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对改建的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沿线自然条件分析,总结出沿线崩塌地质灾害的成灾机理,并以K520,K605两处崩塌为例,经过多方案的比选,介绍典型崩塌治理方案及处治措施。为避绕崩塌,K520工点采用短隧道方案进行治理;而K605崩塌工点,则采用悬出路台方案进行治理。实践表明均取得良好效果,既能保障工程和运营安全,在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G314线奥依塔克-布伦口段地处高寒、高海拔、高烈度的"三高"地区,崩塌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研究该区域崩塌的发育规律,对研究区的崩塌灾害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总结分析研究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对沿线崩塌发育的影响基础上,分析了沿线崩塌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进一步研究了坡度、坡高、坡形及岩性等基础因子对崩塌发育的影响,从而总结出沿线崩塌灾害的发育规律。同时,据实地调查分析,沿线崩塌体的失稳模式主要有空间滑移模式、拉裂-错落模式、倾倒-拉裂模式、倾倒-折断模式及整体滑移模式五种。  相似文献   

3.
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在陕北黄土地区发生频繁,给当地公路交通建设和运营造成严重危害。结合陕北地区S302(榆林至佳县)典型路段沿线岩质边坡的现场调研,研究对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危险性评价。分析了影响岩石崩塌灾害的因素,并通过专家评分法获得各个指标的权重值,并对公路岩质边坡崩塌灾害进行危险性分级及评价,并以k 18~k 17+400路段为例进行实例检验。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路基崩塌落石的成因分析,提出在运营线上防治崩塌落石的方案,并以箱形墙悬臂棚洞的设计为例,论述了综合整治的重要性,以及方案选型的创造性,拓展了遮拦建筑物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张碧琴  李霞  李江华  田茂 《公路》2005,(5):67-70
自然环境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路线选取、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路面稳定性和耐久性、公路主要自然病害(包括冻融、翻浆、雪害、风沙害、崩塌、滑坡和地震灾害等)、施工条件和养护运营环境等5个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和公路工程的关系,提出公路区划中地质地貌环境参数和水热状况环境参数。阐述了环境参数的提出过程,为新疆公路自然区划三级区的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山区公路在施工中或通车运营过程中发生高边坡失稳问题,拖延了工期,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边坡病害主要为崩塌、滑坡、错落和坍塌等四种类型。针对边坡病害治理,国际岩土学会分为四类,目前国内边坡治理比较灵活,文中提到了一些成功事例。  相似文献   

7.
国道316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公路的正常运营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国道316白河~石泉段(K1732+100~K1871+500)实地调查,总结分析了沿线区域的地质环境条件,归纳了崩塌灾害的形成条件.根据危岩体形成的力学机制和其规模,得出沿线崩塌为中型崩塌,并且破坏模式为拉裂、滑移、倾倒等3种.结合灾害规模和治理难易程度等相关因素,针对不同破坏模式,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焦国木 《路基工程》2020,(3):204-207
研究区崩塌位于阿拉山口市与博乐市之间的唯一主通道S205的19 km处,位于重要交通位置旁,为岩质崩塌。为了分析崩塌的变形现状及将来发展趋势,对崩塌进行了野外调查、现场勘察、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对崩塌体变形特征和稳定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邹陈 《路基工程》2017,(4):233-237
针对巨型堆积体的工程地质特征的现场调查分析,认为其形成机制是岩体发生弯曲拉裂变形,进而以崩塌破坏形式堆积而成,变形影响因素主要是岩土体组成及结构、大气降雨和地下水以及坡体后缘物质的补给。通过堆积体稳定性定性评价和定量计算,综合分析其稳定性状态。结合环境地质特征,提出一系列针对性治理措施,避免人为扰动引发工程滑坡,保障铁路施工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0.
崩塌、落石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中常见不良地质之一,严重威胁过往车辆的安全,并可能造成交通中断。结合西南地区多条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施工情况,就崩塌、落石勘察设计方法、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黄卫兵 《隧道建设》2010,30(4):469-475
洞冲里隧道进口端主要特点是大断面、浅埋、偏压大,工程地质情况为砂质板岩夹变质砂岩,岩层倾向变化较大,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有碎裂风化及韧性变形现象。在对隧道塌方产生的内外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描述大断面隧道在偏压作用下发生塌方时的处理方法的选取原则和施工工艺的实施过程;另外通过对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在处理过程中得出的体会,对类似的隧道塌方处理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祥云 《路基工程》2016,(6):207-211
玄真观隧道贯通后,由于高地应力的原因导致隧道局部衬砌开裂变形,变形段衬砌需拆换整治。拆换过程中,对围岩的二次扰动,使隧道周边围岩产生较大的松动圈,地应力反复重新分布,局部应力高度集中,应力积聚值大于围岩极限强度时发生隧道坍塌。坍塌治理中,对坍塌影响段采取了方木垛、工字钢架临时支撑及预初支背后预注浆加固,防止坍塌的继续扩大;对坍塌段采取了机械手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工字钢架护拱、预留孔道回填混凝土、加强初支及衬砌等技术措施,取得了坍塌处理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山隧道穿越煤系地层和采空区时,发生围岩大变形及采空区塌陷,从设计、施工及地层岩性等方面分析了围岩变形机制,根据围岩变形和采空区实际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徐学深 《隧道建设》2012,32(2):223-227,249
目前国内尚无相应的基于改建或扩建既有老隧道的设计规范和规程作为设计方案之依据,在改扩建过程中如何制定合理、可靠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以海中洲城市隧道扩建过程为例,通过对原塌方区情况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地表注浆锚杆加固、塌腔处理、塌腔回填等综合整治措施。总结出以下结论:1)对于老隧道改扩建工程,首先应熟悉老隧道情况,其次通过多种手段做详细的地质勘察,为系统性设计方案提供充分的依据;2)对于波及地表的土质浅埋隧道塌方处理,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采用全面系统的整治方案;3)"稳固既有坍塌面,快速处理封闭成环"是防止原塌方规模进一步扩大的关键,对塌腔壁采用喷、网、锚、撑综合加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宝成铁路下行线K313+950~K314+300段右侧边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对坡体的岩体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结构面、坡面组合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区裂缝下方的崩塌体在暴雨或地震作用下,整体滑移的可能性大;裂缝上方的坡面结构松动,再次产生小型崩塌的可能性大;东区山体已被两条裂缝深切,目前已形成大体积的危岩体,产生大体积崩塌的可能性大。基于变形机制分析的治理措施,重点放在控制西部崩塌体整体滑移和东部危岩体的大体积崩塌上。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某黄土隧道塌方的原因,阐述了该隧道塌方综合处治技术和相关的防水、排水措施,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法对其进行加固。监测结果表明:处治后塌方段周边相对位移已处于稳定状态。满足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要求,说明所采取的综合处治技术措施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高陡边坡崩塌机理分析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边坡崩塌是边坡病害的一种重要形式,易造成掩埋道路、车辆、行人等事故,带来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与滑坡在机理上有较大的区别,边坡崩塌多发生于陡峭坡段,具有典型性、突发性以及较大的破坏性。在大量调查基础上,研究了长江三峡库岸城区高陡边坡岩土体崩塌形成机理,分析了崩塌破坏的一般形式、破坏机理及处治方案。并结合云阳县清凉场高边坡治理工程实例,给出此类高陡边坡治理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结合泰顺县山区公路岩质边坡;东融滑塌的实际案例。对冰;东极端天气条件下山岭公路岩质边坡的破坏机理及其灾害处治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冻胀与融解作用是岩质边坡破坏的主要机理:开挖爆破是岩质边坡;东融滑塌的主要人为因素;防治结合处治;东融更有效。因此,开挖边坡时须尽可能采用减震爆破施工方法以预防滑塌;治理;东融滑塌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9.
李奥  张顶立  孙振宇  董飞  黄俊 《隧道建设》2022,42(7):1239-1247
为研究隧道塌方事故的典型模式及其演化规律,基于塌方案例统计分析结果,阐明隧道开挖面失稳塌方和关门塌方2类安全事故的基本特性,推导隧道围岩虚拟支护力纵向分布曲线,进一步从围岩应力释放角度揭示了虚拟支护力与2类塌方事故的关系,并给出了塌方事故的控制要求。研究表明: 1)开挖面失稳塌方和关门塌方2类由围岩和结构失稳引发的隧道塌方事故在事故次数(68%)、死亡人数(53.7%)和涉险人数(68%)方面占比较大,其中关门塌方事故单次事故涉险人数最多,潜在危害最大。2)隧道开挖面处的围岩虚拟支护力随着黏聚力的减小而降低,开挖面后方2倍半径处围岩的虚拟支护力已大部分释放(<5%pi)。3)围岩变形和虚拟支护力释放的第2阶段内,围岩变形急剧,围岩虚拟支护力急剧释放且释放量较大,此阶段是隧道塌方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板岩隧道顺层塌方分析及预防失稳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卫霞 《隧道建设》2017,37(Z2):218-224
为避免板岩隧道围岩楔形体掉块和顺层塌方的发生,针对板岩的力学性质和变形特性,从隧道施工方面对板岩隧道围岩的工程特性和易形成塌方的地质构造类型进行总结,并以半山隧道初期支护长段落顺层塌方为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认为:当顺层构造岩层和节理产状与隧道走向夹角较小、多组节理相互切割与岩层面形成不利结构面组合长段落斜穿隧道时,受施工开挖爆破震动、地下水浸润、重力作用以及大断面开挖形成临空面的影响,围岩及支护结构局部薄弱处出现失稳破坏,由于牵引作用不断扩大并持续发展造成较长段落的坍塌。最后,提出了顺层构造、节理密集带和隧道开挖后不利结构面组合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方法,针对板岩地质隧道施工提出了预防围岩失稳的措施和支护结构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