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电动自行车发展过程中的能源、环保危机问题,已经成为国家环保和相关部门以及电动自行车行业专家的重要课题。此时,用一个根据电动自行车市场需要而研发的科技平台及配套的新型商业模式,来解决"废旧电池回收、资源循环利用、增加续航能力和电池运营成本"等难题,必将为建设一个循环、节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吴铭 《中国自行车》2011,(12):10-13
电动自行车产业是一个中国原创、节能、环保的民生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产业发展,形成了鲜明的中国特色。电动自行车以其经济、便捷等特点,成为群众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快速发展,市场保有量迅猛增长到了1.2亿。转型升级已经成为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电动自行车产业迅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自行车制造和消费大国。相对于汽车而言,电动自行车具有绿色环保、低耗能、噪音小、成本低等优势。不少西方发达国家已通过电动自行车立法,对电动自行车的定义、分类、重量、时速等技术标准以及交通管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立法中大都将电动自行车视为自行车,作为绿色环保的代步工具加以推广。然而,在深圳市,电动自行车却没那么"幸运"。"矛盾"凸显  相似文献   

4.
苏协 《电动自行车》2011,(12):11-14
第3届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年会最近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们就"环保节能的电动自行车应获得国家战略层面上的支持"、"电动自行车产业转型升级"、"铅酸蓄电池和锂电池共同发展并举竞争"等问题进行了计论。会议还公布了2011年行业品牌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5.
仿佛一夜之间环保成了世界的主旋律,绿色也成为了人们谈论的主题.在绿色环保的浪潮中,国内外大小厂家蜂涌而至,纷纷推出自己的环保产品--电动车.新大洲作为国内摩托车行业的知名品牌,在环保已成为潮流的今天岂能无所作为.继在国内首家推出电动梦精灵和电动小螳螂摩托车后,新大洲再次重拳出击,于是三款全新的绿色环保型电动自行车--"风系列"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6.
现今,节能环保成为时代主题。电动自行车作为低碳、低耗的出行工具,应时而动,发展迅速。但随着人们出行使用量的增多,电动自行车的超标在国内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总裁张天任在两会期间呼吁,尽快修订出台电动自行车国家新标准,切实保障关系到亿万人民福祉的电动自行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在"呼唤绿色环保"的二十一世纪,人们不但注重能源的节约,更关注居住的环境和绿色环保。电动车绿色环保、低能低耗,无疑是符合绿色环保革命需要的最好交通代步工具,电动车行业的发展也将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让电动车成为普罗大众的代步工具,如何为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服务,如何使电动自行车行业更加健康、稳定、可持续地发展,是电动自行车产业发展的新课题。聚焦五月份上海、商丘、无锡三次展会,在热闹的促销活动背后可以看到现在电动车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行车家族的新成员——代表着环保与节能的电动自行车,载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叩响了新世纪的大门,且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成长,成为行业发展与公众关注的热点。2000年9月6日第四次全国电动自行车信息交流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全国百余家参展商所展和产品使参观者想买一辆电动自行车的渴望,永远地留在了心头。那么,电动自行车的电机选用哪一种好呢?本文就此作一个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闭幕的全国"两会",绿色出行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在"后两会"时代,社会各界对绿色出行的关注有增无减。作为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的领先者,"都市风"向社会各界呼吁节能先行,并以切实的绿色行动助力国家绿色战略,向消费者提供绿色节能的电动自行车。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逾20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国,社会保有量已近3亿辆。然而,之前的GB 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国家标准已不适应发展的现状,因此修订"新国标"的呼声越来越强烈。2018年伊始,《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报批稿(下简称为报批稿)在京发布。这对电动自行车行业来说意义重大。本期杂志的专题《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报道了多年来在中国自行车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交通工具,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为全球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电动自行车企业的不断创新发展,各种各样的新产品层出不穷。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电动自行车第一生产大国,不仅产品畅销国内大江南北,更有不少企业走出国门,大胆拓展海外销售渠道,使国产电动自行车进入了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2.
正电动自行车行业经过近20年发展,电动自行车的产品属性和行业定位已大幅提升,不仅低碳环保、便捷时尚,更是新能源的主要载体和新能源电动车的重要载体,与国家战略相吻合,社会依存度极高,关乎国计民生和出行安全。产品承载了太多的社会责任,所以,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出台有关电动车管理规定时慎之又慎,就是希望"新国标"既符合百姓需求,又切合行业实际,也能促进行业健康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岁末,第十届电动自行车信息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是在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电动自行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两轮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即将颁布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目的是引导电动自行车行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引导企业开发生产技术含量高、质量稳定可靠、使用性能好、符合环保要求和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产品。会议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是我国电动自行车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令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正>前言:在电动自行车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锂离子电池推广应用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建议。一、锂离子电池在电动自行车上的应用现状随着能源的日益紧缺和节能环保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电动交通工具的研究与应用。电动自行车以其  相似文献   

15.
前言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类新型的个人代步工具,由于其高效、节能、环保、时尚,已被广大老百姓所接受。无论是电动自行车的需求量,还是市场拥有量,增加的势头不减,这为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给许多城市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但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行车》2011,(2):4-11
我国是世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因其健康、低碳、节能和便捷而深受欢迎。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6年自行车保有量达到4.5亿辆,2010年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居民日常代步、休闲娱乐、健身竞技的重要工具,成为低碳健康生活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我国自行车行业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为引导全行业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加快由大变强的步伐,根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有关编制行业"十二五"规划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本规划。  相似文献   

17.
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发布,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箭在弦上。未来五年,创新、品牌、开拓新市场、节能减排等将继续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而加速转型升级则是中国企业的首要任务。十二五"规划在考验政府智慧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我们行业的智慧。中国自行车产业不是"夕阳"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在行业协会的引领下,在企业家的努力下,中国自行车产业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人群的关注。在刚刚召开的第28届中国江苏国际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交易会上,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先生就电动自行车下乡谈到了机遇和挑战,谈到了"十二五"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值得全行业思考。讲话全文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力矩型电动自行车代表了电动自行车发展的方向,有以下几个优点:1.安全:力矩型电动自行车的电机动力是和人力成正比的,它的作用只是放大了人脚踩的力量,所以安全性与自行车相差无几。2.环保:力矩型电动自行车省电是众所周知的,所以用小巧的锂电就可满足一般的骑行要求,既节能又环保。3.舒适:力矩型电动自行车可以很完美地实现人机协调,所以它的舒适性要远远优于其他类型的电动自行车。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技术》2014,(9):86-86
<正>近日,中国(安徽)国际电动车及新能源汽车展览会在合肥举办,远程电动自行车成为车展亮点。传统电动自行车行驶里程短、需要频繁充电的"短板"一直饱受市场考验。如今,一次充电可以行驶250 km的远程电动自行车问世,正在改变这个窘境。"为了抢占市场,公司去年投资5亿元,把铅酸蓄电池改为锂离子电池,研发了1款能行驶250 km的远程电动自行车,并且加装了GPS定位系统,可从合肥骑到南京都不用充电,还能防盗。"三羊电动车公司董事长叶爱鸿介绍。"安徽省电动自行车行业有一定的基础,下一步需整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面向大众消费的新型代步工具,以其安全、舒适、轻便、环保、节能、经济等独特的优势,已成功地走进寻常百姓家。然而, 电动自行车市场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令人忧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