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城市公路客运枢纽班线定站合理性规划直接影响公路旅客出行的便捷性及公路客运系统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公路旅客运输班线属性判定基础上,对集约化班线与均衡性班线分别配置初始定站方案;以合理利用客运场站资源为目标,优化初始定站方案,形成系统最优配置方案.本文根据不同班线的特点采用相应的配置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便于在实际定站工作中应用,为科学定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引入服务水平的变化计算公路客运枢纽交通影响区域的定量方法,结合公路客运枢纽的特点,探讨影响区域内的交通组织方法,包括场站周边路网配置、邻近交叉口设计和场站出入口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温州北部综合交通客运枢纽场站设施布局优化方案。随着温州市综合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黄田综合交通枢纽提升为温州北部综合交通客运枢纽,远期杭温客专接入和永嘉长途客运站的纳入,原有用地规划和场站设施布局亟需优化。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坚持实现各类交通设施的"零换乘"和"无缝衔接"的规划设计思想和理念,对枢纽站场设施布局进行优化,提出交通组织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能够掌握公路客运场站的能耗构成及整体能效水平,便于场站能效对标管理,为场站节能改造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绿色场站的发展。系统分析研究了公路客运场站能耗构成,客运场站的能效等级分级方法以及能效等级的阈值。首先对公路客运场站属性特征进行分析,客运站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同于普通的公共建筑,要保持一定的服务水平,存在能耗高,改造潜力大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绿色建筑开展的法律法规、能效管理、绿色场站等研究的成果,从站址选择、建筑设施、布局工艺、设施和设备、运营管理等方面考虑场站能耗影响因素,设计了客运站能耗调研方案,结合全国建筑气候5大类分区,通过对全国不同气候区公路客运站进行能耗调研,能够客观地掌握公路客运场站能源消耗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筛选,获得了不同建筑气候分区的能耗数据,采用标准煤折算场站的综合能耗,分析了不同气候区场站能耗的特点。借鉴能效等级评定方法,提出客运站单位能耗指标,确定了能效等级划分方法,提出了不同气候区域能效等级的阈值,公路场站能效等级划分为3级。以夏热冬暖地区公路客运场站能耗为案例,分析了能耗特点,验证了本分级方法的可行性,进而明确同一气候区域公路客运场站的能效水平。  相似文献   

5.
大型国际赛事对客运枢纽的要求较高,客运枢纽既要满足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又要满足赛事期间的服务功能和保障功能。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配套设施——崇礼客运枢纽为例,从设计理念和原则、规划定位和建设规模、交通组织、场站功能布局、站房建筑等方面,探索了大型国际赛事条件下客运枢纽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借鉴国内外枢纽场站选址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公路主枢纽场站布局原则,程序和方法等问题,建立了公路主枢纽场站选址模型,提出了可操作的场站选址方法。  相似文献   

7.
公路客运场站是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场站能耗在交通运输能耗中占据一定比重,本研究将公路客运场站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气候区划开展了能耗调研工作,确定了能耗指标计算方法,并根据不同气候分区的能耗数据的统计结果,划定了单位能耗指标控制值。依据能耗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了能效评价指标,确定了能效等级划分及评定方法,并以严寒地区为案例,验证了本分级方法的可行性。本研究成果可以为公路客运站节能改造提供依据,对促进场站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中国公路旅客运输在场站、车辆和运行线路等方面的配置情况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指出为适应当前交通运输结构演变趋势,客运广义费用模型、短期需求预期、场站规模确定和线路动态配置优化等方面是公路旅客运输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公路运输枢纽场站噪声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路客货运枢纽场站是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环节,目前针对公路运输枢纽场站噪声的研究性文章极其缺少,本文为中长途汽车站噪声的研究提供参考。选取北京市赵公口客运站、新发地客运站和宛平货运服务中心,分析了城市不同汽车站类型、不同车流量、不同车型比情况下,城市汽车站交通噪声的频谱特性、衰减特性和超标情况。  相似文献   

10.
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革可以有效推动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发展,客运班线公交化后票制、票价如何制定是决定经营者利益与公共交通的社会效益两者之间是否平衡的关键。通过分析不同乘距乘客的比例情况确定营运线路在不同情况下的最优票制,同时,考虑客运班线原有经营模式的盈利性质,在利用拉姆齐模型计算基本票价的基础上,以班线原有平均收益率作为政府补贴的基本计算标准,考虑到政府补贴的有限性,提出了补贴超出标准情况下的票价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公路旅客运输在综合客运体系中的地位不断加强,而公路旅客运输组织方法却停步不前,仍主要依靠实际经验进行,已暴露出其明显的不合理性和不科学性.针对目前公路客运发展趋势对专业性理论指导的崭新要求,文章对公路客运线路发班车站的组织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综合相对无效费用的概念,建立了总体优化模型,给出了具体求解策略和应用实例,并在某主枢纽城市得到了实际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2.
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引入灰色关联度,建立了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高速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新疆G045线新疆赛里木湖至果子沟口段公路路线改建的4个预选方案进行了评价,构造理想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加权关联度的公路路线方案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简单,决策科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张彤松 《隧道建设》2020,40(7):1011-1016
城市核心区的地铁换乘站一般位于繁华地带,车站规模较大、附属建筑较多,且受到线路3站2区间方案的制约,车站方案设计复杂。如果换乘站的其中1条线路设置了小交路,则车站方案设计难度进一步加大,小交路清客的瞬时集中客流与进站、候车、换乘客流形成对冲,增加客流组织难度。以常规的2线十字交叉换乘站为例,通过分析清客过程中的4种工况,采用静态计算方式分析清客状态下的侧站台占用宽度。研究结果表明: 考虑小交路时,采用静态计算的站台宽度较正常情况大,同时,由于客流对冲形成的客流无序状态将进一步加剧侧站台的压力。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提出加宽侧站台和增加1个侧站台2种方案,并建议尽量避免将小交路设置在客流量较大的换乘车站。  相似文献   

14.
根据郁南县都城至开南大桥二级公路新建工程路线设计中的实践经验,对山区沿江公路选线的设计要点作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路线控制点距公路中线最短距离自动求解算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苏 《公路》2004,(3):15-18
讨论了公路选线时与平面线形设计有关的路线控制点距公路中线最短距离的计算机自动求解算法问题,提出了求解的新算法——步长压缩摆动趋近法。该算法在各种平曲线类型情况下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穿越城市必将影响城市发展,为合理选择高速公路过境路线,结合工程实例,探讨高速公路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对比分析高速公路绕行和内部穿越两种过境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高速公路穿越城市线路选取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防止公交车辆在线路重叠运行区间产生公交串车,在站点附近形成交通瓶颈,提出一种采用车速诱导策略来调整公交运行状态的动态调度模型。采用车路协同环境下的公交运营调度方式,结合各线路独自运行时的乘客需求和车辆车头时距规律,在避免重叠区站点公交串车的前提下,实现了各线路车辆最大程度地维持各自独立运行时车头时距的优化目标。提出的车路协同环境下的车速诱导调度策略,在引导各线路公交车辆间隔均匀地进入重叠区间后,根据乘客实时交通需求和道路交通状况,实现对车辆的实时调控。开发了一种启发式算法对车辆进入重叠区间的时刻进行求解,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仿真过程求解了重叠区站点之间车辆的最佳运行速度,实现了重叠区间车辆动态调度过程。以哈尔滨市运行区间重叠的3条公交线路为实际案例进行仿真分析,对3条线路共计47辆公交车在重叠区12个站点之间的运行状况进行了优化调度。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启发式算法进行调度后,车辆可以完全均匀地进入重叠区。通过对比采用动态调度优化前后的车辆运行状态发现,车辆串车现象由优化前的单站最多发生6次下降为0次,最大程度地实现了避免公交串车的目标。此外,车速诱导策略不仅避免了不同线路车辆在重叠区站点的串车现象,而且可以调整各线路上相邻两车之间的车头时距偏差,线路1的车头时距最大偏差从55%下降到了30%,线路2的车头时距最大偏差从25%下降到了13%,线路3的车头时距最大偏差从23%下降到了18%。  相似文献   

18.
从子系统功能整合的角度研究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问题,指出两系统协同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协同,策略协同和协同实施。描述了系统协同的数据结构,提出信息协同组织流程,对交通控制系统与诱导系统的策略协同进行研究,给出两系统的策略协同模型,以multi-agent技术为依托,建立了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实施的体系框架,并通过仿真分析说明算法的有效性。为城市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的最终实现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脆弱环境下山区公路具有环境脆弱性和地质灾害易发性的特点,综合应用公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3S"技术和数学理论方法,正确合理地把握山区公路选线与环境、地质灾害的关系,以期从公路工程建设的源头上减轻公路选线对脆弱环境的影响,减少或避免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公路路线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是保证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ArcEngine开发组件,针对公路实际,引入GIS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手段,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评价模型,得到公路沿线区域地质危险性评价专题图.同时,综合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栅格数据,利用栅格空间分析算法,采用Visual Ba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