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
3.
4.
本文介绍了柴油机新型燃烧模式的概念和背景,阐述了现今柴油机燃烧技术(HCCI、LTC)在细节性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及所获得的研究结果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稀燃CNG发动机燃烧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三维燃烧模型对稀燃CNG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在引入过量空气系数的循环变动情况下,发动机转速对稀燃CNG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程度的影响。通过对比计算和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并且分析了燃烧过程中不同时刻下的缸内温度分布情况。根据多个循环的计算结果,定量分析了发动机转速对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转速的提高将使燃烧循环变动减弱。计算还得出,转速的改变对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燃烧峰值压力均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基于氢内燃机试验样机建立内燃机三维实体模型,耦合详细氢空气化学反应机理,运用Converge软件建立氢内燃机CFD仿真模型并进行验证,仿真分析了中高负荷下稀薄燃烧和当量燃烧两种燃烧方式下氢燃料内燃机的燃烧特性和NO_x排放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氢气供给量相同的情况下,稀薄燃烧比当量燃烧速度更快,OH浓度更高,因而稀薄燃烧会得到更高的缸内压力,更有利于动力性的发挥;两种燃烧方式下的缸内最高平均温度较为接近,但当量燃烧方式下最高温度相位相对滞后,可以有效降低NO_x排放。采用EGR技术可以实现当量燃烧,但过大的EGR率也会带来内燃机动力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8.
AR燃烧是能有效防止不利扫气的低速范围内易引起缺火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未燃混合气不只是依靠火花塞点燃,还有部分靠自燃燃烧促进扫气和减少HC,AR燃烧发动机可能有效地增宽二冲程发动机致命弱点的低速扭矩,AR技术不适用于小排量摩托车发动机。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预混合燃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近年来在柴油机上进行了一系列实现均质预混合燃烧技术的研究 ,包括预混稀薄狄塞尔燃烧系统 ,UNIBUS燃烧系统 ,均质充气压缩着火 (HCCI)燃烧系统 ,准均质预混合气充气压缩点燃 (QHCCI)燃烧系统 ,提出这些研究对于根本解决扩散燃烧的缺陷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1台侧向进气的单缸发动机上对分层和均质充气燃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灵活的喷油和点火控制策略实现了缸内的分层充气和均质充气燃烧。在线分析了各种工况下分层和均质充气燃烧及排放状况。研究表明,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加,分层燃烧的性能明显优于均质燃烧,并且在稀燃状态下,分层燃烧能获得比均质燃烧更好的燃烧稳定性。在所有研究工况下,分层燃烧都能够有效地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11.
以HCCI燃烧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模拟燃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论述的模拟燃烧系统是针对均质混合气压燃特性试验研究开发研制的装置,主要由燃烧系统主体部分、混合气配给系统等组成。该装置具备定压燃烧过程、复合燃烧过程以及定容燃烧过程的研究试验功能,且具有良好的边界条件可控性。燃烧系统压缩终了压力可达到2.6MPa,活塞最高速度为5m/s,平均速度为2.18m/s。  相似文献   

12.
两种直喷燃烧系统燃烧噪声评价参数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两种典型在喷燃烧系统的S195D柴油机和E1974油机进行了对比研究,从压力升高率,压力升高加速度以及压力频谱曲线等方面分析比较了不同直喷柴油机的燃烧噪声,并给出了分析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13.
怒火燃烧     
张嵩 《摩托车》2011,(2):8-8
~~  相似文献   

14.
15.
日本本田公司研制的EXP-2型摩托车用汽油机,在节气门开度为40%以下时无需火花塞点火便可正常工作,这种点火燃烧方式被本田公司称为“AR-燃烧”。“AR-燃烧”是以一种“活性基”为“火种”,在整个燃烧室中的许多点处自发点火,因而避免了爆燃,同时降低了排污,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均质充量压缩燃烧方式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介绍了均质充量压缩燃烧 (HCCI)方式的基本概念 ,分析了HCCI能实现较高热效率、低NOx 排放等优点的机理 ,论述了制约和影响HCCI方式的各种因素及其当前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HCCI方式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其解决途径 ,展望了HCCI方式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空燃比 (A /F )使用范围将汽油机燃烧方式分为 3类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混合燃烧在基本概念上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基于沥青的易燃缺陷,引燃后,会在短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热、烟和毒气,并快速蔓延,隧道内一旦发生火灾逃生和救援将十分困难.针对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火灾的危害,采用两种形式存在的沥青,结合对比样,通过试验和分析,明确了沥青材料的燃烧特性和燃烧机理,论证了沥青及沥青混凝土火灾过程的危害因素.研究证实,沥青材料在火灾过程中放热及发烟剧烈,放热量及发烟量大,释放的烟尘会造成可见度低;而以混合料形式存在的沥青虽然一定程度上难以燃烧,但其燃烧依然剧烈并伴有大量烟尘和热量.该研究可为沥青阻燃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以便为火灾发生时的救援和逃生创造条件并争取时间,为降低火灾危害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燃油系统十分紧凑,见图12,除了空气压缩机以外.大部分零部件都布置在凸轮凹座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