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贺向东  张义民  刘巧伶 《汽车工程》2005,27(1):100-102,110
将可靠性优化设计理论、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技术与稳健设计方法相结合,讨论了随机参数服从非正态分布汽车半轴凸缘的可靠性稳健设计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稳健优化设计的计算方法。把可靠性灵敏度溶入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之中,将可靠性稳健设计归结为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闪光器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发现,现行的闪光器可靠性要求及试验方法不符合可靠性理论,运用可靠性理论对闪光器重新提出可靠性要求,并针对可靠性要求提出可靠性试验方法。该成果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可以适用于绝大多数汽车零部件。  相似文献   

3.
针对车用发动机设计过程中的可靠性技术需求,总结现有可靠性建模理论与方法的特点与不足,分析车用发动机对现有可靠性理论与方法的挑战。从可靠性设计的角度,结合当前车用发动机可靠性技术在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中所面临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车用发动机可靠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基于动态应力—强度干涉的时变可靠性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能够全面体现载荷、强度、寿命指标、强度退化规律等因素的可靠性模型与失效率计算模型;发展能够充分体现发动机零部件结构特点的可靠性建模方法,建立适用于车用发动机可靠性分析与计算的"个性化"模型;发展能够科学反映失效相关性影响的系统可靠性建模理论与方法,提高可靠性分析与计算模型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汽车可靠性工程数据,对其进行可靠性定量分析时,应该首先判别可靠性数据的分布规律。汽车可靠性工程数据的分布规律具有模糊集合的性质。本文探索了用模糊模式识别法识别汽车可靠性工程数据的分布规律,简单易行,实用。  相似文献   

5.
可靠性增长试验是航空、机电行业常用的提升产品可靠性的一种方法。本文根据某公司车型在研制阶段提出的的可靠性目标,应用基于DUANE模型的可靠性增长试验理论,结合汽车产品开发流程和试验方法,对该车型的可靠性试验进行计划,试验过程中采集故障数据,监控产品实时可靠性指标,使用FRACAS管理手段,使产品可靠性不断增长,到试验结束时最终完成设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汽车可靠性涉及汽车设计、试验、制造、运输、贮存、使用及车辆维护等内容,是汽车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汽车可靠性分析在可靠性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在此基础上,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汽车的可靠性发展历程;其次,对不同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汽车可靠性设计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文章对我国汽车可靠性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系统可靠性分配是供应链可靠性运作过程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对于供应链的成功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鉴机器零部件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根据可靠性工程中可靠性成本函数的概念,构建了汽车供应链可靠性预估成本函数;结合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建立了汽车供应链可靠性的分配模型,最后构建了以重要度最大单元为搜索单元逐步迭代的算法。这种新的简易算法,更易应用于汽车供应链的可靠性分配,为汽车供应链的成功运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黎树贞  王占魁 《时代汽车》2023,(19):130-132
简要介绍了目前汽车可靠性设计和试验验证的方法,指出产品可靠性设计过程的基本内容,说明可靠性验证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同时根据产品设计特点,概括了提高可靠性一些设计方法。希望通过可靠性设计方法和验证方法等知识的介绍,提高汽车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水平,以保证汽车产品开发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汽车电子电器可靠性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开发过程中各阶段可靠性管理主要工作,包括电子电器成立管理组织、可靠性大纲、设计研制阶段的可靠性管理、制造生产阶段的可靠性管理和使用维修阶段的可靠性管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某燃料电池轿车用户道路采集的故障数据,分析了该车的可靠性统计特性。结合燃料电池轿车整车可靠性指标的要求,提出了基于失效率变化量的可靠性分配层次分析法,对燃料电池轿车进行可靠性指标分配优化。优化结果为提高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和轻量化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制定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增长目标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运行状态可靠性评价方法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艳艳  高爱霞  刘小明  荣建 《公路》2003,(10):127-131
重点对国内外交通运行状态的可靠性评价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围绕现存问题进行未来研究展望。论文讨论了现有交通运行状态的非概率评价指标的局限性及道路交通运行可靠性概率评价的必要性,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有代表性的若干可靠度指标,如连通可靠度、运行时间可靠度、容量可靠度及畅通可靠度的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并对可靠度指标在路网规划、交通管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及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交通换乘时间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国内公共交通换乘进行了分析,根据其存在问题,基于可靠度理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公共交通系统的换乘时间可靠度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零距离换乘时间可靠度模型及非零距离换乘时间可靠度模型。最后,运用算例对换乘时间的变化对可靠度的影响规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平均换乘时间一定时,随着实际换乘时间的增加,换乘可靠度是降低的;而实际换乘时间是一定时,随着平均换乘时间的降低,换乘时间可靠度递增,且增幅加大。  相似文献   

13.
目标可靠指标是结构可靠性鉴定的基本依据,目前,既有桥梁可靠度评定都没有考虑目标可靠指标的时变性,可能会导致评估结论出现偏差。对考虑目标可靠指标时变的既有桥梁动态可靠度评估方法进行探讨。基于该方法,对马迹塘公路桥进行承载能力可靠度评估,并预测该桥的剩余寿命。  相似文献   

14.
结构可靠度理论越来越多地被用到桥梁设计、评估与管理领域。其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目标可靠指标的取值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可靠性。采用近年发展起来的基于风险分析的生活质量准则,结合对既有公路桥梁的时变可靠度分析提出了确定桥梁评估实时的目标可靠指标的方法。通过对一座我国路网常见的简支梁桥的实例分析,阐述了该方法的过程。算例分析表明,基于生活质量分析确定的目标可靠指标考虑了不同发达水平的社会承担桥梁失效风险的能力与期望,较规范校准法的目标可靠指标取值要更合理。本文方法可为基于可靠度和风险的既有桥梁评估和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可靠性理论在公交网络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公交线路的布局及其发车频率两因素对乘客候车难易程度的影响,以公交网络拓扑为基础,借鉴工程可靠性理论,从直达站点对、非直达站点对以及公交网络3个层次提出了乘客候车可靠度概念,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并设计了可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直达站点对、非直达站点对的乘客候车可靠度指标反映了在给定的公交站点对之间乘客候车难易程度,公交网络乘客候车可靠度反映了所有站点对之间乘客候车难易程度的平均值。乘客候车可靠度图中各站点对之间用线条连接,其宽度表示乘客候车可靠度值大小。该图可反映乘客在站点对之间出行时等候公交车辆难易程度的分布规律。算例证明了乘客候车可靠度及其图形能够为公交网络的定量、定性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管理和养护桥梁需要准确把握线路上每座桥梁的现实状态,可靠度评估技术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总结在役混凝土梁桥研究中关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变可靠度、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变可靠度、疲劳可靠度及系统可靠度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分析各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可能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方向,为在役混凝土梁桥时变可靠度评估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汽车半轴可靠性分析的参数灵敏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义民 《汽车工程》2003,25(5):514-517
讨论了汽车半轴的可靠性灵敏度设计问题,提出了可靠性灵敏度分析的计算方法,研究了设计参数的改变对半轴可靠性的影响,为半轴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