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对全球及中国的商用车制造商与供应商的深入调查,9月8日全球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艾睿铂)发布了“2010年全球商用车行业展望报告”,显示按产量单位计算中国已成为全球商用车行业第一大制造国。中国商用车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以及2010年上半年前所未有的增长后,中国OEM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目前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竞争挑战。  相似文献   

2.
庄文静 《时代汽车》2012,(10):72-73
沃尔沃商用车作为外资企业,要想在中国这片土壤上掘金,必须寻一段当地姻缘才能落地生根。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大规模普及和由此所带来的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商用车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商用车市场过去五年问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占据全球商用车市场40%的产量,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市场,同时发达国家商用车市场需求逐渐萎缩,跨国商用车公司越来越看重中国等新兴市场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冷岚 《驾驶园》2012,(11):26-26
中国商用车过去五年间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占据全球商用车市场40%的产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国。重型卡车市场在经历了前几年爆发式增长、去年严重下滑后,迫使商用车企业改善其成本结构,并对产品线进行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4.
一、产销概况 2007年我国汽车总产量已达888.2万辆,同比增长22.0%,仅次于美、日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生产国。2007年我国商用车产量达250.1万辆,同比增长22.2%,商用车产量增幅在近几年中首次超过乘用车增幅。随着我国商用车迅猛发展,商用车动力总成生产也随之迅速增长。我国商用车动力总成生产、进出口都有较大增长,技术引进、合资合作、自主开发也使商用车动力总成产销量及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2010年第四季度东亚七国商用车市场继续迅速增长,销量增长30%,达到263264辆。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渐渐远去,以及经济复苏步伐的来临,东亚七国商用车全年销量增长也接近30%,从2009年的806222辆增长到1045096辆。见表1所示。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国车市在全球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产销高速增长。其中,商用车销售331.35万辆,同比增长2839%。商用车中的卡车销售295.94万辆,同比增长32.11%(2009年卡车细分市场销售情况参见表1、2),客车销售35.41万辆,同比增长3.95%。  相似文献   

7.
朱向雷  王静 《汽车情报》2007,(32):22-30
1.商用车变速器市场概述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长、路面等级的不断提高、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商用车市场在经历2004年和2005年的低迷后,2006年开始复苏,2006年商用车销售量为203.50万辆,较2005年增长13.36%;2007年商用车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商用车销量为186.93万辆,同比增长25.84%,见表1、图1。[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10年上半年东亚7国商用车市场强势回暖,商用车(2t gvw以上)销量增长32.1%,达到505935辆(见表1)。 印尼:停止下跌,强力回升 印尼商用车市场在全球经济危机时曾狂跌不止,201O年上半年已经迅速回升。2tgvw以上商用车销量增长超过74%,达到创记录的78004辆。  相似文献   

9.
赵欢 《时代汽车》2014,(6):62-63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市场,2013年中国整体汽车销量增长14%至2,200万辆,其中乘用车销售约1,800万辆(份额80%),商用车约400万辆(份额20%);2014年整体销量可达2,300万辆,乘用车销量较2012年增长16%。  相似文献   

10.
雨轩 《汽车情报》2008,(12):19-23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2008年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为2519304和2578656辆,分别同比增长14.89%和21.42%。乘用车产销量为1795205和1851099辆,分别同比增长13.74%和20.41%,商用车销量为724099和727557辆,分别同比增长17.83%和24.06%。相对于2007年一季度,乘用车和商用车产量增幅有所下降。虽然2008年1季度增速仍低于2007年同期1个百分点,但3月增速大幅回升,走势出现春光明媚的喜人景色。  相似文献   

11.
汪卫东 《汽车情报》2006,(24):12-15
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工业从商用车(尤指载货车,因客车占商用车的份额不足15%)起家,2004年以前,商用车曾一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驱动主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表明(如图1),1998年到2004年7年间,国内商用车市场年均增速达14.38%,均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这期间,重型卡车年均增长高达45.25%,呈现出国际罕见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2010年,中国车市再次走过了红红火火的一年。在乘用车市场销量大幅增长异常抢眼的同时,商用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同样令人侧目。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总计销售汽车1806.1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2.37%。其中,乘用车销售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17%;商用车销售430.41万辆,同比增长29.90%。  相似文献   

13.
司康 《重型汽车》2012,(1):33-36
2011年,在欧债危机、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在国内抑制通胀、宏观调控进一步收紧、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前两年透支消费严重等多种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中国汽车市场终于放慢了脚步,回归了理性.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总计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小幅增长2.45%.其中,乘用车销售1368.89万辆,同比增长5.19%;商用车销售403.27万辆,同比下降6.31%.商用车中的卡车销售354.48万辆,同比下降8.19%,客车销售48.79万辆,同比增长10.11%.2011年商用车市场销量超过6%的跌幅,这在本世纪11年来都是从未有过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全面回暖,全球汽车产业也呈现明显复苏迹象,根据OICA统计,2010年全球汽车产量为7761万辆,同比增长25.8%,占市场份额最大的乘用车产量为5826万辆,同比增长21.5%;商用车生产1935万辆,同比增长37.98%。从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产销情况来看,中国继续巩固全球汽车生产第一大国的地位,2010年生产汽车1826万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商用车出口效益明显提升 2007年国内商用车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6月份商用车市场销量累计1289185辆,同比增长25.89%。相比国内市场,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国际贸易继续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态势,汽车国际贸易再呈活跃,“中国制造”的海外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高速、持续”的增长期,中国商用车市场出口市场增长率“显高”;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球经济的寒冬里,与经济波动紧密相关的中国商用车行业创造了一个奇迹。2009年1~10月,我国商用车销量达到270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7.3%;预计全年销量将达到330万辆,比去年增长25.9%,成为全球惟一增长的商用车市场。  相似文献   

17.
李新波 《汽车情报》2007,(12):29-31
中国的烟草产量占全球的42%,而且中国的烟草产量还在呈上升趋势,2006年我国卷烟产量达到约4075万箱,同比增长将近6%。烟草的专用长途运输车辆需求也是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8.
一、产销概况 2008年一季度,国内产销汽车251.93万辆和257.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89%和21.42%。其中,2008年一季度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79.52万辆和185.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74%和20.41%,略低于汽车总体增幅;商用车2008年一季度产销72.41万辆和72.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83%和24.06%,仍略高于乘用车产销增幅。一季度,SUV保持了高速增长,累计产量增幅高达49.66%,半挂牵引汽车、货车底盘、轿车和货车以增幅40.99%、27.51%、14.37%和14.09%分列行业第2~5位。商用车大多装柴油机,由于商用车的良好表现,使柴油机的产销增速分别高于汽油机5.57和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全国汽车产销1379.1万和辆136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3%和46.15%,产销率达到98.94%。以汽油机为主要动力的乘用车增幅较大,生产1038.4万辆,同比增长54.11%,产销率达到99.50%,汽车下乡补贴使微型客车产量同比增长88.93%;1.6L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减半使轿车产量同比增长48.32%。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商用车增幅较小,生产340.7万辆,同比增长33.62%。  相似文献   

20.
数据     
《商用汽车》2014,(11):19-19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4月,我国商用车生产40.01万辆,环比下降11.75%,同比下降0.22%:销售39.52万辆,环比下降13.90%,同比下降1.31%。在商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客车和货车产销有所下降,其中货车降幅更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客车产量小幅下降,销量略有增长,货车产销微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