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掺加了不同外加剂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凝结时间、泌水率等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合试验结果,从外加剂的选择、掺量控制等方面,阐述了应用混凝土外加剂时的注意事项,以实现改善混凝土性能,获取预期的技术经济效果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该文在分析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及其应用中的问题后,就其品种和牌号的选择、掺量的控制,以及使用方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灌浆料中掺入不同外加剂和同种外加剂不同掺量的比较,分析JL-5号复合膨胀荆不同掺量对灌浆料的马氏流动时间、凝结时间、泌水率、抗压强度、钢筋握裹力、体积变化的影响,提出在预应力混凝土灌浆料中掺入适量的JL-5号复合膨胀剂,对提高灌浆料的力学性能及灌浆料与预应力混凝土的粘结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明英 《公路》1998,(3):41-42
论述了外加剂在混凝土施工中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后掺外加剂的好处和外加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普通水泥混凝土存在早期强度低、养护时间长、影响道路正常通行的问题,通过研究胶凝材料、水胶比、砂率、外加剂及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对复掺水泥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强度的影响,提出了合适配合比设计参数,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结果表明,该复掺水泥混凝土性能良好,1d抗折强度超过3.75 MPa,能够满足路面快速开放交通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主要研究了两种不同水泥与巴斯夫化学公司和超塑建材有限公司的最新外加剂产品的作用效果;水胶比对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及粉煤灰的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最后选择部分优化后的试验条件做正交试验后的方差分析表。研究发现水泥J和外加剂K的作用效果明显;在抗压强度大于45 MPa的配合比设计中当选用减水率大于31%,28 d抗压强度比大于151%的高性能减水剂及二级粉煤灰时粉煤灰的适宜掺量范围为35%~45%,水胶比的适宜范围为0.32~0.36;水胶比的增加,抗压强度有所下降,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发现当水胶比大于0.36时,抗压强度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在施工中水胶比应小于0.36。为了研究外加剂和粉煤灰双掺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胶比0.281,灰含量0.4,时间60 d为最优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7.
超缓凝混凝土在咬合桩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钻孔咬合桩超缓凝混凝土的性质及特点,提出合理掺加缓凝外加剂并充分发挥粉煤灰的缓凝作用,结合杭州解放路延伸工程咬合桩施工介绍了咬合桩超缓凝混凝土的配制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海沧大桥通过大量的研究试验,选定了掺入超量粉煤灰、外加剂及CEA膨胀剂的三掺混凝土及其试验室配合比。实际施工中,又根据专家意见进行现场拌和、试配、试验,最后确定了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此外,还采取了锚块降温、控制混凝土入泵温度(包括骨料降温、水降温、水泥降温、选择气温较低时浇筑)、后浇段降温、控制浇筑间隔时间、加强养护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后浇段混凝土开裂,保证了锚碇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稳定度DS、相对变形δ和综合稳定系数CSI评价沥青稳定碎石ATB-30的高温性能,以全面考察矿料级配和外加剂的影响。对3种级配的ATB-30进行车辙试验,分析了骨架嵌挤指数IVCA与DS、δ和CSI的关系;对掺不同外加剂和剂量的ATB-30进行车辙试验,分析不同外加剂和掺量对高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骨架嵌挤指数IVCA与DS、δ和CS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IVCA越小、级配骨架性越好,则混合料的高温性能越好;掺入外加剂能大幅提高ATB-30的高温性能,且随着外加剂剂量的增加,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也大幅增大,不同的外加剂的效果存在较大差距;比起调整矿料级配,添加抗车辙剂是提高ATB-30高温性能的更为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纤维沥青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机场跑道、桥梁铺装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自制的聚苯胺复合导技电纤维为导电相材料,制备了导电纤维沥青混凝土.介绍了聚苯胺复合导电纤维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的设计和拌和方式确定过程.试验表明,可以选择SMA-16级配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采用干拌法比湿拌法更有利于提高纤维的分散性;最佳沥青用量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纤维掺量每增加0.2%,沥青用量增加0.12%;并提出了制备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昌国  张书良 《桥梁建设》2012,42(Z1):90-93
为保证高强度混凝土长距离输送的和易性和可泵性,以白马大桥(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背景,从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配合比的选配,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泵送等环节对长距离、高压、高强泵送混凝土进行设计和施工.在配合比设计时增加外掺料,采用三级配的碎石,使用高性能的外加剂和选择高压混凝土输送泵,从施工工艺和养护措施上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可以使混凝土的和易性(保证无泌水、无泌浆、无沉淀抓底现象)、可泵性、凝结时间、强度及耐久性均满足气候、施工技术条件及混凝土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介绍路面碾压混凝土的配合比特点及对外加剂的性能要求,提出路面碾压混凝土含气量测定方法及引气剂适宜掺量;进行路面碾压混凝土复合掺和引气剂的技术经济分析,提出提高其抗冻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志忠  吴健 《公路》2006,(9):104-106
通过对不同类型粉煤灰的对比研究,结合海工耐久混凝土的特殊性能,提出海工耐久混凝土掺加粉煤灰的必要性,通过对海工混凝土配合比的不断试配和优化,提出海工耐久混凝土中增加粉煤灰掺量的可行性,并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中得到检验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矿渣粉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际应用,明确了矿渣作为掺合料改善混凝土性能的技术指标,对掺配比例和质量要求作了说明,对矿渣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和初期养护提出了要求,尤其是结合工程中实际使用效果,对矿渣粉与粉煤灰符合掺配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罗翥  李红  傅智 《公路》2006,(4):27-31
结合交通部2006年新颁布的《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与掺合料应用技术指南》,介绍了水泥混凝土速凝剂的品种分类、性能指标,并对掺速凝剂喷射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方法、质量控制及安全措施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曹妍  王芮文  欧定福 《公路》2023,(9):367-373
为研究冬期施工混凝土成熟度发展规律及传统成熟度推算公式使用条件,分别制备具有代表性掺外加剂和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和物试件进行试验,得出结论:(1)混凝土等效龄期可由等效系数m=0.256 3+0.024 01t+0.001 005t2获得;(2)成熟度理论适用于混凝土标准强度20%~60%之间的推算;(3)混凝土等效系数计算时,其温度范围为:无外加剂混凝土为50℃以下正温,掺减水剂混凝土为30℃以下正温,掺早强减水剂混凝土为20℃以下正温;掺防冻剂混凝土,从20℃起至该种防冻剂适用最低温度之间;(4)通过例证,给出图解法、计算法以及同条件试件抗压等3种强度推算方法归一性结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SF350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性能试验用混凝土掺用CON-A型引气减水剂的试验研究,说明掺用松香热聚物类外加剂滑模机在标准浇筑振捣坍落度理论工况下具有良好的终饰性、抹光性能及路面完全不出现表面微裂缝,并以此对滑模性能混凝土掺用外加剂及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并对滑模性能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外加剂的正确使用是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中的混凝土关键技术之一。文章总结和研究了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公路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加剂的性能要求和使用技术,在混凝土路面工程中针对所用水泥提出进行外加剂化学适应性和计量适应性检验等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延缓和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大水化热,降低水泥用量,延长混凝土龄期,尝试掺用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选用缓凝型外加剂等方法,在试配阶段采用低水胶比、不同掺量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在满足混凝土各项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情况下,确立出最佳配合比。实践结果表明:新的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未产生任何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配合比设计思路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由于原材料质量控制不严,配合比掌握不当,对混凝土外加剂理解不够充分,养护不及时,导致收费广场与服务区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破坏现象。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和掺用复合型外加剂,获得高工作性、高强和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本文阐述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破坏的原因。提出对混凝土配合比改良的方案和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