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动汽车能够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无污染特点,但受制于动力电池技术影响,存在续驶里程有限等缺陷。为保证纯电动汽车制动安全,提高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率,对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系统组成及控制原理、模糊控制电机制动力分配、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的动力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纯电动汽车机电复合制动能量回收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VCU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中央控制单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负责车辆的驱动力矩的控制、制动能量回馈控制、整车能量管理、CAN网络维护与管理、故障诊断与处理、车辆状态监测等,保证整车在较好的动力性、较高经济性及可靠性的状态下正常稳定地工作。整车控制器的品质稳定性对整车运行和安全起到重大作用。为了满足生产节奏,整车控制器快速检验设备成为了品质检验的必备工具。本文介绍对整车控制器快速检验设备的开发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推行,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但是,大部分电动汽车仍然沿用传统燃油车的车架,因此需要对车架进行优化。目前纯电动汽车车架的研究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方面是电池布局对电动汽车车架性能的影响分析,选择最佳的电池布局方式有利于提升车架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是电动汽车整体结构对车架的影响和优化研究,使车架更适合电动汽车的系统布局,同时具有适宜的刚度和强度,保证汽车的安全舒适性能以及车架的疲劳寿命;还有车架轻量化研究,提升纯电动汽车的动力性和续航里程为目标。  相似文献   

4.
纯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的架构是保证人员和汽车设备安全的关键,涉及配电方案、高压互锁、高压部件的选型及在整车上的布置位置等。文章从现有的典型纯电动汽车的高压系统电气架构分析入手,进行优缺点的比较,并结合在纯电动车上的实际应用,提出了2种不同的高压电气架构方案。这2种方案均基于安全及保证各零部件独立工作的原则,尽可能地缩减结构模块和降低成本。结果表明,2种方案满足电动汽车的要求,具有安全、简单且易实现的优点,同时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电动汽车整车运行性能的特点和国内外标准,通过对电动汽车安全性、动力性、经济性等的研究,提出了检测试验方法和配套的相关试验设备,并通过试验分析,指出了安全性能和能量消耗率的试验在电动汽车检测试验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检测电动汽车绝缘电阻"是电动汽车装配人员和维修人员非常典型和常见的工作任务。文章从以检测电动汽车绝缘电阻为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入手,设计了以职业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方案,分别在教学设计说明、教学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流程、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反思五个环节进行阐述,主要培养学生在从事电动汽车装配、检修和维护等工作之前,如何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和检查防护用具,培养学生当人员触电时,该如何采取急救措施;使学生认知高压电对人体的危害和产生危害的条件;认识电动汽车的高压标识和危险区域;掌握检测绝缘电阻的重要性及其与绝缘性能的关系;并引导学生能够熟练的正确使用摇表,最终对进行绝缘电阻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客车技术与研究》2009,32(5):27-27
目前,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国家客车检测中心已经建设完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汽车碰撞试验能力、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检测试验台和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的检验试验能力。  相似文献   

8.
齐伟 《汽车维修》2023,(4):13-17
<正>在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下,全球汽车工业逐渐向节能环保、绿色产业转变,随着销售量的节节攀升,配套的充电设施数量及质量制约着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加油机,对其系统原理及设备检修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概述(一)汽车充电桩(charging pile)安装于停车场或充电站内,  相似文献   

9.
李虹  刘磊 《汽车维修》2012,(12):11-13
一、电动汽车概述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驱动车轮行驶,动力来源于车载电源,作为理想"零排放"(或少排放)汽车,可使全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迎刃而解。为此,汽车产业朝低碳经济方向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现代电动汽车主要分为三类:纯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驱动电机及其控制技术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之一,是提高可靠性、驱动性能和续驶里程的基本保证。电机驱  相似文献   

10.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最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对其结构特点、工作模式、动力系统和技术关键等方面的分析,证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具有节约燃油,对发电单元功率需求小,降低排放,延长续驶里程等优点。通过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比较,突出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充分说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当前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最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对其结构特点、工作模式、动力系统和技术关键等方面的分析,证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具有节约燃油,对发电单元功率需求小,降低排放,延长续驶里程等优点。通过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比较,突出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充分说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当前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品和技术快速发展,同时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采取的政府补贴等多种政策激励下,我国电动汽车逐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充分调查研究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电动汽车标准、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制定了EV-TEST(电动汽车测评)管理规则。2018年EV-TEST第二批测评的车型来自于6家车企。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和严谨性,EV-TEST测评全过程坚持自主选车、自主购车、自主测试、自主评价。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我国正在逐渐普及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或电动汽车均带有高压,虽然特约维修站的技术人员有受到厂家的相关技术培训,但是除了特约维修站外,普通的汽车修理厂技师人员也在维修这些车辆,因此,如何保证维修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国外某知名车企为例,从车辆高压系统部件、高压安全与健康、安全维修制度与流程等三个方面讲解如何保证电动车辆维修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车载端与地面端充电设施统一起来,实现不同电动汽车与不同地面端充电桩之间高效、安全地进行无线充电,保证无线通信协议的一致性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对新颁布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通信协议标准GB/T 38775.2-2020进行解读,梳理得到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通信的一般流程;然后,设计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通信一致性测试的软硬件架构;最后,提出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通信协议的一致性测试方法。该系统能够完成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过程中通信协议的自动化测试,有助于后续标准的修订和测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电池管理系统(BMS)技术作为电动汽车领域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于保证电动汽车安全运行和延长动力电池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动汽车的开发普遍存在周期短的问题,而电池管理系统软件是针对不同车型定制开发,很难统一。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自动代码生成的电池管理系统开发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2月10日,依托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组建的"电动汽车充换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发了具有路径规划、行驶记录、双向交互等关键技术的新型纯电动汽车智能交互终端,可以全方位监测并记录电动汽车整车和电池运行的各项数据。该终端通过与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系统的信息交互,可以提高充换电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新能源汽车中的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能源转换效率高、部件少、维护简单,但最大短板在于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车辆价值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技术。本文对动力电池的衰减原因进行分析,对动力电池的检测方法进行探析,以期给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不再是发动机,而是电机,动力源也由化石燃料变为电,其已经在本质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应的技术方向也相应发生了转移,电动汽车需要关注的是电能转化成动能。因此,整车控制策略及故障检测及处理的策略也与传统车产生了很大不同。本文从纯电动汽车整车系统结构出发,着重阐述整车控制系统涉及到的故障检测及处理,包括纯电动汽车系统故障检测及处理、零部件故障检测及处理等,希望可以对广大电动汽车开发人员的整车故障策略开发起到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在石油和化石能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其能耗低,无污染的特点,电动汽车发展迅速,电动汽车是一种由车载电池供电的新型环保汽车,是解决不可再生化石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和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解决方案。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有两种: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有线充能技术存在着操作复杂、插拔不安全、环境适应性差等缺陷,对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造成了障碍;而无线充能技术具有操作便捷、无接触耗散、无高压危险、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是当前市场的主流趋势。  相似文献   

20.
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典型代表,将有助于解决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与能源紧缺的问题,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之一是绝缘性检测问题,传统检测方法抗干扰能力弱,而电压注入式绝缘检测法能有效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