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中国汽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中国汽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意义基础上,结合中国汽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历程和现状,重点阐述了汽车产品出口和海外投资建厂的情况,并针对我国汽车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面临的问题提出5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找出中国汽车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企业国际化进程,文章对中国汽车企业的"走出去"现状进行了分析。总体上来说,目前主要企业均已在海外建立了生产工厂,海外并购也日趋活跃,但企业"走出去"战略尚不明晰,缺乏整体规划,导致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形象不佳,对海外市场控制乏力。因此得出:中国汽车企业要明确海外发展战略,注重海外销售网络的建立,注重诚信经营,努力融入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向何处去?这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在充分分析各国汽车工业"走出去"模式基础上,探索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去"战略模式,提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去"的路径与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2014全球汽车分论坛上,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提出,尽管中国"走出去"的战略已经提了几十年,但国内汽车行业走出去的份额低到"微不足道",还未"走出去"。"截止今年的9月底,经商务部核准,汽车领域的境外企业和机构共计852家,其中投资设立的企业共计828家,中方投资额为96亿美元,同近千亿美元的总投资额相比是九牛一毛。"另一个不匹配是,中国汽车行业的对外投资额与其在国内的产值极不匹配。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上下游产业链牵涉之广是任何其他民用产品无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产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指导方向。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加速"走出去"步伐,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逐年攀升,国内企业开始将生产、研发等产业链环节布局全球,部分车企尝试海外并购。中国汽车产业"走出去"过程中,还需要政府诸多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解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最新变化趋势,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搭建全球汽车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海外发展水平,由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上海)、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ATARC)、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中汽研(天津)汽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于2018年11月29日在上海成功举办。论坛以"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政府主管部门、整零企业、贸易企业、科研机构、行业组织、投资机构以及媒体单位的近300位政府部门领导、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与沿线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随着我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模式不断升级,近年来,我国汽车企业的海外业务不断深化拓展。汽车企业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如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等。但在中国汽车企业积极走出国门的同时,配套的汽车金融服务却跟不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企业海外业务的较快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现有金融体系的发展现状、组织构成及我国汽车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时遇到的金融问题,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对帮助我国汽车企业利用现有金融配套体系开拓海外市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雷丽 《时代汽车》2011,(5):83+82
4月8日下午,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汽车分会主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国汽车"走出去"发展论坛暨长城汽车国际化战略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会  相似文献   

9.
正对企业来说",走出去"是实现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观察,外资企业"走出去",通常是公共关系、声誉管理等软实力先行,中国企业"走出去",则多是资本等硬实力先行。实践证明,面对海外市场,企业软实力先行,各项事业发展事半功倍;软实力滞后,则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0.
国车外销要解决七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规定:“在2010年前使我国成为主要汽车制造国,汽车产品满足国内市场大部分需求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要使汽车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必须全面提高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汽车只有“走出去”,才能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教授鲁桂华博士认为,“走出去”这一战略对中国汽车企业来说会宜早不宜晚,我国汽车企业必须要大步“走出去”,这是基于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两方面的支持。规模经济决定了汽车企业需要更大的市场,以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走出去”为汽车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成为可能,这是机遇.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本土整车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迎来了加速"走出去"战略的关键阶段,企业投资升温,竞相海外建厂,开展海外并购。但汽车产业"走出去"的路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海外市场的无序化竞争、研发技术薄弱、服务体系滞后等多重问题尚待解决。迅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跨国汽车公司正在群雄逐鹿,加速本土化进程,而中国本土整车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却迎来了加速"走出去"战略的关键阶段。然而,海外市场的无序化竞争、研发技术薄弱、服务体系滞后等多重问题却层层袭来……  相似文献   

12.
<正>从"别让曹德旺跑了",到《纽约时报》近日报道称,在福耀工厂的车间里,出现文化冲突,一些工人质疑该公司是否真的想按照美式监督和美国标准来经营。福耀正面临着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发起的激烈工会运动,以及一名前经理提起的诉讼,他称自己因为不是中国人而被解雇。曹德旺和他的福耀集团在一片质疑声中站在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口浪尖上。近年来,中企加快走出去的步代,海外并购逐步升温。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1 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这也是中国内地首  相似文献   

13.
信息     
<正>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快汽车企业"走出去"2017年第十届重点汽车出口市场政策法规宣讲会在天津成功召开为进一步落实商务部等6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精神,更好地帮助国内企业了解国外汽车市场政策、技术法规和认证制度,积极应对国外贸易壁垒,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在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由重庆、上海等12个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主办,中国汽车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一带一路"倡议是通过新一轮对外开放实现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举措,带来的不仅是整个国家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思路,同时也为汽车走出去发展提供了良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步推进,受益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加将带动汽车新需求,另外随着与沿线国家和地区有汽车产业基础的国家加强合作,也为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汽车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情况及  相似文献   

15.
郭焱 《汽车情报》2006,(32):8-10
1.实施国际化战略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汽车产业是世界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汽车市场也是世界汽车市场的一部分。我们应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仅依靠引进来发展,而且也能走出去壮大。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也是实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我们的目标是最终要实现高级阶段的“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6.
<正>缺乏全球网络与核心技术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最大软肋,中国零部件企业想突破短板,必须勇敢地走出去,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本土供应商只有实现转型升级才能突破重围,全球化大环境为本土供应商转型升级创造了机遇。"  相似文献   

17.
正研究海外重点国家汽车产业相关政策,对于我国企业把握目标市场发展走向至关重要。马来西亚是我国车企"走出去"的重要海外市场之一。近年来,吉利汽车等中国品牌汽车加快对马来西亚市场的开拓,并取得良好成绩。2019年,我国对马来西亚实现整车出口4.23万辆,出口额达6.52亿美元,位居我国出口市场第五位。建议企业持续关注马来西亚汽车产业政策最新走向及2021年即将出台的具体法规标准,及时调整"走出去"战略规划和产品布局,加强政策交流和风险评估,有效规避贸易和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18.
陈湘 《时代汽车》2011,(12):80-80
爹,是个好东西。他可以让弱小者闻风丧胆,可以让强大者信心百倍,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前有"我爸是李刚",后有"我爸是市长",真是一爹更比一爹强啊!对此,笔者也想到了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这是一个卧虎藏龙的市场,各汽车巨头都来淘金,而自主品牌们也在逐渐壮大并试图走向海外。虽然中国车市就是一个大大的围城,但想进来的和想出去的,...  相似文献   

19.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部分装备制造企业的市场表现,显现出行业内存在关键技术研发偏散、综合配套水平偏低、走出去能力偏弱的软肋,影响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20.
官俊 《汽车与配件》2014,(35):74-76
<正>"特斯拉"带来的蝴蝶效应不仅打破此前传统汽车制造企业打造电动车的固有思维模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电动车产业加速发展。然而,与乐观预期相对的是,现实或许更让人沮丧。种种迹象表明,仅仅放开电动车市场准入,也许能激活当前国内电动车行业,但并不足以让"中国特斯拉"一蹴而就。当特斯拉CEO马斯克带着他的电动车特斯拉从IT圈径直"杀入"汽车业后,汽车业也开始关注,在当下电动车发展条件优厚的中国,何时能诞生如前者般的电动车明星?"特斯拉"蝴蝶效应带来的影响在2013年年底召开的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