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西宝南线水泥就地冷再生试验段,研究了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应用。对试验段的旧料取样进行筛分、配合比设计试验,和外掺量、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抗压强度试验。依据工程实例介绍了冷再生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并现场取样测定无侧限抗压强度、含水量、灰剂量、压实度等技术指标,检测结果满足路面基层的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进行水泥稳定土的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各配合比条件下水泥稳定土的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水泥稳定土混合料适宜的水泥和添加剂剂量。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掺量对水泥稳定土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的影响不大;掺1%,2%添加剂时,最优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变化甚微;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大,水泥稳定土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强度变异系数减小,表明路面结构层出现强度薄弱区的概率减小;推荐满足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重交通)等级基层材料适宜水泥剂量为12.00%,底基层材料适宜水泥剂量为6.75%;添加剂掺量宜为水泥质量的2.00%。  相似文献   

3.
以安康G316线(K1962+270)路面大修工程的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施工为例,进行室内性能检测以及配合比设计.在不同的旧料掺加比例和水泥剂量基础上进行了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泥剂量的增加,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升高,同时考虑造价成本等因素,推荐水泥设计用量为5.0%.  相似文献   

4.
王传福 《公路》2023,(1):75-79
以达卡绕城高速公路为依托,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水泥改良粉细砂的压实特性、抗压强度及现场路用效果。室内试验表明:水泥剂量在4%~8%时,水泥改良粉细砂土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均随着水泥剂量的升高而增加,7 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介于1.020~2.566 MPa。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于路床部位的水泥稳定粉细砂水泥剂量宜为5%,当采用14 t低频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遍+微振2遍+30 t胶轮压路机静压6遍时,路床部位压实度满足要求,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为1.05 MPa,满足重载交通要求。  相似文献   

5.
水泥厂拌冷再生技术可100%利用原路面半刚性基层材料,节省石料,保护自然资源,降低工程建设成本。针对江都至六合高速公路改造工程中产生的二灰碎石铣刨料,首先,基于两种成型方式确定不同水泥含量2. 0%、2. 5%、3. 0%和3. 5%的冷再生混合料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其次,制备水泥冷再生二灰碎石混合料试件,开展其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评价,确定满足性能需求的低剂量水泥含量为2%,以降低基层干缩开裂;最后,开展试验段铺筑,施工过程和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检测,其材料组成和强度等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路面厚度、平整度和压实度评价满足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水泥冷再生二灰碎石底基层的工程铺筑效果满足相关技术要求,为该技术在高速公路中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将含有回收沥青路面材料及回收基层材料的废旧路面材料就地水泥冷再生后用于高速公路的基层,并能在短期内快速评价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耐久性能,大广高速奈曼东连接线进行了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和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劈裂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动态压缩模量试验(中间段法)、干缩温缩应变、冻融循环水稳定性与抗疲劳耐久性等的对比研究,进而采用足尺加速加载试验评价了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的长期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弯拉强度、动态压缩模量完全能满足规范中高速公路基层的要求;相同试验条件下,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特性、力学性能、抗冻性及疲劳寿命均小于新成型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但2种半刚性基层的承载能力相差不大;在持续荷载作用下,路面基层疲劳损伤累积会导致其承载能力不断衰减,随着试验轮加载次数增大,2种半刚性基层弯沉代表值持续增大,而弯沉增长率呈先显著增大后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承载能力衰减对重复荷载作用更加敏感。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加载了120万次后,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未发生疲劳开裂病害,也表现出了良好的耐久性能;建议改扩建工程中,宜将全深式水泥稳定就地冷再生基层应用于交通量较小的车道方向。  相似文献   

7.
现行的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没有对冷再生基层混合料的疲劳破坏做出技术要求,为了研究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疲劳寿命,通过不同含量的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回弹模量、劈裂强度等试验,分析了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物理力学性能。根据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试验资料,应用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计算了不同乳化沥青掺量和不同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度的层底应力比。不考虑现场综合修正系数kc,室内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掺入乳化沥青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疲劳寿命大于按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计算的新拌水泥稳定碎石疲劳寿命,乳化沥青增加了冷再生旧路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柔性,延长了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8.
刘思佳  李艳 《上海公路》2023,(2):115-118
目前国内部分冷再生路面达到或接近使用寿命,旧冷再生路面能否进行二次再生利用成为公路行业的关注热点。首先对二次冷再生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基于二次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对二次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旧冷再生路面的基层材料压碎值仍满足规范要求,但CBR值发生了衰减,级配呈细化状态,单独用于二次再生修筑路面(底)基层已不可行;通过添加新骨料及水泥稳定剂,二次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和强度得到有效改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值可满足极重、特重交通下的路面(底)基层技术要求,二次冷再生具备可行性;二次冷再生混合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虽略次于初次再生混合料的性能,但整体力学性能仍能满足沥青路面基层及底基层的力学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别以3种水泥掺量(3%、4%、5%)和4种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0%、30%、40%、50%)制备水泥改性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并将其应用于路面基层.首先,通过击实试验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然后,通过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水泥掺量和最佳RAP掺量;最后,采用干湿循环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评价混合料的耐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改性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水泥用量为3%,最佳RAP掺量为40%;RAP掺量为40%时,混合料的干湿循环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RAP的掺加有效提升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且RAP掺量越大,提升效果越明显;水泥有助于混合料抗冻性能的提升,且水泥掺量越大,对于混合料抗冻性能的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建筑废弃物再生骨料应用于道路基层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再生骨料原材料的基本性能,以及级配、再生骨料粒径、水泥用量等对再生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力学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再生骨料用量的增加,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呈下降趋势,最佳含水量呈线性增加趋势,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逐渐衰减,试验数据离散性增加;水泥用量在3.0%~4.0%范围内,采用5~10mm再生骨料的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均能满足底基层强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炎热地区旧路改扩建工程中泡沫沥青冷再生材料组成、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等问题,开展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研究。通过对组成材料特性探究,提出了泡沫沥青再生混合料合理配合比。系统地进行了浸水劈裂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车辙试验,分析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旧路铣刨料细料需控制在10%~15%左右,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水泥用量控制在2%左右时其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就地冷再生技术在中国旧路维修改造中的大规模应用,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优劣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文中依托广东省佛山市某沥青路面维修改造工程,对泡沫(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验证了泡沫(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层用于路面基层或低等级道路路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黄河贯孟堤堤顶道路PCI和RDI的检测评价结果,分析了进行维修养护的必要性和采用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路面基层施工的基本方案。分析了旧路铣刨料的级配特性,提出了通过增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来改善旧路铣刨料级配组成的方法,进行了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依托新乡市贯孟堤防汛路维修改造工程的试验段施工,总结了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效果。同时对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等厚度新铺水泥石灰碎石灰土基层相比,可节约工程造价约4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分别以3种水泥掺量(3%、4%、5%)和4种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0%、30%、40%、50%)制备水泥改性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并将其应用于路面基层。首先,通过击实试验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然后,通过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佳水泥掺量和最佳RAP掺量;最后,采用干湿循环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评价混合料的耐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改性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水泥用量为3%,最佳RAP掺量为40%;RAP掺量为40%时,混合料的干湿循环无侧限抗压强度达到最大值,RAP的掺加有效提升了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并且RAP掺量越大,提升效果越明显;水泥有助于混合料抗冻性能的提升,且水泥掺量越大,对于混合料抗冻性能的改善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冷再生路用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水泥对废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系统的室内试验研究,对旧路面层与基层沥青混合料(Ⅰ型混合料)和旧路面层材料(Ⅱ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与评定;对冷再生材料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试验所用冷再生材料,只要水泥剂量不小于5%,建议采用Ⅰ型混合料的冷再生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振动击实成型和重型击实成型方式对骨架密实结构和悬浮密实结构相关指标的影响,分析不同成型方式下级配、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振动击实后级配较接近于原级配,重型击实对悬浮密实级配混合料的影响大于骨架密实级配混合料。  相似文献   

17.
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材料的试验研究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研究旧料级配、龄期、不同添加剂等因素对冷再生混合料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劈裂强度的影响,为设计和施工提供试验依据.另外,通过试验段现场试验,对冷再生基层混合料外加剂剂量的测定、压实度、混合料7 d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钻芯取样强度及路表弯沉值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评估现场材料的性能提供依据.在试验的基础上,揭示了添加剂和粒料级配等影响因素对沥青路面冷再生基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水泥稳定砖与混凝土建筑垃圾再生集料基层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工业CT分别对砖渣、旧混凝土和新集料的表面与内部结构进行扫描,开展了再生集料与新集料的基本特性试验,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针对不同掺量再生集料,开展了4种水泥剂量稳定基层混合料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以及质量分数为4%的水泥稳定基层混合料的不同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同龄期劈裂强度、90d抗压和劈裂回弹模量、抗冲刷、抗冻融、干缩与温缩等一系列系统室内试验,对比分析了试验结果;铺筑了试验路并进行了跟踪监测。试验结果表明:与天然集料相比,再生集料表面微孔隙多且内部含孔隙或微裂隙,其密度小、吸水率大、压碎值大;随再生集料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分别呈近似线性减小和增大;随再生集料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抗压模量与劈裂模量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抗冲刷能力下降,抗冻融性能变化不大,干缩系数减小,温缩系数变大;7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90d劈裂强度均满足规范的要求;试验路性能良好,证明砖与混凝土再生集料用作半刚性基层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浅谈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运国 《公路》2011,(12):41-43
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用大功率路面铣刨拌和机将路面混合料在原路面上就地铣刨、翻挖、破碎,再加入稳定剂、水泥、水和新集料等按一定比例重新拌和并形成混合料,最后碾压成型,使之能够满足一定路用性能的一套工艺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旧路改造升级和公路大修工程.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评价旧路面铣刨料材料性能,针对铣刨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确定了水泥用量、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等参数。并在G312线鸡儿嘴至清水驿维修改造工程中进行了全深式就地冷再生底基层工程实践,总结了全深式就地冷再生底基层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