义了广义出行路径,建立了一步转移概率函数。结合算例,叙述应用马尔可夫链配流模型进行交通量分配的演算步骤。  相似文献   

7.
在交通出行分布预测中,一般采用非重力模型的方法单独估计区内出行量,而这会导致与出行分布理论不一致性,以及复杂的统计分析.文中借助信息熵理论,建立了土地结构熵模型和引入熵参数的广义重力模型,以获得区内出行和区间出行一致的理论算法.将城市用地规划的构成要素直接引入交通规划,实现了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在规划理论和技术上的衔接,提高交通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2008年西安市大规模居民出行调查实际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区内出行和整体出行预测的误差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广义重力模型有效提高了区内出行估计精度,预测精度提高1倍,误差降低5个百分点,最大误差降低达到1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路基沉降变化规律进行预测,避免发生工程事故,提出了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的方案。通过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和概念,采用实际工程数据,用BP神经网络方法和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方法进行了预测分析,比较了2种方法的3组预测结果。工程实例预测结果表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方法的均方误差和决定系数表现都优于BP神经网络方法;证明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交通分配中考虑燃油消耗的重要性及路段燃油消耗费用与路段流量的关系,将燃油消耗费用考虑到路段阻抗中,建立了相应的广义出行费用函数;假定固定需求情况下出行者以广义出行费用最小作为路径选择的准则,构建了考虑燃油消耗费用的广义用户平衡分配模型(GUE);证明了模型解的等价性和唯一性,给出了求解模型的F-W算法;最后给出一...  相似文献   

10.
为考虑岩石内微裂纹间相互作用对岩石损伤的影响,基于广义自洽理论研究岩石材料的损伤效应,建立了反映荷载作用下的岩石微裂纹发展变化损伤本构模型;采用概率统计理论,对岩石损伤模型中微裂纹密度演变过程进行探讨;以模式分层优化算法反分析确定模型参数,并结合工程实例对岩石微裂纹统计损伤模型及参数确定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广义自洽理论的岩石微裂纹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能够反应岩石内微裂纹间的相互影响的工程实际,模式分层优化算法确定的模型参数真实可信,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合作竞争类OD联合方式划分轨道客流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基于全方式OD采用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进行轨道客流预测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合作竞争娄OD的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模型,并对分层次策略性交通方式划分和联合方式划分交通分配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城市交通体系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连续函数的处理方法,建立了连续型的城市交通体系模型;同时讨论了相关因素对出行者选择行为的影响,提出了确定型的出行选择模型。结合交通分配理论,建立了多类型出行者的确定型连续平衡分配模型来分析竞争性公共交通枢纽设施的市场份额问题。模型被证明满足用户平衡条件和相关约束条件,并可利用以有限元算法为基础的迭代解法求得模型的数值解,从而计算出竞争性公共交通枢纽设施的市场份额。模拟城市算例的结果说明了提出的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由于交通控制设备资源有限,只有部分节点受到控制时交通流在路网上的分配,讨论了交通分配的一般准则和方法,并通过对出行者在控制节点和未控制节点的路径选择行为的假设,建立了混合交通配流模型。模型的最优状态为,出行者在未控制节点处都是选择从该节点到达终点路段综合费用最小的路段,而在控制节点处完全服从控制策略的引导选择路径。研究表明,当所有节点都被控制时,模型等价于SO模型;当所有节点都不受控制时,模型等价于UE模型。用一个简单的路网进行算例分析,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deterministic traffic assignment problem based on Wardrop's first criterion of traffic network utilization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in the literature. However, the assumption of deterministic travel times in these models is restrictive, given the large degree of uncertainty prevalent in urban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proposes a robust traffic assignment model that generalizes Wardrop's principle of traffic network equilibrium to networks with stochastic and correlated link travel times and incorporates the aversion of commuters to unreliable routes.

The user response to travel time uncertainty is modeled using the robust cost (RC) measure (defined as a weighted combination of th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path travel ti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robust user equilibrium (UE) conditions are defined. The robust traffic assignment problem (RTAP) is subsequently formulated as a Variational Inequality problem. To solve the RTAP, a Gradient Projec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 which involves solving a series of minimum RC path sub-problems that are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harder than deterministic shortest path problems. In addition, an origin-based heuristic is proposed to enhance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on large networks. Numerical experiments examine the computational performance and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act algorithm and establish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origin-based heuristic on various real-world networks. Finally, the proposed RTA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Chennai road network using empirical data, and its benefits as a normative benchmark are quantified through comparisons against the standard UE and System Optimum (SO) models.  相似文献   

15.
Almost all researches about dynamic lane assignment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this technique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was given to the method of identifying quickly the optimum lane group. This research suggests a quick method to find the optimum lane group for 3-lane and 4-lane approaches at junctions where each approach has green by itself in turn using the percentage of turning movements. MATLAB environment was used to build an optimization model to find the optimal lane groups at all intersection approaches for hypothetical massive traffic demand combinations using an objective function of minimizing intersection delay. This finding represents a plausible quick method to predict the optimum lane group in the field instantaneously using the percentage of turning movements at the approach without conducting massive calculations.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策理论的交通流分配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建立基于对策理论的交通流分配模型,并以实例阐述其具体应用方法。本方法由于在分配中考虑了路网状况,因而其分配结果更加符合实际,且能实现全有全无分配与多路径分配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最短路-最大流交通分配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确定公路网各路段交通量,在最短路交通分配法的基础上,引入了求最短路上最大流的分析技术,提出了最短路上最大流交通分配计算方法。依据对公路网中不同路段初定的技术等级所具备的最大服务交通量和拥挤度的要求,确定出该路段的容许交通量,当路段所分配到的交通量累计达到这一量值时,及时地对路段技术等级进行调整,进而对该路段的路权与容许交通量进行适时的调整。算例表明:该计算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交通分配过程中有关路权处理的整体质量,较现行的最短路交通分配法和交通容量限制分配法的分配结果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8.
可直接计算转向流量的改进型DIAL交通分配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在交通分配中直接计算转向流量而不是通过事后推算获取,利用转向—路段拓扑关系及其衍生路段上流量守恒的规律,对Logit交通分配中最常用的DIAL算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DIAL算法既继承了原算法的基本结构和全部优点,又可在得到路段流量的同时直接计算转向流量,且能避免传统的FURNESS、FRATOR等事后推算模型在进行路段流量至转向流量迭代推算时的过大计算量及其他缺点。最后通过一个经典算例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行程质量的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刘海旭  蒲云 《中国公路学报》2004,17(4):93-95,118
提出行程质量的概念以描述出行者在不确定环境下的路径选择准则。将行程质量定义为行程时间和行程时间可靠性的线性加权和,综合了影响路径选择的两个不同的重要因素:行程时间和行程时间可靠性。假定在路段通行能力随机变化的情况下出行者以估计行程质量费用最小作为路径选择的标准,建立了基于行程质量的随机用户平衡分配模型。证明了模型解的等价性和唯一性,给出了求解模型的MSA算法。在一个小型测试网络上的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反映出行者在随机路网中的路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20.
动态状态交通分配模型及其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静态交通分配模型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交通状况,而动态交通分配模型计算复杂、计算量大。本文基于动态用户状态均衡条件下,提出一种动态和静态交通分配的折衷方案———动态状态交通分配模型,给出了该模型计算路段平均队列长度和平均通行时间的公式,以及动态状态交通分配算法;最后给出一个运用于正常工作日动态交通分配的例子进行模型检验及其检验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