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上海地区干线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轴载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力特征,引用了混凝土材料的曲线疲劳方程,以及由此推导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车辆轴载换算关系,提出重载交通下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厚度设计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将本文方法与现行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本文的设计方法更能反应上海地区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工程实际.所得结果对现行规范进行了有效的延伸,对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板厚度设计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重载货运源头分布及货运走向,掌握了武汉市主城区重载交通道路分布情况。通过对主要重载交通道路路面质量和车辆轴载检测表明,大部分路面早期病害较为严重,车辆超载超限较为严重,从而大大削弱了路面使用寿命。最后,对提高重载交通道路寿命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公路货运车辆重载运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公路货运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车辆载重程度对货运需求、车辆使用决策、车型演化、车辆运输成本以及路面性能的长期动态作用,继而进行公路重载运输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基于安徽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在货运车辆普遍重载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价格的变动、路面厚度的提高和路面维修间隔期的改变均不会对车流轴载水平乃至公路货运系统的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系统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此时,车辆载重标准的引入是极为必要的。在实施严格的车辆载重标准后,系统行为又表现出以下重要特征:反直观性、远期与近期利益相矛盾、系统绩效受产业结构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更准确地确定重载沥青路面设计的交通参数,首先提出了车辆分类方法,然后通过调查收集京沪高速公路鲁苏省界的车辆类型及轴载数据和长深高速公路滨州段的动态称重数据,创建了车辆轴载信息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查询统计,分析了沥青路面设计的交通参数,包括车辆类型分布系数、卡车月调节系数、卡车小时分布系数、轴数系数和轴栽分布系数,并给出了相应的推荐值.最后分别统计分析了前轴、双轮组单轴、双联轴和三联轴的轴载累积分布率.结果表明,在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宜根据交通等级和类似道路车辆轴载统计确定设计代表荷载;基于实测轴载分析提出以单轴160 kN作为重栽交通设计轴载,以双联轴380 kN作为验算荷载.  相似文献   

5.
重载沥青路面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了分析车辆实际超载情况,结合交通调查,利用移动式轴重仪进行了现场轴重测试,得到了车辆轴载的实际分布及超载的准确数据,采用线性和非线性分析方法对重载下沥青路面弯沉,弯拉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此种情况下弯沉,弯拉等效的轴载换算方法;利用车辙仪进行了常规荷载与重载时车辙试验,得到了动稳定度与轴重之间关系,提出了重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现有车辆组成及其轴载谱的基础上,提出针对重载交通设计基准期累计标准轴次的预测方法.通过交通量、交通组成调查和轴重测试,得到车辆的轴载谱及超载的可靠数据,拟定比选方案及其计算车辆当量轴载系数的方法,确定各方案的累计标准轴次.综合分析预测累计标准轴次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从中选出最优的设计基准期内累计标准轴次.算例表明,该法科学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重载条件下沥青路面按弯沉等效的轴载换算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重轴载高胎压是目前我国干线公路上重要的交通荷载条件。基于调查的重载交通轴载、胎压的组成特点,考虑干线公路路面典型结构及其材料的非线性性质,计算得到不同重轴载下、不同轮胎接地压强的理论弯沉。利用理论弯沉与轴载的关系,通过综合弯沉修正系数,按弯沉等效原则,得出在实际重轴载、高胎压条件下,考虑材料非线性的半刚性沥青路面的轴载换算指数公式,并通过实际工程测试得到了验证。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反应不同接地压强轮胎对路面损坏的不同和对轴载换算系数的影响方面,现容许弯沉公式存在不足,本文依据调查的重轴载作用特点和有关文献资料,提出了适于重载的容许弯沉公式修正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交通量及交通组成调查,利用HPS便携式轮重仪进行现场轴重测试,得到车辆的轴载谱及超载的可靠数据.从重载交通的标准轴载换算和累计当量作用次数入手,得出超载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早期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出路面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超载运输影响及针对重载交通的公路技术、汽车技术及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京沪高速公路(河北段)沥青路面的破损情况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服务水平。其根源在于运输车辆中大型货运车辆的比重不断增加,车辆的超限、超载现象日益严重所致。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京沪路段的实地调查,以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为依据,分析了京沪高速公路河北段的交通流量、轴载以及交通组成,得出该路段运营车辆的特点以及重载交通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该文提出了我国现行路基设计规范中对动荷载的影响深度统一界定为1.5m深度的问题,认为其与轴载有一定关系,进而提出重载交通及工作区深度的定义,并以天津滨海地区高等级道路建设为工程实例,以该地区的典型地质条件、交通轴载、路面结构为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轴载的路基工作区深度,得出标准轴载工作区深度为1.5m,重载交通工作区深度...  相似文献   

11.
某一级公路具有明显的重载交通特征,在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了严重的超载问题,为准确分析该一级公路上的汽车荷载,并确定其对该路上广泛使用的简支梁桥和连续梁桥的荷载作用,以WIM调查数据为基础并进行统计分析,利用蒙特卡洛方法随机数生成模拟自然车队的拟合荷载流.基于<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中计算荷载效应的可靠度理论,以拟合荷载流在产生的弯矩与公路Ⅰ级的弯矩效应比值为分析对象,确定了适应该一级公路重载交通荷载下计算桥梁结构内力的汽车荷载标准.针对该路重载交通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不同超载条件下适度提高汽车荷载等级的荷载放大系数.  相似文献   

12.
不同路面结构的重载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主要的路面结构为半刚性基层沥青混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柔性基层沥青路面,不同的路面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力学特性。本文通过非线性力学分析,探讨了路面结构在重载作用下的非线性特性,得出了考虑重载条件的沥青路面轴载换算方法。结合路面结构轴载状况的调查及新的轴载换算方法,分析了不同路面结构对重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重载铁路列车轴重的不断增加,作用于路基上动应力也随之增大,进而引起路基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的增大,严重影响了列车的安全运行。通过对路基现场动态测试和室内分级加载动三轴试验,分析了不同压实度的重载铁路路基土体的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随动应力增大的变化规律,为预测轴重增加条件下的路基稳定性及变形的发展规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大轴重重载铁路简支梁桥上无缝线路钢轨纵向应力和墩顶水平力的分布规律,以我国在建的30t轴重重载铁路双线32m简支T梁为例进行梁轨相互作用分析。采用ANSYS建立多跨重载简支梁桥-无缝线路一体化分析模型(桥梁与轨道的非线性连接采用非线性杆单元模拟),研究温度和活载作用下钢轨纵向应力与墩顶水平力的分布特点,分析简支梁跨数对纵向力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检算钢轨应力时,挠曲力与制动力组合方式的合理性。分析表明:重载铁路简支梁桥上无缝线路钢轨所受纵向应力普遍比客货共线铁路大9.8%~31%;简支梁跨数增加至8跨时,钢轨和墩顶的受力逐渐趋近于稳定;在检算墩顶水平力时,采用挠曲力、制动力耦合的方式进行计算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高一新  刘国慧 《公路》2002,(10):7-10
重点介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规律性及破坏机理,为解决路面损坏问题提供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16.
该文通过对一条高速公路的交通量调查与分析,揭示了目前道路早期破坏的重要因素是交通量超过了设计次数。同时通过室内的车辙试验和APA试验,分析了高轮压对路面抗车辙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建议,在今后道路设计中要加强交通量预测,道路运营中要加强对高胎压车辆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沥青稠度指标与重载交通车辙试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成超  曾凡奇  王鹏 《公路》2006,(10):159-165
通过沥青稠度指标对沥青的评价、稠度与沥青常规指标的比较分析以及稠度指标在重载交通沥青评价中的应用研究,比较了沥青稠度指标与重载交通车辙试验的相关性,表明稠度指标与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相关性较好,可以反映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高温性能,能够为寻求适合重载交通的沥青结合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商用车由于质心高、轮距小而易发生侧翻事故的问题,建立了3自由度参考模型,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的状态估计器,并以估计器估计结果对车辆状态和横向载荷转移率进行计算.利用TruckSim仿真软件对自适应卡尔曼滤波估计算法进行了验证,验证工况为30 km/h和90 km/h双移线工况.通过估计结果与仿真数据对比,验证了此估计算法能够很好地估计计算车辆状态和车辆横向载荷转移率值.  相似文献   

19.
赵立铨  孙玉涛 《公路》2007,(9):101-104
重载作用会造成路面结构的强度破坏及使用寿命的缩短。根据对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场勘察试验,认为重载车辆作用是导致路面损害的主要原因,初步揭示了在重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各结构层的应力特点,分析了重载作用下路面病害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