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17,(10)
通过对一座运营期内底板产生横向裂缝病害的连续箱梁的现场检测、有限元模拟分析,探讨了连续箱梁此类裂缝的病害成因;在此基础上,对箱梁底板张拉体外预应力钢束和张拉纵向预应力碳纤维板两种加固方案的加固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重荷载的作用是导致连续箱梁底板产生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箱梁底板张拉体外预应力钢束和张拉纵向预应力碳纤维板的主动加固方案,都可以将底板受力恢复为全预应力构件。  相似文献   

2.
文中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某6孔大悬臂预应力连续箱梁桥模型,以分析该桥腹板、顶底板及翼板出现裂缝的原因。通过对不同工况下受力情况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腹板出现裂缝主要原因为竖向预应力的损失较大,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剪切拉应力;底板及翼板出现裂缝主要原因为在钢束及横向预应力作用下,箱梁底板中部和翼缘板下缘出现较大主拉应力。因此,可在裂缝产生区域采用"主动加固+被动加固"的措施,主动加固采用增设体外预应力束,被动加固采用在腹板处粘贴钢板及碳纤维布的加固法,顶底板采用碳纤维布加固法,翼板处采用裂缝修补胶封闭法。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1,66(8):206-211
通过对某PC变截面连续刚构桥(45+80+45)m进行调查,发现PC连续刚构的顶板和底板有大量的纵向裂缝,腹板存在大量的斜向裂缝,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通过建立Midas/Civil有限元模型,从荷载、预应力损失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引起该裂缝的主要原因为箱梁内外温差产生的温度梯度荷载作用、梁段混凝土龄期差、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及通车运营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预应力损失。采用通过"箱内体外束(边、中跨)+箱内腹板加厚+箱内顶板粘贴钢板+箱外底板粘贴钢板"的方案进行维修加固,全桥在加固后,处于受压状态,并且在加固后跨中的挠度有所减小,主梁的受力状态和主跨跨中的应力都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为以后相关的桥型加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中跨底板混凝土在底板预应力筋作用下可能出现纵向开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从底板横向受力分析探求底板纵向裂缝成因.根据一座跨径布置为120+230+230+120 m的单箱单室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与设计特点,对该桥在底板预应力作用下的底板横向应力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底板横向计算简化算法,并探讨了避免跨中箱梁底板纵向开裂、底板混凝土向下崩出且相对方便施工的增设矮肋的建议方法,可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某大跨宽箱PC连续刚构桥主跨底板纵向预应力钢束对主跨跨中附近区段箱梁底板的作用效应,提出增设底板横向无粘结预应力钢束,以防止该区段箱梁底板出现纵向开裂甚至崩裂,该裂缝预防措施可供同类桥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一座运营期内底板产生横向裂缝病害的预应力空心板桥的现场检测、有限元模拟分析,探讨了空心板桥此类裂缝的病害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张拉纵向预应力碳板的主动加固方法。结果表明:在长期恒载及车辆荷载作用下,跨中区域空心板底板承受的正弯矩较大,会在L/4~3L/4位置产生有规律的横向裂缝,为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常受力工作的结果;底板张拉预应力碳纤维板,可将底板受力提升为预应力B类构件,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及结构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7.
鹤大高速红岭高架桥为5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经过多年运营,检测发现该桥右幅出现了主梁跨中下挠、腹板斜裂缝、顶板纵向裂缝等病害。为了解病害原因及结构受力状态,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荷载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维修加固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弯剪作用引起腹板斜向开裂,横向弯矩过大引起顶板开裂,预应力径向作用过大造成底板开裂。该桥上部结构校验系数大部分大于或接近于1.0,正截面抗拉强度不满足设计荷载要求;采取顶板加厚、腹板加厚、底板增设横梁以及张拉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数值模拟分析显示加固后箱梁顶、底板最大压应力有效降低,安全储备增加,主应力得到明显改善。加固后第3跨L/4、L/2、3L/4截面分别上挠14.34,0.34,12.61 mm,结构受力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富力桃园大桥箱梁合龙区域裂缝成因分析及加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州市富力桃园大桥合龙区域箱梁底板预应力张拉时,较多纵向裂缝出现在箱梁底部。通过现场勘察和计算分析,发现钢束实际产生的向下拉力远大于理论值。实际荷载作用下箱梁底板横向承载力不足及过大的拉力拉断钢束孔道侧壁,导致裂缝的产生。采用粘贴钢板法和反力梁法局部加强该区域,大桥维修加固后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公路》2020,(4)
宁夏某黄河大桥主桥(65+2×120+65)m为大跨度PC连续刚构桥,对该桥主跨跨中下挠及梁体开裂等常见病害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对主桥箱梁采用增加腹板厚度+体内预应力来提高结构刚度和截面跨中混凝土压应力储备,对顶底板纵向裂缝采用预张紧钢丝绳网片+聚合物砂浆、粘贴碳纤维布等方法处治,加固效果明显,对该类桥同类病害处治有较大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主跨底板合龙预应力束的空间效应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潘钻峰  吕志涛 《世界桥梁》2006,(4):36-39,63
对大跨径连续刚构桥中跨底板混凝土在底板预应力筋作用下可能纵向开裂的现象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力学机理。根据一座跨径布置为140 m 268 m 140 m的单箱单室预应力连续刚构桥的结构与设计特点,对该桥在底板预应力作用下的空间效应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跨中箱梁底板纵向开裂、底板混凝土向下崩出和腹板竖向拉应力过大的建议,可为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某连续刚构桥中跨跨中底板纵向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虞建成  李旺丰 《中外公路》2007,27(1):115-118
该文针对某三跨连续刚构桥张拉中跨跨中合龙束后的底板纵向裂缝现象,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计算分析张拉中跨合龙束后的空间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底板纵向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底板横向拉应力过大。最后分析了导致底板横向拉应力过大的一些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一座病害桥梁维护工程实例,分析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和连续箱梁桥箱梁底板纵向开裂现象产生的机理。通过对箱梁局部的模拟计算分析,认为此类病害的产生与箱梁底板抛物线线形、防崩钢筋的设置、施工控制有密切关系,在跨中合龙段和相邻节段最易产生此类病害。总结归纳了预应力钢束防崩力的计算方法和防治措施,提出了针对此类病害的加固方法,供此类桥梁建设和病害桥梁养护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多跨现浇连续梁的裂缝病害,尤其是腹板与梗斜连接处纵向开裂问题,从施工工艺、砼特性、桥梁耐久性等角度分析其裂缝成因,基于适用、耐久的维修原则提出砼表面缺陷采用聚合物砂浆修补、钢筋及预埋板外露采用聚合物砂浆修补、腹板纵向裂缝进行压力灌浆处理并在腹板内外侧对称粘贴加劲钢板、箱梁底板横向裂缝粘贴碳纤维布、节段接缝处开U形槽填充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4.
连续箱梁桥加固技术及加固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加林 《中外公路》2007,27(4):146-149
以广州番禺某连续箱梁桥加固为工程背景,采用BRCAD系统分析与规范计算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连续箱梁桥的加固技术和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主桥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墩顶箱梁增设横梁及腹板粘贴钢板封闭加固裂缝带的桥梁加固方案对连续箱梁桥加固效果明显,加固后恒载作用下桥体各截面拉应力及主拉应力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主跨及附近两边跨在正常最不利荷载组合作用下,下边缘受拉区域有较大的减少,桥体的极限承载能力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主跨为114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病害情况,分析产生病害的原因主要是边中跨比设置不合理,通过裂缝灌胶、增加体外预应力束、粘贴钢板等传统的加固方式,都无法解决桥梁的不合理受力状况,通过在边跨增设桥塔,利用斜拉加固法降低桥梁的边中跨比,彻底解决了受力的不合理状况,确保了桥梁的承载力,跨中挠度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6.
某桥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运营多年,经检测,主体结构及桥面铺装等出现相应病害,桥梁总体结构处于较差状态,综合评定为三类桥,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加固处理。针对具体病害,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与Ansys对结构进行分析,探讨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维修措施。针对箱梁顶板底面、底板底面及腹板裂缝,通过对顶板及底板底面粘贴碳纤维布、腹板内外侧粘贴钢板及增设体外预应力主动加固等措施,对结构受力进行补强,提高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针对桥面铺装裂缝,通过更换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并增设防水层,以提高桥梁的适用性与耐久性。桥梁维修加固后,经通车前的荷载试验评定,验证了加固措施的效果,桥梁的使用性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顶板结构受力复杂,导致病害突出。该文以某连续箱梁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和解析法分别分析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顶板的横向应力及主应力分布,讨论了顶板纵向裂缝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发现:①施工时合理设置箱梁桥面板横向预应力钢束张拉锚固程序可以改善箱梁顶板受力性能;②采用平面梁单元模拟顶板受力可以在简化计算的基础上取得和空间分析比较吻合的结果;③合理确定腹板尺寸和底板厚度,能够调整顶板横向应力的分布。  相似文献   

18.
调查连续曲线箱梁桥的裂缝分布,分析裂缝成因。结合桥梁加固前后的静载试验,对梁体在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应变和裂缝等力学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既有梁体病害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维修加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梁体施加体外预应力、底板粘贴钢板和封闭裂缝等加固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连续曲线箱梁桥的受力性能,并使其加固后承载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贵州某高速公路一座六跨预应力连续刚构桥,运营多年桥面严重下挠,且底板存在较多裂缝。对该桥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体外预应力主动加固设计方案,通过有限元计算分析,证明了该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能减小刚构桥的下挠,提高墩截面压应力储备,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合龙段区域因为径向力的作用、防崩钢筋不到位等原因,容易出现底板纵向裂缝和空鼓等病害,给桥梁的整体寿命造成影响.通过实例简单介绍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加劲钢梁和湿包钢板相结合的底板防崩加固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