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施工监控量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建勋  杨忠 《公路》2006,(7):205-208
介绍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东线施工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效果的判据和施工管理标准,并对初期支护阶段各试验段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
雪峰山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与围岩稳定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雪峰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项目和方法,分析了典型断面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判断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的状态,对围岩变形和应力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及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析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变化情况。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位移和应力进行监测,分析围岩的位移、应力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结合有限元计算软件ADINA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模拟,寻找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分析围岩稳定性,为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时间的选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通过数值模拟方式,分析岩溶隧道围岩及支护稳定性。重点从围岩应力、位移、塑性区角度探究既有隐伏溶洞对隧道围岩及支护稳定性影响。研究成果为隧道工程开挖及支护施工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实际工程为例,系统地阐述了隧道工程中围岩量测技术的量测方法、注意事项、量测数据的处理,以及围岩稳定性的判别方法;通过施工现场监测,掌握围岩和支护在施工中的力学动态及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6.
彭蓉蓉 《隧道建设》2017,37(5):565-570
节理的存在降低了岩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对隧道围岩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若支护不及时或强度不够将会严重威胁施工安全。本文依托井冈山特长隧道,提出了基于三维重构、块体理论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快速分析方法,动态反馈、指导设计施工方案优化。针对中风化砂岩、Ⅳ级围岩区段,通过地质素描与统计分析,建立基于节理特征的三维重构地层模型;运用块体理论,分析隧道开挖时临空面关键块体分布、失稳形式及安全系数;提出围岩稳定性动态反馈方法,并对比分析不同支护方案。研究表明:开挖后围岩稳定性较差,必须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根据动态反馈明确在实际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原设计方案施作锚杆支护。基于三维重构的围岩稳定性快速分析及动态反馈,可以实现施工过程中地质数据的动态采集、分析与反馈,及时依据实际开挖地层条件,动态调整支护体系,确保结构的经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分析IV级和V级围岩隧道的监控量测数据,提出了围岩稳定性评价指标,包括围岩位移的速率指标和累计位移值指标。提出的评价指标可为隧道施工阶段支护方案的优化和围岩稳定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并为同类隧道施工提出预警标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济晋高速隧道监控量测的实践,提出了使用位移变化率和地质与支护信息相结合来判断围岩稳定性和指导施工的方法,介绍了周边位移量测信息和地质与支护信息在变更围岩级别、改变施工方法、预报塌方等险情和确定二次支护时机等四个方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在确保特大断面隧道施工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降低施工成本,依托新白石岩隧道工程,对三台阶法和CD法两种开挖方法进行非线性施工阶段对比分析,对两种方法开挖过程中的围岩及支护的变形、应力、围岩塑性区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风险性较大的开挖步。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开挖过程中围岩塑性区较小的CD法施工,并结合现场施工监测得出三台阶法施工便捷性高,但围岩塑性区大,稳定性低;CD法开挖隧道,围岩整体稳定性较好,围岩塑性区小,但中隔壁承担的围岩压力大,变形大,容易失稳,加设临时仰拱等措施可减小中隔壁水平变形。  相似文献   

10.
隧道支护结构对控制围岩变形、保障施工安全至关重要。为研究支护结构参数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文中以九绵高速桂溪隧道为依托,使用midas GTS建立隧道模型,针对支护结构参数对千枚板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厚度、锚杆尺寸、排距和环形间距,以及管棚支护布设范围和注浆厚度等支护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提高锚杆长度、减小锚杆布设排距、减小锚杆环形间距、增大管棚支护施作范围,以及合理选择注浆厚度均能提高隧道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施工中的围岩变形监测目的在于掌握围岩动态,对围岩做出稳定性评价,为确定支护形式、支护参数的选取和支护的最佳时机提供指导。从而实现保障施工安全、利用围岩动态信息指导施工。当然隧道的变形是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时间单调增长性等特点。而软弱围岩本身由于强度低、稳定性差、变形时间长等特点、往往因为支护参数、水的影响及预留变性量不足或者支护时机不对,在施工过程中易引发初支大变形、侵限甚至地表开裂、坍塌、冒顶等现象。针对软弱围岩的变形这一不确定系统,本文尝试利用灰色模型和马尔可夫链修正的方式相结合,根据已有监控数据预测未来围岩的变形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预测模型所得出的计算结果和监控数据实测值拟合度较高,表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在隧道围岩预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龙头山隧道为双向分离式单洞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隧道最大开挖宽度21.1m,是目前国内单洞开挖跨度最大的隧道之一。本文采用工程类比法对该隧道的结构支护参数进行了多方案的比选,针对不同围岩地质区段和两侧已有地下油库建筑,提出了地表注浆、反压护拱、双侧壁导坑开挖和微震动爆破施工等方法。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结合不同的施工步骤,对隧道支护结构和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确定的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雪峰山隧道现场监控量测的项目和方法,分析了典型断面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判断围岩稳定程度和支护结构的状态,对围岩变形和应力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根据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所具有的特点,结合隧道建设的发展趋向,布置适宜的监测测试系统,并获取围岩稳定性及支护状态的工作信息,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获取的监测信息,结合经验反馈和回归分析,合理确定支护时机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及良好的经济性,有效评价围岩和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并总结出围岩和隧道结构的变形和受力变化规律,为隧道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偏压是山岭隧道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为了确保偏压段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衬砌结构、洞周围岩和边仰坡等结构的稳定,采用地层-结构法对偏压隧道围岩稳定性和初期支护结构安全系数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偏压段围岩收敛变形、喷混凝土及钢架支护安全系数和锚杆锚固效果与现行公路相关隧道设计规范对比,偏压段隧道设计支护参数相对偏弱,并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对偏压段支护参数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偏压隧道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通渝隧道围岩变形的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林生  王新平 《公路》2004,(3):145-148
隧道新奥法施工中,常以围岩变形量作为评判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经济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公路隧道围岩变形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序列,因而可以建立一些实时跟踪预测模型和方法。根据通渝隧道围岩拱顶下沉位移变形的特性,采用神经网络技术来预测其变形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简易、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张健儒 《隧道建设》2014,34(8):749-753
如何在软弱围岩地质条件下安全快速地修建长大隧道是当前隧道工程界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尤其是当隧道穿越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时,常常形成大变形等地质灾害,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和进度。通过对软弱围岩工程地质特性、软岩隧道变形机制及变形控制基本理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工程实例提出软岩隧道支护结构安全稳定性评判标准及施工应采取的相应对策。认为:1)软弱围岩隧道由于支护参数、施工方法选择不当,支护结构强度和刚度不足以抵抗较高的围岩压力时,往往会出现结构大变形和破坏;2)软岩地段初期支护承受施工期间全部荷载,二次衬砌需承受后期围岩流变产生的荷载,软岩隧道衬砌应通过增设钢筋、加大厚度等方式增加结构强度;3)超前支护与加固技术可提高围岩的自承能力并减小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荷载,且应当成为当前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4)在高地应力山岭隧道方面,应进一步开展施工阶段地应力测试,以利于针对性地选择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19.
张建国 《隧道建设》2014,34(8):731-736
结合鸡口山隧道工程,针对该溶洞隧道分别采用开挖回填法、超前注浆法和超前管棚支护法3种方法施工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对围岩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超前注浆法开挖时隧道围岩的变形最小,开挖回填法次之,超前管棚支护法最大,超前注浆法控制围岩变形的效果优于开挖回填法和管棚支护法。说明在开挖过程中,超前注浆法使开挖范围内的围岩稳定性得到了加强,有效地减小了溶洞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此在鸡口山隧道中采用超前注浆法施工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0.
小间距海底隧道施工相互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青岛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的工程概况并采用软件flac3D对隧道开挖和支护进行了两种方案的二维数值模拟.通过分析隧道周边关键点位移和围岩塑性区,研究了小间距海底隧道开挖支护过程对各条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有益于设计和施工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