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驾驶员认知特性的汉字指路标志字高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标志视认过程分析为基础,基于驾驶员认知特性推导了汉字指路标志字高模型,通过大量特殊设计的室内模拟试验和室外实际驾驶试验,以当前我国驾驶员认知特点和交通环境特点为基础,确定了模型中的关键参数。经实车试验验证,该模型符合中国驾驶员对汉字标志的认知习惯,模型计算结果与实车试验结果具有较高吻合性。  相似文献   

2.
指路标志信息量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指路标志信息量过载评价方法和弥补规范相关指标不足问题,文章提出采用汉字个数和路名数作为指路标志信息量评价指标。通过设计室内指路标志视认实验,采用稳健估计理论和95%分位值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论得到不同行车环境下指路标志的极限汉字个数和路名数阈值模型。研究成果可作为指路标志信息设计的参考依据,在提高指路标志视认性和行车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驾驶员主观认知角度出发,建立了驾驶员认知路标志信息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室内仿真和室外实地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指路标志信息量与驾驶员认知能力之间的数理关系,确定了指路标志的理论极限信息量及其发布原则。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驾驶员与指路交通标志之间的人机功效性,同时为评价公路指路标志的视认性和筛选指路标志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对指路标志指引信息连贯性的分析评价,首先介绍了基于路网拓扑结构的指路标志指引信息表述模型,该模型可支持对指路标志布设现状的分析评价.进一步分析了出行者在指路标志诱导系统中的寻路过程,基于此对指引信息的连贯性进行了定义.以上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用于搜寻指路标志指引路径并对其连贯性进行分析的算法模型,同时构建了指引信息连贯性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广州珠江新城为例,对其指路标志诱导系统指引信息的连贯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实例表明:本算法模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吴雪琴  黄琨  廖斌 《公路》2021,66(12):246-251
为保障驾驶员对交通辅助标志的有效视认,运用实验方法,研究辅助标志字高设计.建模分析驾驶员对交通标志信息的视认过程,构建基于车速和字数的交通辅助标志字高模型;设计实验分析交通辅助标志汉字阅读阈限;根据阅读阈限,分别确定门架式和悬臂式两种交通辅助标志在不同速度和字数条件的最小字高要求,并与《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表明:(1)当辅助标志字数超过7个,不同字数句子的阅读阈限存在显著差异,阅读阈限的增速随字数的增加逐渐提高;(2)交通辅助标志的字高随车速和汉字字数的增加而增加;(3)国标(GB-5768)的字高设定对15字以内的辅助标志适用,对120 km/h道路中16字以上的长标志不满足阅读阈限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向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准确、及时的路径引导信息,针对西安市指路标志存在的版面形式不统一、设置位置混乱等问题,基于道路网络结构与等级、交叉口流量与性质,从信息选取、汉字高度、版面内容、支撑方式及点位设置等角度出发,提出了西安市城市道路指路标志系统化设计方法.以期使城市道路交通指路标志系统更加完善,以保障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对交通流的引导与路网的交通功能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已建高速公路指路标志整改原则是合理的标志整改设计的依据.通过对河南省已建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现状问题的分析与评价,得出河南省指路标志整改基本原则:网络化、系统化、规范化、人性化和经济适用等原则.并解析了整改原则理论与实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视认性与行车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高速公路指路标志设置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标志的视认性,增加驾驶员认知难度,使行驶车辆产生速度差,严重时甚至导致交通事故.文中从驾驶员视认习惯及视认能力的角度,分析了指路标志的合理性与行车安全的关系,针对不合理指路标志设置情况,参照国内外成熟示例,给出了改善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标志指路体系的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构建树状、层次结构的指路模型来映射道路网上的指路需求,为道路使用者需求和标志信息供给之间建立起确定的关系,并引入了关联和有序两个指标作为标志指路体系评价指标,使模型能够符合道路使用者的期望.借用了交通小区概念,并首次提出了指路包、关系组、交通出行集合、目的地网络、三维指路柱体、信息索取线的概念描述创新性的树状层次指路体系模型.基于树状层次指路体系模型,运用需求和供给的确定关系平衡信息在指路体系中的分配方法,建立了浙江省高速公路网的标志指路体系规范和规划,经过了2年的实践和调整,模型已趋成熟,能够适应大规模复杂路网的标志指路需求.  相似文献   

10.
实验测定9名被试对不同字高和笔划宽度汉字的静态视认距离,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字高和笔划宽度对于汉字视认性的影响均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字高越高,汉字视认性越好;相同字高下,1/14h笔划宽度的汉字视认性最佳。研究为道路交通标志汉字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交通信息需求的增加,交通标志版面大型化趋势明显,导致设置和维护成本大幅度增加,而标志字高设计理论与其密切相关,因此合理地设计字高就尤其重要。本文采用比较与分析的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字高设计模型,并就我国国标字高设计模型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驾驶员旅游出行信息需求出发,将旅游出行过程分为4个阶段,选择为出行到达阶段作为旅游交通信息引导阶段;给出了出行路径的规划原则,确定了决策节点选择方法及其道路主要类型,建立了根据决策点的道路交通特征确定旅游交通标志设置的方法;在研究单个旅游景点的交通标志规划基础上后,探讨了区域旅游交通标志系统规划与评价方法。以北京市怀柔区主要旅游景点路径规划与慕田峪长城旅游景点具体路径为例,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连接中国大陆与周边邻国交通运输通道上的交通标志设计面临诸多问题.在比对<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标志差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内外驾驶员的需求,针对不同类别的图形类标志分别设计了国际通道的方案,并通过驾驶员试验研究,测量中国驾驶员对方案标志的视认反应正...  相似文献   

14.
随着路网的复杂化,指路标志信息量过载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现象日益显著。为了全面、系统地确定高速公路互通区指路标志的合理地名数,为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的设置提供相应的改进建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从驾驶人角度选取了反映其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水平的代表性指标,构建了高速公路互通区指路标志地名数研究的宏观模型。使用眼动仪和脑电仪在相关场景中进行室内驾驶模拟试验,以获取被试在不同地名数指路标志场景下的眼动行为、脑电以及驾驶行为数据。利用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到驾驶人在地名数为4,5,6,7,8,9六种场景下,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的综合效率均值分别为0.983,0.956,0.902,0.796,0.699和0.617,再针对不同的指标集,进行指标敏感性分析,获取驾驶人在6种场景下的综合效率指数。通过试验发现:随着地名数的增多,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的综合效率均值呈现下降趋势,当信息量超过其认知阈值时,系统综合效率值会迅速下降;不同地名数指路标志场景下,导致驾驶人认知反应效率低的原因存在差异,在对指路标志版面设计时应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不同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效率存在差异,所对应的标志地名数合理阈值也存在轻微差异,但总体上从驾驶人认知反应的角度考虑,高速公路指路标志的地名数阈值为6个。该研究从驾驶人对指路标志认知反应的角度,使用DEA方法构建了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路标志的地名数进行了探析,为中国高速公路互通区指路标志的版面设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人对道路交通标志的视认性研究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的交叉课题,因此,通常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不能完全的满足科研的需求。本文在探讨、介绍了人眼视觉系统的结构,归纳、总结了静态、动态视觉的基本特性的基础上,针对试验仪器在标志视认性客观评价上的局限以及人的主观心理作用在视认过程中的影响,制定了几套以道路交通标志上汉字笔画粗细为研究对象的主观评价试验,并得出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部分国家和地区指路标志间接指引的规定,及我国指路标志间接指引存在的问题。从美国、日本、英国、瑞典、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在间接指引标志设置的规定和实例来看,间接指引多采用符号化方式对道路编号进行指示,也可用图形化方式表示。我国一般在匝道出口或交叉口标志上列出路线编号或路名来表示间接指引,很难区分直接指引和间接指引,易引起误解。在国内外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间接指引标志设计原则:间接指引以指示路线为主;标志内容应简单易懂;重要道路间接指引应多次指示。提出了5套间接指引标志设计方案,并给出了间接指引标志的设置位置和使用范围,供科研、设计、标准制订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该文根据国家的相关规范,结合国内外对于交通标志视认性研究的成果,通过标志的视认几何模型推导,探讨了高速公路交通标志在设计过程中如何确定安装角度,如何选择标志面上的反光材料,从而提高交通标志的视认性,确保交通安全。对交通标志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我国道路交通标志的英文使用混乱的现状,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我国道路交通标志的英文使用方法进行了研究,详细论述了道路交通标志的英文使用场合和具体使用形式,以期为进一步规范我国道路交通标志的英文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