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发明的储供弹系统主要由许多弹箱和组装弹箱实现连续供弹的机械框架组成。弹药分装在多个有环形无链传送机的弹箱内。弹箱装在框架上,由一共用电机通过蜗杆带动各弹箱传送饥,将弹药从弹箱送出,再经导引传送到速射炮。药筒壳可经另一导引送回弹箱。补弹时,只需将空弹箱卸下,再装上预先装满弹药的弹箱即可。  相似文献   

2.
本发明的储供弹系统主要由许多弹箱和组装弹箱实现连续供弹的机械框架组成。弹药分装在多个有环形无链传送机的弹箱内。弹箱装在框架上,由一共用电机通过蜗杆带动各弹箱传送机,将弹药从弹箱送出,再经导引传送到速射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14.5mm机枪弹链在装弹和脱弹过程中应力以及弹塑性变形规律,建立了弹链前后抱弹部以及枪弹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弹链应用弹塑性材料模型,枪弹采用刚性材料模型,在二者之间施加面面非线性接触,在LS-DYNA环境下进行了显式有限元仿真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14.5mm机枪弹链前后开口部单侧产生了0.5~1mm的塑性变形,该结果和模拟实弹射击的实验测量结果0.56mm一致。弹链装弹脱弹过程的研究对弹链的力学性能预测以及弹链使用次数的估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大口径舰炮供弹形式多样,因此积累的智能供弹和故障诊断技术成熟经验尚不充分。本文探讨通过模块化的方法应对这一困境,进行供弹系统的初步模块划分,通过模块组合搭建了2种不同类型的供弹系统。最后分析了无人智能舰炮供弹系统的关键技术,对中、大口径舰炮供弹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深弹武器的新动向。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海军所有的驱逐舰、护卫舰都把火箭深弹作为主要攻潜武器系统。这些火箭深弹安装在舰只的艏甲板,这样布置的好处是能够获得开阔的射界并容易操作指向,且与安装在艏部球鼻罩内的舰壳声呐探测范围相吻合。反潜火箭深弹发射装置能够较好地与声呐系统舷角进行随动,做到快速开火。此外,在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尾部甲板布置了深水炸弹发射炮,用  相似文献   

6.
舰船装甲防护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目前主要的舰用装甲材料的研究,主要包括材料特性及装甲的抗弹机制,装甲抗弹性能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成果;全面回顾和综述舰用装甲防护结构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8.
9.
10.
过去对付反舰导弹的方法,是利用干扰弹干扰目标,或者发射反导导弹摧毁目标。两种方法是分开使用的,不但发射时间较长,而且命中率较低。本发明介绍的一种防御型干扰弹,其干扰装置和探测装置都装在同一弹体内,发射一枚就能达到干扰目标和摧毁目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燃料空气弹防御反舰导弹技术是为防御高速发展的反舰导弹攻击的一种新的舰用反导理论.本文对空气弹布防原理、弹体结构、投放系统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装甲防护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提高大口径杆式脱壳穿甲弹的穿甲威力。从理论上分析,作为影响穿甲威力的因素之一,弹托的重量属于消极重量,因此在不影响指标要求的情况下,选用何种材料的弹托,减轻其质量成为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末敏弹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论文介绍了末敏弹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末敏弹技术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末敏弹技术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末敏弹技术的发展动向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深弹输弹装置可靠性的分析及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度分析,从功能框围着手,得出可靠性框图。通过对可靠性框图的分析计算,初步得出该装置的可靠度和平均无故障工作次数。  相似文献   

17.
水面舰艇对反舰导弹的防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反舰导弹攻击舰船的过程和特点,针对不同制导方式的导弹,提出了舰艇防御反舰导弹时采用分层防御的方法,合理,有效地综合使用软、硬杀伤系统,对反舰导弹实施本体拦截,最终使其杀伤概率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8.
19.
供弹装置将弹药从弹箱或弹舱向火炮供弹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同时满足下列三个要求:(1)点射或连续射击时的第一发弹药应在身管束达到规定转速时传送到火炮:(2)点射或连续射击的最后一发弹药应在火炮停射之前传送到火炮;(3)药筒壳通过供弹装置返回到弹箱。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供弹装置,该装置包括环形贮弹链、转换位置和换向门,以使药筒壳在供弹装置反向运动中能临时贮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模糊多级综合评判理论,提出供弹系统方案选优的方法,并对供弹系统部件--推弹机方案进行评判,选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