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驾驶园》2014,(2):74-75
本刊以前曾陆续刊登了一些防御驾驶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足见驾车安全在驾车人心目中仍为重中之重。资料显示:事故原因中高达90%以上与人的疏忽(驾驶人、行人)有关,换言之,事故的发生与用路人对于危险的认知有直接关系。虽然日新月异的车辆科技可以提升车辆预防事故的主动性以及安全与事故发生时伤害防护之被动安全能力,然而在减低车辆事故的对策上,透过教育宣导来提升驾车人的交通安全观念应是最根本且重要的工作。为此,被读者誉为"驾驶员‘娘家’"的本刊,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宣导防御驾驶的重任聘请专家汇集有关教材,以问答形式将防御驾驶要领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针对驾车人常遇到又常疏忽的交通情境提出应有的危险认知,使之举一反三,逐步养成危险预知之能力,减少社会悲剧。同时,也对车辆重要的动态特性加以说明,以有助于驾驶人更清楚了解车辆的运动原理、特性与限制,进而避免不当的使用车辆提高预测危险的能力。本讲座以驾车人观念为主探讨防御驾驶,辅以对车辆机械性能说明,可让驾车人充分了解人、机配合的需求,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诚恳希望通过防御观念的导入,提醒诸多可能潜藏危机的不良驾驶习性,使读者获得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驾驶园》2014,(6):70-71
<正>(1)遇到缺乏交通经验的行人时如何安全驾驶?有些行人缺乏交通经验,看见汽车还在很远的地方驶来或听到有车过来声音,就急忙闪避到道路的一边,待汽车临近时,又感到自己所处的地方不安全,表现出惊慌失措、左右徘徊,有时会突然向路的另一边猛跑,从而造成险情;还有一些行人,发现后面有来车时,就向路边让,当汽车驶过去以后,马上又回到路中间,忽略后面还会接着有来车;还有一些横穿道路并已行到道路中间的人,遇到左(右)  相似文献   

3.
《驾驶园》2014,(4)
本刊以前曾陆续刊登了一些防御驾驶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足见驾车安全在驾车人心目中仍为重中之重。资料显示:交通事故的原因90﹪以上与人的疏忽(驾驶人、行人)有关,换言之,事故的发生与用路人对于危险的认知有直接关系。虽然日新月异的车辆科技可以提高车辆预防事故的能动性以及事故发生时伤害防护的被动安全性能,但是在减低车辆事故的对策上,透过教育宣导来提高驾车人的交通安全观念应是最根本且最重要的工作。为此,本刊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宣导防御驾驶的重任,聘请专家汇集有关材料,以问答形式将防御驾驶要领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针对驾车人经常遇到且常常疏忽的交通情境,提出应当具有的危险认知,使之举一反三,逐步养成危险预知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对车辆重要的动态特性加以说明,有助于驾驶人更清楚了解车辆的运动原理、特性与限制,进而避免不当使用车辆,提高预测危险的能力。本讲座以提升驾车人观念为主,探讨防御驾驶的方法,辅以对车辆机械性能加以说明,以便让驾车人充分了解人、机配合的需求,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希望通过防御观念的导入,提醒诸多可能潜藏危机的不良驾驶习性,使读者获得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驾驶汽车时,要学会正确地预判周围的车辆和行人的动态,避免发生事故。1、行车时,不但要注意前面、左右的车辆,而且要注意后方的车辆。这样当后方的汽车突然加速超车驶到自己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汽车而言,摩托车具有节能、环保、节省公共空间等特点,是实现交通畅通的关键交通工具。但快速增长的摩托车数量以及普遍的不当驾驶,造成摩托车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与汽车相比,摩托车单位运行距离的事故发生率明显要高出很多。根据澳大利亚交通安全局的一项国际研究发现:摩托车驾驶员的死亡事故明显呈上升趋势;摩托车驾驶员死亡率几乎是其他车辆驾驶员死亡率的30倍;40岁以下摩托车驾驶员的死亡  相似文献   

6.
胡蔚 《驾驶园》2008,(1):48-50
编者的话:   关于汽车防卫性驾驶,我们去年已连续刊载了一些文章,读者应该已有个整体概念.其实,防卫性驾驶就是强调以人的认知为主体的用路观念,提醒驾驶人和用路人除了注意交通环境状况,勿违规侵犯他人外,更应当从目视和耳听等感官,进一步地认知并预测接下来可能发生意外之各类状况,并预先采取必要措施以避免交通事故的一种驾驶和用路观念.而防卫性驾驶观念与应用范围则是所有用路人(即所有交通工具的驾驶人、随行者和行人等)都应当具备的,不仅保护自己,更可保护他人,避免造成更多的家庭破碎.鉴于防卫性驾驶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本刊将继续刊登有关文章,供读者参考.   ……  相似文献   

7.
江海 《驾驶园》2007,(9):44-45
如何面对摩托车? 1.摩托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时 摩托车依规定应行驶于慢车道,如道路未划分快慢车道,则应靠右行驶;但是城市中不少摩托车驾驶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常行驶于快车道,甚至还蛇行其间,此时,汽车驾驶员除须小心驾驶,以免碰撞外,必要时可鸣喇叭,警告摩托车驾驶员驶回正规车道.  相似文献   

8.
《驾驶园》2014,(8):66-67
<正>问:驾驶人的驾驶习性是否影响行车安全?有哪些防御措施?答:驾驶人的驾驶习性是行车安全重要因素,现就常见的几项驾驶习性与认知提出一些防御观念。1.习惯单手开车(单手操作方向盘)的驾驶者相当多。出租车驾驶员也十分常见这一现象。单手开车的驾驶习性可能无法应对一些紧急状况。◎防御观念:在弯弯曲曲山路行使更应绝对避免单手驾车。由于动力方向盘需由引擎带动,对于运转不顺有熄火疑虑的车辆,可能因  相似文献   

9.
《驾驶园》2014,(3)
本刊以前曾陆续刊登了一些防御驾驶的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足见驾车安全在驾车人心目中仍为重中之重。资料显示:交通事故的原因90﹪以上与人的疏忽(驾驶人、行人)有关,换言之,事故的发生与用路人对于危险的认知有直接关系。虽然日新月异的车辆科技可以提高车辆预防事故的能动性以及事故发生时伤害防护的被动安全性能,但是在减低车辆事故的对策上,透过教育宣导来提高驾车人的交通安全观念应是最根本且最重要的工作。为此,本刊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宣导防御驾驶的重任,聘请专家汇集有关材料,以问答形式将防御驾驶要领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针对驾车人经常遇到且常常疏忽的交通情境,提出应当具有的危险认知,使之举一反三,逐步养成危险预知能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对车辆重要的动态特性加以说明,有助于驾驶人更清楚了解车辆的运动原理、特性与限制,进而避免不当的使用车辆,提高预测危险的能力。本讲座以提升驾车人观念为主,探讨防御驾驶的方法,辅以对车辆机械性能加以说明,以便让驾车人充分了解人、机配合的需求,达到安全驾驶的目的。希望通过防御观念的导入,提醒诸多可能潜藏危机的不良驾驶习性,使读者获得宝贵的知识与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第1节怎样驾驶电动汽车怎样使用电动汽车?首先,要认真阅读该款电动汽车的《使用手册》,这是电动汽车的特殊配置,有关驾驶和使用该车的注意事项、出现问题时的处理办法等,上面都有详细说明。其次,要明白电动汽车与传统的燃油汽车有很多不同,包括驾驶方法和维护保养的特殊性,不可按对待燃油汽车的方法来对待电动汽车。例如:电动汽车行驶时噪声极小,遇到行人要多加注意;电动汽车比较怕水,在雨雪天气使用时更要注意。  相似文献   

11.
梁书安 《摩托车》2003,(8):29-29
我是一个具有八年摩托车驾龄的摩迷,骑摩托跑了8万多公里,从125mL到150mL先后更换过两次摩托车,现正酝酿更换第三辆车,这一次应该是250mL的车或车速更高的公路跑车。同时,我还是一个具有多年汽车驾龄的汽车爱好者,曾驾驶过多种型号的汽车,安全行驶5万多公里。但两者相比,我还是更偏爱摩托车一些。 此外,我还有两个与摩托车有关的业余爱好,一是驾驶摩托车外出野钓,二是驾驶摩托车长途旅行。平时,除了自己的爱车之外,只要有机会,朋友手中不管是什么型  相似文献   

12.
正据外媒报道,德国交通部表示,新出炉的德国自动驾驶汽车法律指导方针当中规定,自动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首先应该保护的是人,而不是物质财产或动物。德国是大众集团、戴姆勒、宝马集团等车企的发源地,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投资比例都相当大。德国政府官员一直以来都在就自动驾驶汽车事故的认定而进行协商,如在行驶时考虑的是撞上骑自行车  相似文献   

13.
自动驾驶汽车已开始在部分开放道路进行测试,其与行人等其他交通参与者共享混行道路,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外人机交互技术亟需开展深入研究,以便行人快捷、高效地理解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意图,确保混合交通场景通行安全并提高通行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自动驾驶汽车与行人交互的重要意义,并从行人检测与跟踪、行人意图识别及行为预测、自动驾驶汽车的决策3个方面介绍了目前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外人机交互前期支撑技术研究概况,着眼于自动驾驶汽车行驶意图的表达,对交互需求和车外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及质量评估进行了梳理,最后提出了车外人机交互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Q:倘若有天真的实现了自动驾驶,行人应该如何判断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意图?超人不会飞A:这是一个很有前瞻性的问题,就算在没有自动驾驶的今天,行人与车辆驾驶者之间的沟通也存在障碍。特别是在中国,很多情况下驾驶者以为行人不会走上斑马线,行人也以为驾驶者会像西方驾驶者那样等在斑马线前,往往这个时候眼神或手势的交流就起到了决定因素。就算这样,经常也会遇到误判的情况,导致双方之间发生摩擦。自动驾驶汽车没有眼神,更没有手势,走与不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21日,"2016斯巴鲁新安全技术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发布会上,斯巴鲁宣Eye Sight驾驶辅助系统将正式登陆中国市场。Eye Sight驾驶辅助系统是避免事故发生,以减少伤害为目的的驾驶辅助系统。它就像可靠的驶伙伴一样,通过两个模拟人眼的立体摄像头,来监测车辆前方的路况和车流信息。近似人类眼的立体摄像头,可同时识别视野内的多个目标(车辆、行人、自行车等),且除了距离以外,还以对方向、高度大小等指标进行识别。Eye Sight驾驶辅助系统能够提前预知碰撞事故风险、减轻伤害、为安全驾驶提供支持,可根据  相似文献   

16.
袁田  赵轩  刘瑞  余强  朱西产  王姝 《汽车工程》2022,(6):821-830
为满足驾驶辅助系统在城市交叉口对类人驾驶能力的更高需求,本文中研究了实际交通中的驾驶人在该区域的纵向驾驶行为特征。从自然驾驶数据中提取了778条驾驶人接近城市交叉口的样本数据,应用YOLOv4识别了交通场景中的各类道路使用者,采用方差分析研究了反应特性在不同运动类型和交通密度中的差异,建立分层回归模型分析了制动特性与运动状态、运动类型和道路使用者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密度交通显著降低接近速度;与右转驾驶人相比,停车驾驶人的反应距离更长;当接近速度较高或反应距离较短时,会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高的减速度和制动强度接近交叉口,且提前4.46 s开始制动;不同道路使用者对制动特性产生了不同影响,停车驾驶人主要关注同向行驶的他车,右转驾驶人主要关注行人和骑车人。  相似文献   

17.
《驾驶园》2015,(2):82-83
<正>关于车载安全系统问:随着汽车工业与科技的进步,车辆也装置愈来愈多的安全设计或配备系统,请问驾驶人在购车时应要有怎样的认知?答:由于行车安全涉及人、车辆与环境等层面问题,所以我们之前曾提过的车辆动态特性与防御观念的目的,在于提高相关人对身处交通处境的认知(包括驾驶人或用路人),从预测危险进而回避危险,以保护自己与他人行车时的安全性。相关车辆安全的设计配备可分为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一  相似文献   

18.
《驾驶园》2014,(10):64-65
<正>问:应该怎样使用大灯?何时为开启大灯的最佳时机?答:车辆大灯不仅为夜间照明使用,还可以提高被视性,因此,即使不是夜晚,如果能在行车时适当使用大灯,将有助行车安全。比如,在街巷行车时,可让行人察觉有车辆接近。大多数驾驶人都知道进入隧道要开启大灯,却不了解真正原因,以致白天时段进入隧道常忘了开大灯。  相似文献   

19.
可以说,在公路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即使在笔直的国道或宽阔的高速公路上,也难以预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什么。这样的精神准备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觉得这“太麻烦了!”,那只好躺在家里睡大觉!你也就没有驾驶摩托车或驾驶汽车的资格,甚至骑自行车的资格也没有!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近日,笔者在乡下调研,在湖南省邵阳市某县一条不到两公里的水泥村道上,前后不到10天就接连发生5起摩托车与摩托车、摩托车与自行车、摩托车与行人相撞的事故,虽无人死亡,但车损人伤,事也不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