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刘涛 《港工技术》2009,46(2):51-52
强夯法具有地基加固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及节省材料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杂填土等地基的加固处理。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强夯法在码头主体结构完成后的前沿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孙彪 《中国造船》2012,53(Z1):253-258
用强夯法加固、处理地基已成为常用的施工技术手段之一。它用于碎石土、沙土、杂填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人工填土等地基的处理和加固。该项技术用于塔克拉玛干风成大沙漠腹地的粉细砂土地基,在国内尚属首次,并已获得成功,解决了风成沙漠地带石油勘探钻机基础沉降不均匀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3.
张欣 《中国水运》2014,(6):218-219
由于黄土的湿陷常造成建筑物地基、边坡等破坏,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运营。因此,有必要对黄土场地的湿陷性做出正确评价,为优化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从而达到建筑物经济合理、安全运营的目的。文中对某水电站工程引水渠道湿陷性黄土段进行研究,以室内黄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为依据,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工程区的黄土湿陷的机理和成因,分析了湿陷性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提出了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会遇到湿陷性黄土地基,黄土的湿陷性对工程结构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危害到工程的结构.通过对湿陷性黄土的特点进行阐释,以实例分析强夯法在湿陷性地基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促进湿陷性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李宏福  李欣  胡晓 《中国水运》2014,(6):380-381
DDC(孔内深层强夯法)技术是一种通过先成孔然后通过专用夯机在孔内夯实填料的地基处理技术。结合工程实例,对DDC的加固机理,成桩特点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利用DDC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能够完全消除地基土的湿陷性,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在某些场地应用还能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6.
王琪  姜宏 《中国水运》2007,5(1):98-99
结合本人在禹阎高速公路的施工,本文主要介绍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的应用,在具有严重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采用强夯法、基本原理、注意事项和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7.
灰土挤密桩最佳桩距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土挤密桩因其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廉、施工设备简单、工期较短、能很好地消除黄土湿陷性,在处理深度要求适中、承载力要求一般的湿陷性黄土地基时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以某电厂地基处理为研究背景,通过3种不同桩距灰土挤密桩试验效果对比分析,寻找最佳桩距,从而达到消除湿陷性、提高承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区路基强夯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中国水运》2007,5(3):81-82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典型性黄土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强夯处理为例,以此为背景介绍特殊路基地基强夯处理的施工方法、检验标准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常用的处理方法,选择高压旋喷桩对乌奎高速公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因、旋喷桩布置设计及检测方法,对处理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高能级强夯在港口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加固处理大面积的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地基宜采用强夯法。当加固深厚地基,特别是大孔隙湿陷性地基、山区大厚度非均匀块石回填地基和抛石填海地基时,应该施加高能级强夯进行处理。本文介绍了高能级强夯在青岛某港口原油储罐地基处理工程中应用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杨春景 《中国水运》2007,7(12):111-112
灰土桩挤密是加固地下水位以上湿陷性黄土地基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依据了位移贯入法理论,对静压灰土挤密桩成空过程进行了模拟,从而实现了桩在土体中的贯入,验证了小孔扩张理论中沉桩后土体在桩侧与桩端的扩张形式,为实际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在复杂地基上的长距离压力输水管线,综合考虑其特性,尤其是对压力分布的计算、管材的选取、湿陷性黄土的处理,以及施工质量的严格要求,方能保证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时,强夯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泛、加固效果显著、施工机具简单、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在工程回填土加固前,对地基承载力情况进行标准贯入分析和静力触探试验分析,然后采用强夯法对回填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强夯过程中对地基土表层夯沉量和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的监测,以及夯后地基承载力的检测,综合分析和评价强夯加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曹冬  李永斌 《中国水运》2009,(2):244-245
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土浸水湿陷后,桩侧表面可能产生负摩阻力,将导致桩基承载力降低。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负摩阻力的产生机理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实测曲线的分析及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双折线形桩侧负摩阻力分布模式。在有效应力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湿陷性黄土地区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夯实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使土体中孔隙体积减小,土体变得密实,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又称动力固结法或动力压实法,适用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碎石类填土地基的深层加固。但强夯会造成较大振动,可能会对隧洞的衬砌结构造成一定破坏,影响引水隧洞正常运行。因此通过建立围岩+隧洞支护体系的二维模型,并分析强夯施工对引水隧洞衬砌的影响情况,给予相应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蓝色海湾整治项目(金澳湾)海丝文化广场地基加固处理工程为例,重点介绍了压力注浆法在此次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解决由于原杂填土松散而引起的地基沉降问题,对海岸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昆  田砾  崔涛  陈聪 《港工技术》2012,49(2):53-55,58
吹填造陆是沿海地区粉煤灰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粉煤灰吹填区地基的土质颗粒细腻、松散,承载力差,必须经过加固处理后方可使用。以在粉煤灰吹填区内建设的某大型市政工程为例,根据吹填区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具体施工技术要求和加固施工方案,分别采用桩基和强夯法对主体结构物下和场内道路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现场施工效果表明,用该方法加固处理滨海粉煤灰吹填地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张明 《珠江水运》2016,(5):90-91
强夯技术压缩了地面土层的原有空隙,土颗粒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坝基承载力。本文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机理和影响湿陷性黄土的因素,并根据工程实例,分析了其采用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坝基处理,并对其进行质量检验。  相似文献   

19.
张志敬 《中国水运》2009,(3):151-152
处理蓄水调节池湿陷性黄土基础工程,成功应用了复合土工布作为防渗材料,为湿陷性黄土基础防渗处理积累经验,为土工布的推广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会宁县在安全用水供水工程蓄水调节池基础防渗成功应用复合土工布15.4万m2,属全县首例。本文祥介绍该工程土工布的应用,土工布的施工技术、施工过程,方法,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20.
蔡波 《港工技术》2007,(5):41-43
强夯法处理饱和粉煤灰地基是有效的,其设计和施工中的主要参数包括单击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夯击击数、夯击遍数和时间间隔、夯点布置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现场试验,介绍确定参数的方法,分析强夯法处理饱和粉煤灰地基的基本原理,其经验可为类似工程的地基处理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