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车联网服务的不断发展,相关的增值服务也会不断逐步完善。由于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和具备车联网功能的传统汽车的相关数据进行监管,使得车辆位置信息等内容全部上传管理平台进行监控,这就提供了基于位置信息的车联网增值服务发展条件。文章通过对车辆位置信息的上报过程和上报机制的分析,设计出基于车联网位置信息的车联网增值服务内容,并举例提出了相关的增值服务方式,为车联网功能服务的普及和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简要回顾近20年中国城市交通智能管控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着重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城市交通智能管控的发展需要应对以人为出行服务对象的根本理念和出行模式的变化,注重新技术应用所必需的基础要求、必要条件和客观环境。最后对交通智能管控下一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车联网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联网是现代化城市减少交通拥堵和绿色出行的重要手段。随着物联网技术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作为物联网的具体应用,车联网获取车辆运行参数和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使用状况,感知实时道路交通路况,提供丰富的智能交通综合服务。本文的目的是对现有的车联网技术进行一个总结,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车联网相关概念以及系统分类情况,介绍了车联网目前面临的诸多挑战,总结了车联网的各项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现有的车联网原型系统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车联网技术作为智能交通家族的新成员,为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简要分析了城市交通拥堵成因,总结并展望了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概况,从微观层面提出了车联网技术在交通信号控制和路径诱导方面的应用设想,对车联网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车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建立在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之上,针对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车辆运行等交通环节的设备赋予全局唯一的标识。本文介绍了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与技术发展情况,提出了车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实施框架与技术架构。通过建立车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可以实现车联网信息通信的身份验证、高效传输与安全保障,助力车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语     
<正>在分析交通安全现状的基础上,站在道路安全管理的角度,在交通管理系统、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系统等方面对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同时,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安全管理措施和技术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交通安全科技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需重视智能汽车技术的开发;提升车辆主被动安全技术水平;研究车联网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  相似文献   

7.
该文针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中的自行车交通现状,分析了城市交通发展趋势,论证了自行车交通的地位和作用,并倡导居民出行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以及对未来自行车交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各大城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综合交通数据汇聚已初具规模。交通规划决策、组织管理和公众出行服务,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需求日益迫切,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成为智能交通领域发展的必然。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自2012年分"两步走",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城市交通大数据,并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介绍了上海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三个阶段,剖析了大数据带给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的机遇,以及上海交通大数据战略布局和研究思路。依托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对这五年来在交通大数据基础理论、平台架构、应用服务、模式创新、实践落地等方面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城市交通管理决策和社会公众服务等对大数据应用的发展需求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肖艳 《汽车与配件》2010,(32):32-35
<正>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为交通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包括环境、拥堵及交通安全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不断改善个人交通出行方式。其中车联网就是未来城市交通的一项突破性技术,可以大大改善人们出行的便利性,并使未来城市生活更加高效。三大技术平台共同铸就和谐统一的城市交通生命体如今,在很多大中城市里,拥挤的交通已令人们感到疲惫不  相似文献   

10.
苏州居民通勤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苏州居民出行调查中有关通勤出行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研究了通勤出行交通结构、不同人群交通方式选择特征以及通勤交通方式的出行距离特征,该分析结果有助于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特别是针对城市居民上下班出行的交通政策的制定和交通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对道路交通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是道路交通应急指挥体系的枢纽。通过总结梳理国家应急管理和道路交通应急管理的相关发展成果,深入剖析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案体系、强化科技赋能、制订测评体系等针对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天津市城市现状交通特征及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天津市域交通发展趋势,结合远期城市交通发展需求,提出构建城市骨架路网、构建快速交通走廊、构建环射交通走廊的应对策略,提出骨干路网建设方案,来缓解现状交通存在问题,同时进行评价分析,指导远期骨干路网的规划,为远期城市路网布局和建设提供依据,同时为城市交通总体发展空...  相似文献   

13.
加强城市交通系统管理 合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决途径及对策,并提出要从网络层面和节点层面两个不同层面加强城市交通系统管理规划,使城市的交通更安全、快捷、畅通。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城市群路网服务能力,提升城市群可达性水平,提出以中心城市到其他节点的出行时间作为城市群可达性基数,按照等时线测度交通服务的可达性概念,给出了公路交通以及公路衔接其他交通方式下的城市群可达性测算方法。根据测算出的到中心城市出行时间将各区域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交通圈,并分别以面积、人口、GDP三项指标的小时交通圈覆盖率对公路交通以及公路衔接其他交通方式下城市群可达性水平进行评价。以关中城市群为例,分别测算了公路网络、公路衔接现状高速铁路网络与公路衔接规划中高速铁路网络3种情景下的城市群可达性。经过比对分析发现,公路衔接高速铁路对扩大城市群2 h交通圈具有重要贡献,其中交通圈等级提升明显的县域主要沿铁路线路分布,且呈现距离中心城市西安越远,提升等级越高的趋势。公路衔接高速铁路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长距离的出行,即1,2 h交通圈上。在引入规划中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后,发现城市群可达性进一步提升,2 h交通圈覆盖率进一步扩大,面积覆盖率达到95%,但城市群内仍有少部分区域距离中心城市的出行时间达到2 h以上,即规划的路网仍不能满足《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城市群2小时通达”的目标,需要考虑进一步引入更快速的交通方式并配合完善公路网。  相似文献   

15.
黄埔大道是广州中心城区重要的东西向交通走廊,交通拥堵对中心城区的交通出行、商业活动、休闲旅游、市民体验有重大影响。通过对黄埔大道所处的地理位置及交通功能理解,将黄埔大道交通状态放入我国经济和城填化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中,结合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和产业布置,回顾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实际情况,找出黄埔大道交通拥堵原因。从广州市主骨架路网结构,片区低等级规划路网,城市更新,绿色公共交通和交通需求管理等多纬度提出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南加州为例谈美国区域交通规划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当今世界已迈进了以经济竞争为轴心的全球化时代。处于这样一个网络中,区域的概念在信息化高速公路上被无限地延伸。而作为区域城市之间血脉相连的区域交通体系建设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通过对美国区域交通规划发展、组织和主要职能的介绍,以南加州政府联盟(SCAG)为例,分析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和交通研究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并提出对我国区域交通规划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优化是城市客运交通规划的重要部分之一。对现有公交线网进行优化,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通过对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主要内容、优化模式、优化目标以及约束条件的分析,同时兼顾乘客出行时间、线网平均满载率、公交线网密度和公交线网的布局,对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提出优化目标的函数表达式及相应约束条件的数学表达式,建立公交线网优化的多目标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提出可用功效系数法对模型进行寻优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与城市道路等级相类似的分级(层)公交线路,明确不同线路的主体功能,有序而科学的引导乘客的出行行为和习惯,减轻地面道路交通压力的同时创建一个优良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根据城市布局结构和路网架构特征,参考一般的公交线网结构,构建适应多层次公交特点、分别适用于单中心、多中心、分离式组团和带状等4类城市用地布局的公交网络拓扑结构,并提出了串联、并联、叉联和枝联等4种线路连接方式。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不同用地布局城市多层次公交线网架构,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多层次公交线网的规划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根据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和监控系统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基于宏观动态流体力学模型的行程时间预测技术,可以动态预测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状况下城市快速路网上任意两点间行程时间.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最常使用菱形简易立交的交通特征和主要问题作了详细分析 ,据此提出以单点菱形型式改进常规菱形立交 ,从几何设计、交通效率、安全行车及交通组织管理各方面采用技术措施 ,大幅提高立交的交通适应性 ,并以应用实例展示了单点菱形立交型式在城市路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采用的交通工程设计方法 ,综合了城市建设、运营、管理和可持续性发展需要 ,所遵循的设计理念具有示范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