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常用硬聚氯乙烯(UPVC)塑料中加入稳定基材确保其必要的线性膨胀系数,采用异型断面结构设计新型UPVC声测管,针对公称直径48.24mm的新型UPVC声测管实施3组试样环刚度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该UPVC声测管具有足够的环刚度和抗拔拉强度,可满足50m基桩的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桩检测中,选用合适的塑料管来替代目前广泛应用的钢质声测管,对于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非常重要。通过对新型塑料声测管管体与管接头的外形设计、插套自密封连接方式的研发,以实现管体连接可靠、施工操作简单、产品成本降低的特点,从而确保新型塑料声测管强度、密封性和抗渗漏性等多项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钢桥面防水粘结层的使用性能,选用MMA作为防水粘结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试验,通过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对防水粘结层的拉拔强度和抗剪强度进行验证,研究底漆、防水粘结层厚度、施工温度以及环境湿度对防水粘结层粘结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MMA具有较好的耐酸碱性和低温柔性。在钢桥面上铺设底漆可提高防水粘结材料的拉拔强度,MMA防水粘结层厚度以2.5mm为宜,施工温度和环境湿度对其抗剪强度有显著影响,施工时应确保施工温度控制在40℃以下,现场环境的相对湿度不超过60%。  相似文献   

4.
罗志刚  曾俊  王随原 《公路》2011,(1):109-113
利用MTS试验机及自制的直剪和拉拔模具,进行了不同水、温状态下界面污染对半刚性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层间黏结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揭示了层间抗剪强度和拉拔强度随界面污染量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保持半刚性基层与沥青混凝土面层层间界面的洁净与干燥,对提高其层间黏结性能、确保基层面层的整体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MTS试验机及自制的直剪和拉拔模具,进行了不同水、温度状态下界面污染对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层间粘结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揭示了层间抗剪强度和拉拔强度随界面污染量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保持半刚性基层与沥青面层层间界面的洁净与干燥,对提高其层间粘结性能、确保基层面层的整体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利用MTS万能试验机,采用45°斜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研究泥土污染物对复合式路面层间粘结性能的影响。试验分别在饱水和干燥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界面层保持洁净对保证复合式路面层间的整体性有重要作用,泥土污染量越大,层间抗剪和拉拔强度越低,且降低幅度随着泥土剂量的增加逐渐增大;在相同泥土污染量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层间抗剪和拉拔强度同样降低,且在饱水状态下,界面层层间抗剪和拉拔强度比干燥状态降幅更大。  相似文献   

7.
张宝龙 《公路工程》2015,(2):332-334
粘结层对白加黑路面结构的整体性起到很好的过渡作用,使沥青面层很好的与水泥混凝土粘结,同时提高白加黑路面的抗剪性能。拟通过层间剪切试验、层间拉拔试验及沥青涂层浸水后试验,研究铺装结构层层间抗剪强度的变化规律、不同防水层拉拔强度的变化规律及水对改性乳化沥青的抗剪强度和粘结强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避免薄层结构黏结能力不足可能造成的层间滑移、早期破损等问题,采用UHPC-TPO复合试件层间黏结强度试验与有限元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评估UHPC-TPO层间黏结性能。开展常温、高温拉拔试验和剪切试验,分析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试件层间力学性能的影响;模拟路面长期老化过程,测定UHPC-TPO老化后层间剩余强度;研究组合试件在受到水损害后层间力学性能的劣化规律。结果表明:常温下UHPC-TPO的拉拔强度大于3.93 MPa,抗剪强度大于15.08 MPa;高温下UHPC-TPO的拉拔强度大于1.12 MPa,抗剪强度大于1.89 MPa;UHPC表面处理方式对层间黏结性能有明显影响,其层间强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抛丸2、抛丸1、清除浮浆;模拟老化剩余拉拔强度为原值的76.9%以上,耐老化性能较好;冻融循环后,UHPC-TPO层间抗剪强度为11.55 MPa,拉拔强度为3.22 MPa,表现出良好的水稳定性;冻融循环剩余强度与冻融循环次数呈指数关系,且剪切强度与拉拔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UHPC-TPO层间黏结性能优良,炎热地区、重载大交通、重要交通通道等对抗剪强度及抗滑移要求较高的工程,可采用UHPC表面抛丸处理,而对于一般工程可采用施工更方便的清除浮浆方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几种声测管进行了经济性和实用性比选,最终选用了管壁较薄的声测管,同时改进施工工艺,方法是在灌注桩基混凝土前,向声测管内插入硬质柔性塑料管,保证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声测管始终保持通畅,待灌注结束后抽出硬质柔性塑料管,塑料管循环利用。实践结果表明,此种方法质量可靠性大大高于传统的声测管施工工艺,并且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提高了施工效率。文章内容包括声测管的优化选用、构造以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湖沥青(TLA)与SBS改性沥青制作复合改性沥青,用于桥面防水涂膜。通过剪切试验、拉拔试验与透水性试验研究了复合改性沥青防水涂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的常温(20℃)抗剪强度随材料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规律变化,其最佳用量为1.2kg/m2;随着TLA掺配比例的增加,复合改性沥青的常温抗剪强度先增大而后减小,高温(50℃)抗剪强度逐渐增大。综合考虑常温与高温抗剪性能,确定TLA的最佳掺配比例为20%;与SBS改性沥青相比,复合改性沥青的常温拉拔强度略小,但高温拉拔强度明显增大;复合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均满足不透水性要求。因此,复合改性沥青用于桥面防水涂膜性能优良,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11.
为比选六种常用防水粘结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分别对试件进行斜剪试验、拉拔试验、疲劳试验,从而确定了最佳防水粘结层材料;在此基础上,研究洒布量与抗剪强度、拉拔强度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检验,从而确定了最佳洒布量。试验结果表明:MMA抗剪切性能、抗拉拔性能以及疲劳性能均为最优,MMA最佳洒布量为160~170 g/m~2。  相似文献   

12.
盾构隧道纵向在受到如地震、纵向地层变形等因素影响时,可能发生环缝张开,使得纵向接头在受拉时更容易破坏。为研究大断面盾构隧道纵向斜螺栓接头在拉拔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征及破坏过程,采用自主研制的接头螺栓拉拔装置,开展了1:1接头足尺抗拉性能试验,分析了管片纵向接头在不同加载方式及荷载工况下,管片混凝土应力分布、螺栓应力分布及传递、结构声发射信息和接头最终破坏模式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斜螺栓纵向接头在拉拔过程中会对管片纵向接缝面及外表面的应力分布产生影响,对管片内表面的应力分布影响较小;纵向斜螺栓在顺向拉拔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而在垂直接缝面的拉拔过程中,螺栓与套筒、管片内部混凝土的破坏基本保持同步,可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与混凝土强度配合较好;螺栓拧进套筒的程度影响纵向接头的抗拉拔能力,拧进程度越大,螺栓与套筒的联结能力越强,越能发挥纵向接头的抗拉拔能力;结构最终破坏模式是螺栓、套筒及混凝土间的联结失效,破坏具有突发性,顺拔工况下,纵向接缝面会在孔口周围发生近外表面的锥体破坏,垂直拔工况下,套筒内部螺纹被挤压破坏,因此,可采取提高套筒强度、加强套筒周围配筋等措施以进一步改善纵向接头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3.
摘要:常规改性沥青防水黏结层存在着抗剪切强度低、施工工艺复杂和需要撒布碎石等不足。为此,开发了新型防水黏结层一高分子沥青基防水黏结层(简称PCMA),该材料具有抗剪切强度高、施工方便和不需要撒布碎石等优点。为了验证PCMA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梅河高速公路纵坡大于3.5%的水泥混凝土桥面进行了现场施工。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路检测结果表明:PCMA的剪切强度和拉拔强度明显高于常规防水黏结层。  相似文献   

14.
水泥砼桥面与沥青铺装层的层间结合性能直接影响桥面沥青铺装层的使用寿命。文中采用室内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分析桥面粘结层材料的性能,结果显示抗剪强度与粘结强度随温度变化而改变,温度升高时抗剪强度和粘结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复合式路面层间脱黏、耐久性较差等问题,考虑路面层间黏结状态,借助双层车辙板芯样试件的层间剪切与拉拔试验,分别研究了界面拉毛深度、拉毛宽度、拉毛间距3个指标对层间抗剪强度和拉拔强度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界面拉毛技术与界面粗糙处理技术、未处理的优势。试验结果表明:与经过简单的界面粗糙处治相比,界面拉毛处治能显著提高刚柔复合式路面层间剪切与拉拔强度,分别达84.3%、132.8%;正交试验所得复合路面层间界面抗剪强度和拉拔强度的最优组合为拉毛深度10mm,宽度13mm,间距8mm,可为"白改黑"及复合式刚柔路面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道路工程改扩建及养护提供新视野。  相似文献   

16.
声波透射法是目前基桩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作为声波透射法检测通道的声测管质量(包括材料质量和预埋质量)对声波透射法检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检测角度详细解析了声测管质量对声波透射法影响的各个方面,提出声测管质量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工程建设领域钻孔灌注桩作为一种重要的基桩形式,其质量直接影响构筑物的安全。超声波法是目前检测桩身完整性的最有效最准确的检测方法,而声测管的埋设决定了超声波法检测能否顺利进行,如何加强声测管质量控制也越来越重要。阐述了加强声测管质量控制的措施,以期基桩检测顺利进行,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8.
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存在抗剪切强度低、施工工艺复杂、需要撒布碎石等不足.为此,开发了新型防水粘结层-高分子沥青基防水粘结层(简称PCMA),该材料具有抗剪切强度高、施工方便和不需要撒布碎石等优点.为了验证PCMA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汕梅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大修工程中进行了试验路施工.根据试验路的现场检测结果表明:PCMA的剪切强度、拉拔强度和疲劳寿命均明显高于常规防水粘结层,对于提高刚柔复合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单向土工格栅加筋膨胀土技术在治理膨胀土地区堑坡坍滑方面得到了成功的运用,该技术的关键是筋土间的相互作用力,需通过拉拔试验获得。国内外不少学者尝试用数值模拟来获取土中加筋的拉拔力,而模拟所需参数大多采用经验估算或文献获得。由于一些参数取值与实际不符,导致模拟结果与工程实测值有不小误差。目前通过完成系统试验获得所需参数后再做数值模拟的不多,而先做加筋膨胀土拉拔试验,再对其数值模拟的更鲜见。首先用直剪试验获得了膨胀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然后用自行研发的大型数控拉拔试验系统完成了单向土工格栅加筋膨胀土拉拔试验,取得了数值模拟所需单位面积刚度系数、筋土界面黏结强度及摩擦角等参数,重新设计并进行了带位移监测且改变施测上覆压力的拉拔试验。运用FLAC3D软件,利用其内置的土工格栅单元对试验测试结果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拉拔力、监测位移的模拟结果与试验实测数值间的对比发现:两者误差较小,表明将数值模拟法用于预测加筋膨胀土试验中筋材的拉拔力及位移可行,能方便获取筋土间应力、应变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可减少做拉拔试验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为加筋机理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捷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温度对防水粘结体系甲基丙烯酸树脂粘结性能的影响,依据港珠澳大桥钢桥面实体工程,在室内和现场分别进行拉拔试验,分析底漆与钢板、底漆与防水层、防水层与粘结层、粘结层与铺装下面层的粘结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建立温度与拉拔强度的回归方程,推荐拉拔强度检测指标与性能对比方法。结果表明,拉拔强度随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变化幅度逐渐减弱;温度与拉拔强度的回归方程相关性良好;拉拔强度增加率反映了粘结强度的优劣;30℃的拉拔强度作为粘结性能控制指标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