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试验角度着重研究了扩张角为6°的单极扩压长歧管的非定常流动特性,发现扩压歧管中的非定常流动规律与MPC系统以及其他脉冲系统的排气歧管的流动规律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得出了MSEM(单总管)系统扩压长歧管更适合于高增压、超高增压柴油机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改进高增压四冲程柴油机排气道的设计,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已经证明,随着增压度的提高,减小排气损失越来越显得重要。将缸盖内的排气道设计为扩压形,可使发动机的油耗降低,在试验的单缸发动机上,油耗降低量达3.5%。由于本试验是在等压增压的边界条件下进行的,故其结果亦可适用于以同样的增压系统工作的多缸发动机。  相似文献   

3.
汽车排气系统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青 《世界汽车》1997,(11):8-11
由于汽车尾气净化及汽车轻量化降低油耗的社会要求日益高涨,不锈碳汽车中的使用近十年间增加了4倍,起处是是铁铬钛不锈钢为主,而后各种高性能不锈钢开始使用。本文研究了气缸盖密封垫,排气岐管,前置管,软管,催化剂金属载体及消声器所组成的排气系统所用材料。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提出了对15/18型涡轮增压柴油机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实验时用的是—9号汽油并向进气岐管喷入部分燃料。实验证明,采用精心研究出的这种给油系统可以大大地缩短汽油点火延缓期,因而  相似文献   

5.
带档滑行和空档滑行哪能个省油?对于化油器车,无疑是空档省油。化油器车靠发动机吸气产生真空将油吸入进气岐管,汽油附着在歧管壁上和空气混合气进入汽缸,压综后燃烧做工。因此怠速转速是最低转速,空档滑行相当于发动机处在怠速状态,这个状态时间越长肯定赵省油。  相似文献   

6.
利用AVL-Boost软件,对某企业一款3L涡轮增压柴油机建立一维流动模型。在原机标定的基础上,设计和优化EGR系统,研究和分析EGR系统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影响,展开对增压器联合运行特性和EGR系统特性匹配的研究,并相应得到最优的文丘里管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车用高速汽油机波动增压进行系统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对波动控制进气增压系统及其人控制电路,控制原理进行了介绍。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流动控制进气增压系统,能有效地改善发动机的高速性能。  相似文献   

8.
杨伦  姚源 《天津汽车》2010,(11):43-46
依靠经验或半经验设计三元催化器需耗费大量精力和财力,且设计周期长,利用CFD软件仿真分析催化器内部流场可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文章在Gambit软件中建立了某款三元催化器3维流体离散模型,用Fluent软件分析了三元催化器的压力、温度、速度和湍动能等内部流场分布,并介绍了催化器收缩管和扩压管锥角对催化器内流场的影响。表明随着催化器收缩管和扩压管锥角的减小,催化器背压减小,流动能量损失减小,气流的有效流动区域增加,有利于提高载体的利用率,进而提高催化器催化转化率。该方法对三元催化器优化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缸汽油机各缸示功图进排气压力波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压力传感器对CA6102汽油机27个工况下10 个循环的燃烧压力和4个循环的进排气压力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出了节气门开度(负荷)、发动机转速对缸内燃烧压力的影响,同时指出,排气干扰主要是由于排气岐管的设计不合理造成的,为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将摩托车用金属载体放入背压操作台的装置中,选定压力范围,选择自动模式下的定流量模式,给定流量值,进行不同结构参数载体背压数据的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载体结构参数对排气背压的影响显著,目数越多、箔片越厚、长度越长、直径越小,排气背压越大,同心圆型载体背压要低于双S型载体。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增压比大幅度提高以后,进气压差和空气密度将显著增大.针对一台高增压单缸柴油机,通过仿真方法分析了两个典型转速下不同增压比对进气射流和缸内流动的影响规律,并对高增压柴油机进气流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高增压柴油机在相同转速下的进气射流速度及其分布几乎不随增压比的增加而变化,缸内涡流比、湍动能等宏观和微观速度场特征参数也几乎不随增压比的提高而变化,原因是进气流动速度受限于平均活塞运动速度,进气质量的增加主要源自于空气密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2.
奥迪200     
《汽车杂志》2005,(9):198-198
你们好!我看到2005年4月刊上关于进气岐管可变,这是什么道理,机械增压与这个道理有关吗?是什么道理增加了低转的扭矩,减小了噪音,是进气速度吗?  相似文献   

13.
汽车排气系统的流场分析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某汽车排气系统一维非定常流动的气体动力学方程组和三维模拟数学模型.建立了该汽车排气系统与发动机的联合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得到了排气系统进口温度、质量流量、密度等参数.以此作为边界条件,利用三维CFD软件对该汽车排气系统流场进行了模拟,找到了影响排气系统背压的关键结构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性良好,优化后排气系统背压由40.5 kPa降至30 kPa.  相似文献   

14.
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控制过程中,一般由电控单元控制三位三通电磁阀来实现制动轮缸压力的增压,保压和减压三种状态的控制。为提高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介绍了一种采用脉宽调制信号,控制二位三通阀实现三种压力状态控制的技术,给出了二位三通阀的基本结构,论述了PWM信号的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5.
排气再循环对增压直喷式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ISUZUL6TC型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排气再循环(EGR)试验。分析研究了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采用不同的EGR系统,以及在不同负荷下EGR率对其排放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EGR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进气岐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 sonsor;Manifold absolule pressure sensor)是将进气岐管的绝对压力以电信号的形式告知计算机(ECU)的装置,按照结构分有电位器式和压电晶体式两类,压电晶体式由压电晶体(硅片),集成电路(IC),真空室组成。压力变化,压电晶体输出电压跟随变化,再由IC将其放大处理。如以输出信号不同区分也有两种类型:一类输出直流电压信号,即电  相似文献   

17.
排气再循环对增压真喷式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ISUZUL6TC型增压中冷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排气再循环试验,分析研究了在增压中冷柴油机上采用不同的EGR系统,以及在不同负荷下ECR率对其排放特性的影响,同时给出了ECR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具体效果。  相似文献   

18.
车用直喷式柴油机排气净化的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巽俊  李骏 《汽车工程》1998,20(1):43-51
在改善车用柴油机燃油经济性的同时,需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和微粒排放,关键是进一步优化燃烧过程,减少有害排放物的生成,也要改善燃料品质,甚至进一步采用排气后处理技术,本文阐述了喷油系统和进气系统的改进,燃烧室设计的优化,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等技术措施的潜力,以及燃油改质,排气后处理等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蓄压增压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提出了无因次结构参数配置设计算法。建立无因次模型 ,进行计算分析 ,摸清系统各无因次结构参数对系统喷射规律的影响。最终得到一套不同无因次结构参数的组合图谱 ,并对 2 30柴油机进行匹配计算 ,以便对原常规机械式燃油系统进行共轨蓄压式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20.
汽车异响为整车常见的抱怨,排气歧管异响一般较少见,但在某排气歧管开发过程中,某1.5L AT整车在加速过程中出现一种很清脆的"沙沙"声,属于高频范围。经过噪声排查测试,该异响是由于歧管的流道过短、设计不合理而产生。通过对比四种不同结构的排气岐管的噪声测试结果,发现歧管设计中应该避免歧管出口流道设计过短,各流道长至少在150mm以上,并应达到完全隔离的状态,避免各缸之间气流的相互干涉而产生异响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