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钉支护技术在路基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某路基边坡工程采用土钉技术支护的实例。通过选用合理的破裂面形式,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设计和分析,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动态监测的反馈数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开挖深度和支护时间,控制了施工过程中边坡的变形,保证了软岩高边坡的整体稳定。  相似文献   

2.
正在建设的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中标段隧道围岩为极软岩和软岩,在隧道洞口极软岩的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沉降变形.该文分析了隧道极软岩沉降变形的特点和原因,围绕隧道的沉降变形,介绍了中、法以及加拿大等众多隧道专家提出的变形控制措施,即增强初期支护强度和刚度、适当加大开挖预留变形量、在拱架接头处增加槽钢托梁和锁脚钢管桩、适时施工二次衬砌以及适当延长台阶开挖长度等.  相似文献   

3.
软岩隧道光面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开挖光面爆破在硬质围岩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软岩开挖中光爆效果较差。该文针对在软岩开挖过程中推广使用新的施工技术,介绍了光爆设计方法,以达到理想的光爆效果,以便减少超、欠挖,节省投资,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4.
以西南某铁路车站软岩路堑开挖为对象,通过监测施工动态与建立FLAC3D数值模型,分析软岩路堑开挖变形特征.研究表明:开挖导致基底中部下伏浅部地层先期沉降,后期回弹,数值量级较小;软岩开挖变形在发育较好的层理面特征鲜明;模拟得到基面中部与边坡坡脚位移和应力与开挖步数的关系,开挖导致的基面变形具有差异性,且与实际监测数据吻...  相似文献   

5.
炭质泥岩软岩基座路堑边坡在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及稳定性变化规律研究旨在为该类型岩体结构的边坡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运用FLAC~(3D)软件,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软岩基座路堑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变形、塑性区分布、安全系数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边坡水平位移与竖直位移随开挖步数增加而增大,上部灰岩位移变化速率明显比其下伏炭质泥岩大,且竖直位移明显大于水平位移;边坡开挖过程中塑性区主要集中在灰岩与炭质泥岩的接触面;边坡安全系数随开挖步数增加而降低。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坡比、开挖步数来实现边坡开挖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谷慧娟  邓海斌 《公路工程》2013,(1):38-39,43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会遇到大量的岩质高边坡,常用的开挖方法是采用爆破开挖。而在爆破开挖时,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为工程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系统的有限元数值方法,对岩质路堑高边坡的爆破开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系统地分析了不同爆破参数和不同边坡坡比条件下爆破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滇西红层高边坡的抗震稳定性,以滇西南地区大理—保山,保山—龙陵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运用Midas/GTS软件对滇西红层高边坡的抗震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红层倾角与红层软岩距坡顶面距离对抗震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滇西红层高边坡倾角处于50°左右,安全系数最小,位移峰值最大,边坡已经失稳破坏或者滑塌;红层软岩与坡顶面距离达到20 m左右时,红层软岩已经从坡顶贯通边坡,坡脚处应力增长明显,位移迅速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了得到软岩隧道较为合理的开挖施工方案,以某公路隧道软岩隧段为研究对象,借助FLAC3D,对该隧段在不同卸载条件下的开挖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在不同卸载条件下该隧道软岩段围岩的应力应变特征,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开挖卸载过程中,卸载顺序对围岩的受力变形具有明显的影响,开挖卸载面附近形成一个应力降低区,最大挤出位移集中在掌子面或核心土的中心区域,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方法最大竖向位移和最大围岩压力均较其它四种开挖卸载方法要小。综合考虑围岩应力、竖向位移、掌子面挤出位移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施工便利,较为合理的开挖方案为三台阶开挖方法。现场监测验证了数值分析的可靠性和三台阶开挖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成南高速公路泥岩高边坡破坏的分析,介绍了滑坍、崩塌等软岩高边坡病害及治理思路,以及格构锚杆、抗滑桩、抗滑挡土墙等措施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0.
王少强  赵飞 《公路工程》2010,35(2):31-34
安全监测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徽汤屯高速公路Ⅱ—7高边坡治理中现场施工情况和地质情况,针对性的布置了多种监测仪器,为该工程的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安全预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质调查发现,高边坡为一岩质顺层边坡,岩层角度大于自然边坡坡度。在开挖后,高边坡出现了变形为滑移弯曲—滑移拉裂复合型的变性特征。通过监测成果的分析,确定了高边坡为整体变形的特征和确切的滑动深度。并把高边坡变形分为变形快速发展、蠕滑变形和变形基本稳定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非线性数值软件ANSYS对公路软岩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内力进行数值分析,研究公路软岩隧道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的力学行为,为施工提供动态设计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软岩隧道在系统锚杆支护作用下,开挖各阶段初期支护结构各部位轴力值增大,弯矩和剪力值都减小,但增大值和减小值变化范围都非常小;支护结构弯矩较大值主要集中在拱脚,最大值出现在右侧拱脚区域;轴力的最大值出现在左侧边墙和左右拱脚部位;剪力最大值出现在左侧拱脚处。  相似文献   

12.
张鹏忠 《路基工程》2015,(3):167-171
基于某新建高地应力软岩铁路隧道工程,运用MIDAS GTS与ANSYS有限元软件,对二台阶三部开挖法的应力与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初支与二衬施作的时间间隔、循环进尺的长度、上下台阶的距离的合理选择是保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安全施工的重要因素。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二衬不仅作为对初支的加强和安全储备,且承受软岩的流变压力,流变压力在二衬施做的初期增长迅速,后期变缓趋于平稳。二台阶三部开挖工法施工中,应注意右下台阶的开挖稳定、合理的循环进尺及台阶距离能够保证高地应力软岩隧道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
安全监测是岩土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安徽汤屯高速公路Ⅱ—7高边坡治理中现场施工情况和地质情况,针对性的布置了多种监测仪器,为该工程的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安全预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质调查发现,高边坡为一岩质顺层边坡,岩层角度大于自然边坡坡度。在开挖后,高边坡出现了变形为滑移弯曲—滑移拉裂复合型的变性特征。通过监测成果的分析,确定了高边坡为整体变形的特征和确切的滑动深度。并把高边坡变形分为变形快速发展、蠕滑变形和变形基本稳定3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董武 《路基工程》2019,(5):23-28
依托尤溪车站的两个路堑高边坡断面,通过对边坡不同断面进行深部位移、预应力锚索锚固力和桩背土压力进行检测,分析了路堑软质岩高边坡的滑移特点和边坡现状;使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两个断面及加固方案分别进行建模,分别计算了自重天然状态、暴雨下开挖状态以及支护后暴雨下开挖状态三个工况,通过对比检测项目和数值分析,验证了数值分析力学参数的正确性和模型的可行性。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优化了路堑软质岩高边坡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15.
徐洪罗 《隧道建设》2005,25(6):44-46
系统介绍了圆梁山隧道DK352+775~DK353+275深埋软岩段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措施,在开挖爆破、超挖控制、洞身稳定、初期支护、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龙角镇高边坡稳定性FLAC^3D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重庆云阳龙角镇岩质高边坡进行了数值模拟,包括边坡的初始应力场、开挖过程中位移、塑性区及稳定性的分析、计算,为高边坡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昆明~玉溪高速公路山心坡隧道K39 198~K38 9.96Ⅱ类软岩段的施工为载体.通过对该段的开挖及支护工艺进行详述.说明在大断面软岩隧道施工中,选择合理的开挖步序、施工机具、支护工艺对隧道的安全生产及工期保证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加固工程的质量监控,以安徽省铜黄高速公路为例,介绍了质量监控技术在高边坡开挖、加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在施工中遇到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软岩单轴抗压强度普遍小于15MPa,多以破碎、松散和强风化状态赋存且具有可塑性、遇水膨胀性、流变性等特点,隧道开挖穿越软岩地段时,常伴随围岩变形量过大、支护出现病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隧道结构的安全与稳定。通过监控量测技术对隧道软岩大变形段施工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受力位移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回归分析研究,得出隧道拱顶最大沉降量为257mm,需要提前采取围岩加固措施,在开挖第19d时施作二衬能有效抑制围岩和初支继续变形,且应力应变监测表明二衬是安全稳定的。  相似文献   

20.
从高边坡路堑土石方开挖方法、边坡防护、排水工程及时跟进施工,施工过程中对边坡稳定性的监控量测方面,阐述了高边坡路堑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