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天津汽车》2009,(5):6-6
2009年5月14日,在“中国汽车业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高层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透露,我国计划到2012年,在全国推广6万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其中各类混合动力汽车将占95%以上。据悉,我国目前已有近10款新能源汽车拿到了“准生证”,一批新能源汽车包括“零排放”纯电动汽车将陆续上市。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体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预测,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燃料可能呈现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分天下”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编者的话     
当今,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热潮发展得如火如茶。巴黎车展首展了多款节能汽车,广受业内外人士的关注。各大汽车制造商也在车展上宣布了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的量产计划和上市日期,令人振奋。国内,国家科技部在“十·五”、“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题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期《〈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发展的困惑》一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陕汽《重型LNG商用车产品开发》课题被确定为"‘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填补了陕重汽在国家级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中的空白,确立了陕西重汽在国内重型汽车领域技术领先地位,标志着陕汽汽车工程研究院进入了新的阶段。"十一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节能与新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串联混合动力客车两代研发和国家科技部"‘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课题指南分析,结合国家客车标准化体系和混合动力汽车标准化体系指标,构建新型串联混合动力客车开发目标与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新能源汽车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提供了一次机遇,我国先后设立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等,要求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必须掌握动力、驱动、整车控制系统三大核心技术,旨在培养企业研制生产出达到当代国际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动汽车.本文从专利角度出发,对整车控制器关键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并从驾驶员意图识别、网络管理、制动能量回馈、故障检测与诊断、动力分配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整车控制器开展专利预警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南辰 《汽车电器》2005,(10):58-58
上汽股份与上海变通大学、同济大学于2005年8月26日签署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上汽股份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开展新能源汽车“控企合作”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以上汽股份为主导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全面提速。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成员之一,上汽股份在“十五”期间已经通过“校企合作”在新能诼汽车的研发领域取得一定成果.成功试制了二甲醚城市客车、混台动力城市客车、燃料电池MPV等概念样车,实现了桑塔纳3000型LPG单/双燃料轿车、申沃CNG城市客车、桑塔纳CNG两用燃料轿车等批量投放市场,在节能汽车,替代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上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十一五”加快研发和应用新能源汽车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世界汽车》2013,(11):153-153
东风乘用车新能源工厂在武汉开工建设,工厂建设一次性规划、分两期实施,产能16万辆,一期投资24亿元.预计2014年底全面建成投产。从2010年开始,东风公司5年内投入不少于30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建设.公司持续承担国家“863”计划的重大专项课题,并建立了国内首家电动汽车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已有40多款、1300多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在全国各地开展示范运营。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八六三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2012年9月14日在北京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0.
近日,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专家组考察武汉·中国车都时称,武汉已形成完整电动汽车产业链,产业化水平领先全国。专家组考察的项目是“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项目——武汉市电动汽车大规模商业示范化运营。  相似文献   

11.
2009年2月9日,国务院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要求到2011年形成50万辆的产能(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并首次提出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5%左右的目标。还提出“通过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工程进行商业化示范推广,支持大、中城市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财政部、科技部确定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提出“十三城千辆”计划。  相似文献   

12.
辛木 《城市车辆》2008,(1):43-45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十七大”精神对节能减排的要求,为引导汽车行业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发展适应当前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的传统燃油汽车节能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同时做好研发中长期节能产品的技术储备;加快节能效果显著、具备产业化条件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市场化进程,尽快发挥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凸显面前,随着国际油价节节高升逼近一百美元,汽车厂商已经富有前瞻性的纷纷“试水”掀起了新能源热。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已经纷纷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战略,致力于开发清洁节能汽车。宝马、通用、丰田、本田等汽车巨头都投入巨资研发氢燃料汽车。奥迪也在前不久正式披露,声称Q7的混合动力版将于2008年上市。自主品牌也不甘居后,小至力帆、双环、中兴、吉利;大到一汽、上汽以及部分合资企业;还包括长安、哈飞、奇瑞、比亚迪等无一不在宣传各自即将上市的混合动力汽车计划。这么算来,2008年国内至少出现10款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甚至有分析认为,2008年将是新能源汽车全面破土的元年。  相似文献   

14.
《汽车与配件》2006,(1):13-13
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东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课题“十五”合同、“武汉电动汽车运行考核试验研究”课题验收会12月28日在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电动汽车产业园举行,东风混合动力城市公交车,混合动力轿车顺利通过验收立足于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清洁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15.
《时代汽车》2014,(10):42-43
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动力系统的新能源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的战略转型,在国际上已经形成广泛共识。近年来,美、日、德等汽车工业强国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其间,日本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低碳革命”的核心内容,并计划到2020年普及包括混合动力汽车在内的“下一代汽车”达到1350万辆,为完成这一目标,日本到2020年计划开发出至少38款混合动力车、17款纯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16.
<正>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新能源汽车近几年发展迅速,产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国内主要汽车企业均积极投入新能源汽车研发中,技术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不断推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我国早在"八五"期间已经开展,到"十一五"期间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研究、示范布局,政府先后开展"863"计划、"十城千辆"等多项鼓励措施,一方面从管理、标准等方面不断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国家补贴、税制等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在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开始启动,电动汽  相似文献   

17.
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11月8日在天津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做了精彩的演讲。万钢说,在“十一五”余下的时间以及“十二五”期间,科技部将积极配合国务院的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示范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编者的话     
"新能源汽车"在今年首次与读者见面,内容丰富多彩。由于世界石油价格爆涨,接近100美元/桶,而我国2007年进口原油依存度已接近50%。我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将开发、推广新能源和新型动力汽车作为缓解车用能源供应矛盾的战略措施。国家十一五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项正式启动,在这样形势下,我们推出"新能源汽车"专栏。  相似文献   

19.
油-电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平台的国内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踪国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最新研究热点,列举了国内开发的混合动力车动力系统平台的主要结构形式,并对比分析了各种动力系统平台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对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车时代》2008,(3):192-192
奇瑞在产品上一直坚持节能环保的方向,从汽油机和柴油机节能技术上的研发,新能源汽车以及单一燃料的开发技术都一直做着努力的工作,奇瑞公司参与了国家相关部门做新能源建设之外的一些标准,例如甲醇车等车的制定标准,而且国家863计划有这个节能项目,今年十一五期间,能够把燃料电池标准制定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