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汽车工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进行了合并和重组,最终将形成几大跨国界的国际化大集团,例如大众集团、通用集团和福特集团等。中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潜力巨大的汽车市场,世界各大汽车集团已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目前,最先认可中国市场的大众汽车公司已在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用汽车公司立足上海,联手上汽,欲争占霸主地位;其它各大跨国公司也都有自己的战略部署。中国汽车工业只有在竞争、重组、合作和合资中才能体现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2.
汽车美容、养护业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轿车保有量特别是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汽车美容、养护业开始被有车族所熟知,“七分养,三分修”,“以养代修”的新理念逐步被广大有车族所接受。发展至今,我国的汽车后市场行业已初具规模,从业人员达240万人,年维修产值逾300亿元。但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后市场总体水平依然相对落后,还只是停留在汽车后市场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临近年末,回顾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全年变化趋势,总体上呈现出更大、更迅速的发展。而中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更是带动了汽车后市场愈加蓬勃的发展。瞬息万变的汽车后市场格局,在为汽配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机遇与新出路的同时,也带来了值得细究与深思的挑战。我国针对汽车行业不断出台政策、法规,形成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促进了汽配营销方式的改变,也带动了渠道模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1200亿元市场规模、40%利润率,这是中国汽车售后服务市场诱人图景中的两大亮点。而在降价风潮的整车市场衬托之下,汽车后市场已俨然成为中国整个汽车产业链上最光彩夺目的明珠。  相似文献   

5.
剑平 《汽车与配件》2014,(11):32-33
<正>汽车后市场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残酷的市场环境、落后的企业现状和诸多的发展瓶颈,严重制约着整个后市场的健康发展。2013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2000万辆,增速大幅提升,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第一。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产销量的日益增加,汽车后市场也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并由此形成了2万亿元的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与其配套的汽车售后市场更是迎来新的曙光,快速增长的需求推动着汽配后市场的更快发展,从制造到创造,从产品到品牌,从单一的商品买卖到提供全面的增值服务,中国汽车行业迎来了后市场快速发展的时代。基于汽车后市场蕴藏的巨大商机,很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的确,汽车后市场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但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残酷的市场环境、落后的企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工业的稳步发展,正不断推高首国内汽车保有量。巨大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后市场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汽车后市场的广阔空间,又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18日,中国国际汽车后市场产业园开工庆典在江苏阜宁经济开发区举行。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副会长田国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逢铃等领导出席了开工典礼。  相似文献   

8.
王然 《天津汽车》2006,(6):27-31
20世纪30年代初,汽车美容和养护业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起步,汽车后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复苏使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同时,也使汽车美容和养护业日益壮大,汽车已经不再采用“大拆大卸”的维修方式,而是采用以维护为主,视情维修的方式,推行免拆维护,汽车后市  相似文献   

9.
一、汽车后服务市场上升空间巨大当前,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人均GDP已上1000美元台阶儿, 汽车已成为消费新宠,保有量以年均两位数增长。200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已超过2400万辆。其中私人汽车的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200万辆。一个巨大的汽车后服务市场正在全国形成,不仅为广大车友提供了便利,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之一。随着我国汽车消费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10.
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俄罗斯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汽车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为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条件。文章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俄罗斯汽车市场的历史与现状、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机会和意义及中俄汽车产业合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开拓俄罗斯汽车市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和广阔前景,同时指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梅卿 《汽车与配件》2014,(16):14-15
<正>自2010年底,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市场后,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前景开始备受瞩目,巨大的市场潜力未必意味着一路坦途,摸索与考验等多方压力要求中国的汽车维修企业硬件软件都要不断提升。中国乘用车分布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福建),日渐向内陆地区延伸至山西、河南、四川、重庆等地,并向湖北、湖南、陕西、云南、安徽、内蒙古、黑龙江渗透。据预测,到2015年,中国汽车保有总量将达1.67亿辆,其中乘用车保有量将达1.17亿辆。中国乘用车的平均年龄将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初春,魔方商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正式签约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为中国汽车后市场行业带来行业新风,共同举办中国首家"中国汽车后市场连锁互联网EMBA高级总裁班"。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渐蓬勃发展,汽车后市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传统的经营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中国汽车后市场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市场包括其后市场在内发育相当成熟。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是日本著名的市场资讯机构,下文“日本汽车后市场行业动向调查”对所谓后市场,包括二手车、汽车拍卖、汽车租赁、汽车配件和用品、汽车整备业(维修业及维修设备)、汽车服务业及基础设施(金融保险、加油站、停车场)等内容,作了半年的市场调查(2006年10月~2007年3月)后汇集而成的。该文的内容模式及介绍的日本后市场规模,对我国国内汽车后市场调查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汽车后市场是随着汽车产业的激烈竞争而发展起来的,是满足汽车用户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可以说,没有汽车后市场的健康发展就没有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正因为汽车后市场存在巨大商机,所以,对成都地区汽车后市场的成长历程及其模式进行认真剖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随着"动力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和研发能力,以加速推进发展绿色汽车市场。为了利用中国汽车市场中大量的新兴机会,汽车企业必须考虑从市场潜力、强劲的本土竞争对手、选址,以及供应链策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本报告将主要研究以下内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驱动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6.
官俊 《汽车与配件》2014,(44):67-69
<正>不管是以易车、汽车之家为代表的垂直网站做的汽车电商销售,还是近期上汽、东风等大的汽车集团纷纷宣布进军汽车销售电商领域,网购汽车已逐步变成为风潮。实际上,不只整车销售,汽车售后市场也刮起了电商潮,各种模式的汽车后市场电商应运而生。我国汽车销售市场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增长后已回归平稳,进入了整车销售的微利期。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上涨,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空间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7.
《中华汽摩配》2005,(3):14-16
一.2004年汽车市场发生新的变化以后。中期预测也将发生改变 2002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井喷”之后,许多机构对中国汽车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如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接近2000万辆。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长速度陡降,从2003年的36%下降到16%左右。许多人认为这个变化是短期的现象,很快就会过去.中国汽车市场还会以较高的速度扩张。但是如果我们分析2004年汽车市场变化的原因,就会看出中国汽车市场在增长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中国汽车后市场综合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运行体系、经营模式、服务质量、监管手段等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激励竞争,如何有效地构建规范合理的汽车市场综合服务体系,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竞争实力是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在洞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汽车后市场综合服务体系的整体思路和建议,旨在为相关企业及其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庄文静 《时代汽车》2012,(11):46-49
如果说整车销售是汽车市场的前沿阵地,那么维修保养、配件供应、汽车美容和汽车改装等服务则属于车市的"后市场"。由于各厂商争相降价,使得整车销售利润一再压缩,汽车经销商将眼光逐渐转向这块尚未完全成熟的处女地。据统计,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达到8650万辆,  相似文献   

20.
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由潜在变为现实,在市场的拉动下,汽车生产大幅度增长。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形势喜人。根据汽车工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核实的数字,2001年生产汽车234.2万辆,比2000年的206.8万辆增长13.2%,2001年销售汽车237.1万辆,比2000年的207.8增长了14.1%,2002年,生产汽车325.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8.9%,销售汽车324.975辆,同比增长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