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在新昌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超薄水泥混凝土的结构和材料特点,结合绍兴新昌县新大线的旧路面状况,通过相应的力学计算,设计确定了新大线超簿水泥混凝土罩面的合理板块尺寸;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和当地的施工及气候条件,选择了满足试验段要求的UTW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合理的质量控制和施工方法,顺利完成了试验路的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施工,取得了UTW在浙江绍兴地区的研究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绍兴新昌地区省道38线新昌段的一段旧沥青路面,通过相应的力学计算,设计确定了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的合理板块尺寸;根据国内外经验和当地的施工条件,选择了满足试验段要求的UTW原材料和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和施工方法,顺利完成了试验路的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施工。取得了UTW在旧沥青路面罩面养护中的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3.
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课题选择不同路面板厚度、混凝土种类和板接缝间距,在210国道铜黄段二级公路沥青路面上修筑了我国第一条超薄水泥混凝土(UTW)路面试验路。通过试验路修筑和观测与分析,对UTW路面的施工技术、使用性能和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TW路面明显提高了路面承载能力,改善了路面表面平整度,在旧沥青路面维修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修筑养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0引言超薄水泥混凝土(UTW)路面修筑技术以其经济、快速、有效、简便、耐久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在美国高等级公路旧沥青路面修复养护工程中。在中国,UTW路面修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5.
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综述了超薄水泥混凝土(UTW)路面结构的诞生与发展,介绍了UTW路面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提出了应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服务区路面频繁受到车辆施加的水平力的作用,超薄水泥混凝土(UTW)路面抗水平力破坏性能强,但将UTW用于服务区新建路面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路面设计.在分析服务区交通特性和UTW受力特性的基础上修正了轴载等效换算公式;引入超细粉煤灰(UFA)等量取代部分水泥,设计出的UTW板水泥混凝土满足结构要求;通过直接剪切试验...  相似文献   

7.
0引言超薄水泥混凝土(UTW)路面养护维修技术是道路罩面养护的有效方法,对改善路面使用性能、提高承载能力、延长道路使用寿命具有明显作用。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后期维修方便,在广大农村地区低等级道路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超薄水泥混凝土(UTW)路面荷载应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骉  胡长顺 《东北公路》2003,26(3):22-23
根据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三维等参元计算结果,分析了影响荷载应力的主要参数,提出了UTW路面荷载应力实用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超薄白色罩面大型足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宇峙  崔鹏  邵腊庚  张莉 《中外公路》2006,26(2):166-170
超薄白色罩面(UTW)是近年在国外应用较多的一种新型路面结构。为研究我国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UTW结构特性,在室内修筑了多方案的大型足尺试验路,并采用直线式加速加载系统进行试验。足尺试验采集了动载应变和静载应变,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结构特性发现,层间粘结使中性轴下移,减小了混凝土板拉应力;通过对各方案破坏情况的分析,得出较好的结构组合;钻芯发现超薄白色罩面结构分析中主要应考虑混凝土板应力。通过对路面开裂的有限元分析,印证了路面的开裂位置,并指出脱空是板角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在广东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梅河高速公路的工程实际,采用在原混凝土路面上加铺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接缝与原路面相同的方法进行设计。根据国内外经验和室内试验,优选了两种界面剂和一种超薄水泥混凝土外掺材料,同时根据当地的施工及气候条件,选择了满足试验要求的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法,顺利完成了试验路的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施工,取得了超薄水泥混凝土罩面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中的研究应用经验。  相似文献   

11.
崔鹏  张莉 《公路》2005,(8):268-272
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探讨了不同层间接触状况下超薄白色罩面(UTW)超载下的受力特性。采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正交各向异性接触模型模拟UTW层间接触状况。研究发现:超载使板底拉应力剧增,结构组合越弱,超载应力比就越大;板底拉应力对层间接触条件很敏感,因此层间界面处理必须严格要求,以保持层间界面连续,提高超薄白色罩面的使用寿命;超载使层间抗剪更为不利。因此,设计超薄白色罩面时需充分认识到超载的巨大影响,设计时增大安全系数,以免路面铺筑不久便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12.
超薄沥青混凝土不同配合比设计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建峰  汪辉  杨伟华 《公路》2007,(11):168-172
超薄沥青混凝土由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而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如何进行超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分析。通过试验,分析了8种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的各种性能指标与油石比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最佳配合比设计,而且有试验作为验证,为超薄沥青混凝土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超薄沥青混凝土面层在成都市石胜路中的应用 ,介绍了超薄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组成、材料及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和网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进行强度性能和疲劳性能的室内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和Fibermesh网状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弯拉强度改善明显;掺入三种纤维后提高了混凝土的柔韧性,尤其是网状聚丙烯纤维和单丝纤维,改善效果很明显,这对改善UTW路面应力状况非常有利;网状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在0.65~0.90应力水平范围内,疲劳寿命增长均很明显,而且相对比较稳定,说明网状聚丙烯纤维的增韧作用更加明显,适宜于UTW路面使用。  相似文献   

15.
日益加快的城镇化建设进程,推动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进而使得道路桥梁工程数量与日俱增。在道路桥梁工程中施工质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保障性作用,同时也关系到人们的日常出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必须要切实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但是在实际的道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道路桥梁建设事业的发展。对此,本文以混凝土施工技术及特点作为切入点,对当前道路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策略,助力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该文首先分析水电枢纽道路的特点,提出用HEC混凝土进行水电枢纽的道路施工,并从工程材料选取和基层、垫层、路基、HEC混凝土面板等方面对HEC混凝土结构设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预防性养护是科学性养护的具体体现,对保护公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文中主要对超薄磨耗层的特点、材料设计、施工要点及超薄磨耗层(Novachip)沥青混凝土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现有施工技术条件、不改变现有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及沥青路面施工设备及工艺的前提下,水泥混凝土桥面的沥青铺装层超薄层压实难度较大,沥青层及其与水泥桥面剪切力随厚度减薄显著增加。本文通过室内试验,提出常规SBS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采用基于直投沥青分散技术的化学添加剂DAT,并对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试验和分析。在不改变提出了基于DAT添加剂的沥青混凝土桥面超薄层铺装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王世彪 《交通科技》2010,(3):102-104
为了实现超薄沥青混凝土薄层罩面低温施工,引入一种可以降低混合料拌和摊铺压实温度的温拌改性沥青技术,通过试验研究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路用性能,并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试验证明,温拌改性沥青超薄混凝土与热拌沥青混合料一样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并能在更低的气温下施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钢混凝土组合梁由于其较强的跨越能力、施工期间对桥下道路交通影响小的特点在立交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深圳地区某立交工程中,由于受桥下已有道路限制及立交线形需要,需设置两层交叉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跨越已有道路,设计难度较大,经过多方案的计算分析,利用上下两层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施工顺序的合理安排,既确保了结构安全又缩短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