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随着能源问题的紧迫性,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快,与之对应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此,高职院校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的任务也迫在眉睫,这对高职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的要求也提出更高标准,为此,就现阶段高职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高职新能源实训教学的发展提供可行性方向。  相似文献   

2.
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发展对于会计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向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输送专业的会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就必须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要,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以持续提高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需要。本文旨在通过浅析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项目化改革的具体路径,以期能为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提供一点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窗口,在时代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提高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作为实验实训课程重要载体的实验实训室建设成为学校工作的重点内容.基于此,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益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安红战  方蕾 《中国电动车》2013,(11):136-138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深入发展,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得到了广泛的需求,促使了高职院校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的目标是服务企业生产一线,为企业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学习水平却在不断下降,导致学生专业素质的降低,背离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以保证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研究了高职学生专业学习水平下降的原因,给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胡蓉 《时代汽车》2022,(1):70-71
路桥工程行业在提高我国国民经济上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基建的快速发展,对道路和桥梁高技能人才需求剧增,为满足我国的基建的发展,高职院校需要对人才培养的发展,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建设,以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本文就对工程类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构建展开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高职教育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促进实践教学的资源整合,培养出一流高职人才,高职院必须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的改革,特别要加强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构建一套科学、高效并具有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能应用型人才,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来越繁荣,当前企业中的秘书在企业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对于秘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企业中的秘书人才主要是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秘书实务是文秘专业中的核心课程,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设立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了立足于市场需求,企业人才需求为拍样目标.但是,社会是进步的,企业对于文秘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本文就目前市场对于文秘人才需求现状,浅析高职院校秘书实务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对汽车生产、维修、服务等相关行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在不断扩大,高职院校虽然加大了汽车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了实训课程改革的力度,改进了教学模式,提高了实训教学质量,但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升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就业学生的技能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据调查显示,企业对学生并不满意,认为学校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不强,不能快速适应企业的需要。针对这一现状,根据多年高职院校理论及实践教学、汽车企业锻炼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兴的商业模式,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生产和交易方式。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同时,“1+X”证书制度的实施也给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此,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导入“1+X”证书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满足电子商务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促进高职教育与产业对接和融合,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要培养“适销对路”的实用性人才。培养高技能人才,一定要让学生动手,真刀真枪去实践。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特别强调实践性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经济产业机构不断发生变化.社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创新创业教育由此诞生.高职院校是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第一阵地,为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高职院校必须结合地区、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对人才培养计划和模式进行创新,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标准和质量,使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养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可以更好...  相似文献   

12.
肖先举 《中国电动车》2009,(11):123-124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传统的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创新能力、自学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需进一步加大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本文对化工拆装实训课程的能力本位、项目化改造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进行了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侧重于人才技术技能的培养,相对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推进项目式教学方式,利用技能大赛检验学生的技术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随着时代的变革,教育的内容与方式也在不断的完善,院校通过在技能创新的引领中,逐渐形成新思路,给教学体系建设带来新的内容,为职业院校的教学提供一个明确的教育方向,有效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职业引领,让教学体系与当前社会人才需求更加紧密的衔接起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相似文献   

14.
推行产学合作教育,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回应,也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民办高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探析民办高职院校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对于推进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数量多、质量高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随着各项产业的发展,国家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专业水平就需要通过实训教学来保障。实训课程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训课程在其他专业也是存在的,但是对于汽车专业来说,存在的意义更为重大。高职院校实训课程主要分为3个方面,即实践操作、专业实训教学、企业生产实习。实践操作占了整个实训课程中的主要部分,贯穿于高职学生的学习之中,是实训课程中的关键部分。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快速的发展与进步,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非常严峻。高职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是高职生与社会之间的中转站,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就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本文中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促进高职生顺利就业,缓解市场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企业对生产一线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从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案设计、课堂教学等方面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探索,提出了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提高育人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朱杰 《专用汽车》2023,(4):110-112
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提出了越来越大的需求,并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更高要求。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必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同步重视理论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训练,以切实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据此,主要通过介绍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的概述,分析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建立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建设路径,为相关院校及专业强化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出行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中使用最频繁的交通工具当属汽车,而汽车空调作为改善汽车驾乘舒适性的重要设备,也是受到各个车企及车主的重视。高职院校汽车空调课程已经成为汽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实现高职教育与汽车企业岗位人才需求零距离对接,文章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1+N"模式的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计算机已经十分普及,信息技术也已渗透到各个社会领域。 IT行业对人才一直有着大量需求,为了能让高职学校所培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能够适应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创新的导向,就业也已成为高职学校和学生的瞩目焦点。文章将结合此点,对改革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