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组织方案合理与否直接与投入人力和财力多少有关,而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组织方案与诸多因素有关,非常复杂。本文从人员、人工费和监控量测交通费等角度,在考虑掌子面多少、隧道交通条件及隧道间距离等条件下,研究了杭州千岛湖隧道群的施工监控量测组织方案,得到了杭州千岛湖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的最佳组织方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隧道群施工监控量测的投标及组织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浙江黄衢高速公路隧道监测C3标段辖区内共10座隧道(单洞19座),隧道群动态监控量测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超前地质预报、日常观察、变形观测、应力监测等4个方面.上作中及时反馈信息,准确预报隧道施工中的险情,工期内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了辖区内所有隧道安全贯通.通过本工程经验总结山岭隧道变形特点、山岭隧道群监测要点与对策等,希望对今后类似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云南元磨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量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控量测是隧道新奥法设计与施工中所必须的,本文结合云南元磨高速公路隧道群的现场监控量测,介绍监控量测断面布置、数据采集、量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隧道群监控量测技术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速公路隧道已广泛采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隧道进行监控量测,可预测预报围岩变化,优化设计和指导施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使工程投资经济合理。本主要介绍粤赣高速公路隧道群的监控量测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5.
监控量测作为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项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工程开展中只能采集到布设点处的某一时间段内的变形量,对隧道建设的指导意义有限。本文通过对隧道掘进过程中变形沉降与隧道埋深、掌子面与监测断面之间距离的变形规律进行研究,依托汤家沟隧道监控量测数据,FLAC~(3D)模拟隧道的开挖过程,得到了变形位移与隧道埋深、掘进时间(通过开挖进尺与掌子面距量测断面换算)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将隧道埋深的影响进行归一化,变为拱顶下沉函数的变化系数,得到了隧道掘进变形位移关于隧道埋深、掘进时间的二元函数关系,此函数可预测任意断面、任意时间的变形值,对隧道信息化施工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6.
浙江黄衢高速公路隧道某监测标段辖区内共10座隧道,隧道群动态监控量测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超前地质预报、日常观察、变形观测、应力监测等4个方面。在监控过程中及时反馈信息,准确预报,工期内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了辖区内所有隧道安全贯通,供今后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隧道的施工监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温州绕城高速公路北线隧道工程为依托,说明了监控量测在隧道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性,根据实际工程,拟定了监控量测方案和监控项目;通过方案的实施,对大跨度隧道在施工情况下的动态受力及变形情况进行了预测,并结合预设计和具体施工方案及时调整监控方案,对大跨度隧道的施工监控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8.
浅谈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结合京福高速公路邵三MA8标段雪峰山隧道工程,从施工的角度,就该隧道围岩的监控量测技术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总结了隧道围岩监控量测技术的关键环节,为今后的长大隧道的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石磊  侯小军  武进广 《隧道建设》2013,33(3):173-178
以墩梁隧道为背景,采用高精度全站仪和反光膜片进行隧道施工现场监控量测。通过量测数据分析,比较了双侧壁导坑、单侧壁导坑和三台阶开挖施工工法在大断面黄土隧道中的适用性及优缺点,得出: 双侧壁导坑法操作安全系数高,适应性较强,控制围岩松弛效果明显,但造价高;单侧壁导坑法对围岩扰动小,但施工进度较慢;三台阶法施工进度快,但在地质较差地段变形难以控制;采取及时闭合成环的方法、重视及优化锁脚锚杆施工、控制仰拱与掌子面间的距离可有效地控制施工变形。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隧道群监控测量技术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全部采用新奥法施工,该施工方法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现场监控量测,并利用量测结果及时补充设计和指导施工。针对该项目中5座隧道各自的工程特点及围岩地质条件,结合已有的工程监控经验,提出了合理的监控量测及信息化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1.
郑州市京广路拓宽改造及地下隧道工程第三标段采用明挖法施工,两侧修筑保通道路,由于边坡荷载较大,隧道基坑两侧采用“排桩+预应力锚索”联合支护方案。监测结果表明,联合支护方案,保证了基坑与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同时缩减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丹平快速路—猫公坝隧道近距离上穿越布吉供水隧道、东部引水隧道,三条隧道交叉叠置,对既有隧道结构影响较大。该文论述了猫公坝隧道修建过程中对既有隧道的影响和工程安全性;提出了既有隧道的工程安全控制指标。建议在地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应进行机械开挖。若必须采用爆破施工,应严格控制既有隧道结构的振动。对既有隧道结构、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之间中夹岩体提出了加固措施。拟定出施工过程中既有隧道的监控量测方案,根据监测数据反馈围岩与支护的状态以指导施工,并为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了预案。实践证明,对布吉供水隧道的加固设计是必要的和成功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掌握地铁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时管片、岩土体的变形,以深圳地铁9号线梅村站-上梅林站区间下穿既有4号线莲花北站-上梅林站区间工程为背景,运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对下穿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下穿时岩土体与既有线隧道管片的变形,对两条线设计竖向距离的安全性进行了验证,得出两隧道竖向最小距离在2.0~2.5 m范围是安全的。同时提出一些技术措施,如对既有隧道进行自动化监测,从既有隧道内注浆,信息化施工等。  相似文献   

14.
小净距公路隧道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福建三福高速公路两小净距公路隧道施工的相似模拟试验研究,得到了小净距公路隧道在相似模拟开挖中的位移规律和隧道围岩最终位移,可为国内外公路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工程实例及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辉 《隧道建设》2017,37(Z1):46-52
为确保软土地层大断面矩形下穿隧道施工时的安全,以昆明轨道交通3号线区间浅埋暗挖隧道为依托,采用中导洞法,将全断面分成6个导洞按照先中间后两侧、先上面后下面的顺序施工,并采用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对隧道支护结构受力进行全过程监控与分析。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矩形隧道顶部与侧面设置超长大管棚条件下,隧道初期支护内力变化较小,因受不同导洞开挖扰动影响,隧道结构底部出现受拉现象,导洞(2)(中下导洞)、导洞(4)(左下导洞)和导洞(5)(右上导洞)对整体结构安全起决定性作用,需要重点监控;最大围岩接触应力出现在导洞(4)(左下导洞)底部,隧道4个角的围岩应力明显大于其他部位,需要加强隧道底部基础注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临时支护应力受不同导洞开挖影响出现明显的波动,很好地反映各导洞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释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高速公路小净距隧道群进行爆破动力分析,得到钻爆施工过程中新建隧道爆破施工产生的地震波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程度,提出新建隧道爆破施工的控制速度参考值,并对小净距隧道群爆破施工开挖顺序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朱国保  张志强 《隧道建设》2006,26(3):60-61,103
主要阐述湿陷性黄土地质条件下修筑隧道的要点。针对黄(陵)—延(安)高速公路HY—08标段汉寨隧道的地质特点,研究了湿陷性黄土公路隧道包括开挖、支护、二衬及监控量测等几个主要工序中不同于其它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值得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连拱隧道改扩建方案探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雷  王飞 《隧道建设》2019,39(Z1):346-354
以安徽省内某高速公路中双向4车道连拱隧道改扩建项目为依托,提出了10种连拱隧道改建方案,并从行车安全性、对既有工程的充分利用、交通组织易于识别等多角度对方案进行定性分析。根据定性分析结果选出3种较优方案,对3种较优方案从工程造价、施工难度、占压矿产等方面进行定量比选分析,并对隧道原位扩挖2种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模分析,通过模拟结果得出: 1)大断面隧道改扩建中采取较强的支护可有效控制隧道变形; 2)方案1和方案2施工引起隧道位移和应力均可控,2种最大轴力值相差不大,但方案2位移控制效果更好; 3)大跨度隧道在改扩建或新建过程中,需注意隧道拱顶沉降和拱底隆起,其中拱底隆起问题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9.
隧道进出洞口处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地段.以某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隧道开挖过程中安全系数的变化情况,对隧道进洞口浅埋段发生坍塌破坏的规律及机理作深入解释.计算分析表明,因为算例隧道处于坡脚位置,开挖引起边坡失稳是导致软弱围岩隧道进洞灾害多发的根本原因,针对这种地质条件下隧道进洞的安全隐患,对其设计和施工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和千厮门嘉陵江大桥渝中区连接隧道为依托工程,在室内岩石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地质分析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选取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节理围岩参数,且基于二维离散元软件UDEC建立节理围岩小净距隧道数值模型,并对其施工力学效应进行研究,详细分析隧道围岩的位移及应力变化特征、隧道开挖对上覆建(构)筑物的影响等。此外,还对隧道施工支护方法进行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