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汽车后视镜有助于驾驶员观察车辆后方和两侧的情况,对驾驶员安全行车和驻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电动后视镜作为汽车后视镜的一种,具有非常显著的优点,一是驾驶员可以在车内通过按钮对电动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节,以获得良好的后方视域;二是驾驶员调节右侧车外电动后视镜时不再因距离远而难以操作;三是驾驶员在倒车时,通  相似文献   

2.
曦仔 《汽车与安全》2006,(11):26-27
汽车的哪个部位每天被人看的次数最多?其实是最不起眼的后视镜,别看它们的样子好像是汽车的两只“耳朵”,但实际上却充当着驾驶员“后眼”的角色。一般车上安装有三块后视镜,分别为左、右外后视镜和车内中央后视镜。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而后视镜对于每台汽事来讲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超车、并线、倒车、停车等都会用到它。所以正确使用后视镜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为您的安全行车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唐乾 《汽车运用》2007,(5):38-38
汽车的后视镜像是汽车的2只“耳朵”。充当着驾驶员“后眼”的角色。汽车上一般安装有3面后视镜。分别为左、右外后视镜和车内中央后视镜。外后视镜反映汽车后侧方情况,内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及车内情况。由于后视镜对于每辆汽车来讲都非常重要,超车、并线、倒车、停车等都会用到它,所以正确使用后视镜可以有效地减少安全隐患。为您的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传统内后视镜采用光学反射的方式为驾驶员提供后方视野,但是由于车体结构的特点, C柱和后排靠枕都会带来极大的视野盲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3路流媒体后视系统设计,该系统采用Ambarella A9AQ图像处理芯片,能够实时采集、处理分别布置在左、右外后视镜和车辆后方的3路图像,并将图像传输到流媒体后视镜上。实际路试效果表明整套系统运行流畅,满足实时性和清晰度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提升视野范围,降低车辆侧、后方视野盲区,提高安全驾驶系数。  相似文献   

5.
后视镜是保障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设备,后视镜的检测是保证后视镜使用的重要措施。传统的后视镜视野检测项目多局限于后视镜的静态检测,建立复杂路况的后视镜视野检测体系对于保证汽车复杂路况的安全行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后视镜在摩托车上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驾驶员可以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行驶的情况,能有效降低安全隐患,为驾驶员的安全行车提供有力保障。目前,市场上后视镜的形状多种多样,包括圆形、菱形、正方形和异形等。标准对于后视镜没有具体的外观设计要求,一般都是根据整车造型进行设计,与整车造型相呼应、风格协调一致即可。后视镜在车身上的安装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的通过支架安装后视镜,也有的将后视镜固定在导流罩上。市场常见后视镜见图1。  相似文献   

7.
七、关于后视镜方面的问题为看清后方车辆,保证行车安全,大排量摩托车必须在于把上安装后视镜。(参看ECE第81号法规,日本机动车安全标准第三章第38条) ECE第81号法规规定,带或不带边斗的两轮机动车要在手把上安装后视镜。所有的后视镜均应可调。反射表面边缘应包裹在衬盘内,在各个点及各个方向上,衬盘圆周的各点及各方向的“C”值均应大于等于2.5mm。周围应具有一个“C”≥2.5mm的数值。如果反射表面伸出衬盘,突出部分边缘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2.5mm,在大致平行于车辆纵向中央平面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驾驶模拟器后视镜仿真的视野舒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微软基础类库(MFC)的可调节后视镜仿真方法。该方法基于MFC的多线程框架设计后视镜调节模型,通过改变视野范围的方式调节后视镜可视区域,结合Arduino设计后视镜调节按钮,利用串口通信实现MFC程序与Arduino的数据交互,最终采用离屏渲染技术将后视镜显示在虚拟视景中。使用驾驶模拟器对后视镜成像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可调节后视镜仿真方法满足驾驶员在不同驾驶工况下的后方视野需求,同时保证了后视镜成像的实时性,达到虚拟驾驶仿真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周毅 《驾驶园》2011,(11):72-73
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汽车后视镜属于重要安全件,它的镜面、外形和操纵都颇讲究。后视镜的质量及安装都有相应的行业标准,不能随意。  相似文献   

10.
后视镜的调整哲学相信大部分开车的朋友们,都知道车身左右侧后视镜有视觉盲点,也因此会对后视镜存有一些疑点,例如,变换车道时是否要频频回头确认左方或右后方来车?要消除视野盲点一定要加装大曲面镜吗?侧方后视镜要看到自己车身才安全吗?针对以上问题,在此传达给你的观念是:左右两侧后视镜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驾驶人车身两旁与后方的视野,其调整应尽可能达到最大视野。所谓"看见自己车身占镜面1/4"的  相似文献   

11.
汽车外后视镜是车辆主动安全防御性的重要设备。有经验的驾驶者都知道,后视镜性能不佳(存在盲区或视野宽度不足)会严重影响驾驶安全。为保证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得到充足的后视镜视野反馈信息,提高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某重卡汽车的外后视镜进行视野分析及法规校核。  相似文献   

12.
车辆后视系统由车外反射镜和广角透镜组成,在车辆安全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汽车后视镜系统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汽车转向过程中的盲区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车辆后视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能够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自动调节车辆外部镜头的角度。影响因素包括车辆转向角、行驶速度和车辆尺寸参数。本设计以AT90C516RD+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单元。该系统增加了一个新的自动模式与现有的手动功能保留。通过理论仿真和模型试验,证明该设计完全可行,并已被具有工业潜力的客户调查所接受。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外后视镜作为汽车驾驶员观察后方情况的重要部件,但由于驾驶员身高、驾驶习惯等因素,需要对外后视镜的镜面角度进行调整。因此,需要对镜面转向器的性能进行测试。亟需一种外后视镜镜面转向器性能测试机,本文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汽车外后视镜镜面转向器性能测试机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鉴于现代轿电动后视镜控制系统功能繁多、结构复杂,故障排除难度较大。以迈腾B8电动后视镜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线路图工作原理,进而重点分析了后视镜转换开关EX11信号的检测信号和后视镜左右调节电动机V17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常见故障与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通过该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排查出该控制系统常见故障,并能够为其他车型控制系统提供规律性参考。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工程在汽车后视野校核中应用的校核方法,这种校核方法通过为产品建立一个产品知识库来完成各种车型的后视野校核,并能够依据法规自动判定该后视镜是否合格,方便地将设计原理、规范、准则等设计依据融入到CAD设计中,并可以根据参数化进行实时的修改、调整镜面以及校核结果的自动更新,提高校核效率,确保校核结果的准确性。结合某车型的后视镜为校核实例,通过知识工程进行了校核验证。  相似文献   

16.
车身造型直接决定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大小。将汽车的后视镜和门把手内置能使车身整体更加符合流线型,降低约3%的整车迎风面积,从而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本研究运用Pro/Engineer造型功能建立三维模型,在Hypermesh对模型的流场计算域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将网格导入Fluent中进行仿真计算。经过对后视镜和门把手内置模型与后视镜和门把手外置模型的比较分析,得出后视镜和门把手内置能有效的降低汽车的风阻系数,减少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  相似文献   

17.
任金东  范子杰  黄金陵 《汽车工程》2006,28(2):159-162,142
在CATIA V5平台上开发了基于知识的大客车后方视野参数化分析系统,用于在概念设计阶段辅助后视镜布置设计,以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8.
市场上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多为刚性连接,当发生车辆追尾碰撞时,不能有效保护乘坐人员的安全,屡屡发生小车钻进大货车尾部伤亡事故.本文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和挂车后下部柔性防护装置,克服已有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装置缺点和不足,使汽车发生追尾碰撞时避免发生伤亡事故.此后下部防护装置不仅仅是保护追尾的小车,同时也保护了货车自身...  相似文献   

19.
后视镜振动抖动光学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室环境下对汽车后视镜的振动抖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后视镜镜面振动抖动的两种评价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法对后视镜镜面振动抖动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组镜面振动抖动标准图像。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像分析法评价后视镜振动抖动结果与试车人员感觉相似,表明了该方法在评价后视镜振动抖动光学性能上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大型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特点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型载货汽车造成的人员死亡仅次于小型客车,工货汽车在交通事故中造成对方伤害的主要因素是:大载货汽车车架结构离地高度大,在前、后方造成轿车钻入碰撞、侧面造成展压,大型载货汽车的质量远大于轿车;与轿车时导致碰撞相容性问题,前、后下部防护装置能有效地防止轿车钻入,合理的能量吸收特性可改善载货汽车与轿车的碰撞相容性。中用交通事故统计数说明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重要性,深入分析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特点,最后介绍了改进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