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外资的中国港口投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迪 《中国水运》2006,4(7):36-37
近年来,伴随亚太地区特别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亚洲乃至全球航运业繁荣兴旺的引擎。2005年我国港口吞吐量达到49.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7580万标准箱,10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上海港吞吐量达到4.43亿吨,跃居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深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00万和1618万标准箱,分别跃居世界第三和第四位。中国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由港口大国进入港口强国。  相似文献   

2.
周敏 《中国港口》2004,(12):6-7
上世纪末以来,中国集装箱水运呈高速发展趋势,中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年均增幅达30%。2003年,吞吐量达到480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3.0亿吨,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9.7亿吨,同比增长23.7%。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位居世界第二大港,中国亿吨大港有8个。因此,中国港口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率均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3.
王晶 《航海》2008,(1):14-14
2007年上海港引航艘次再创开埠以来历史新高,达到59753艘次,比2006年增加4808艘次,增幅达到8.75%。作为上海港的开路先锋,引航站全年引领集装箱船26437艘次,为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600万标准箱。中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亿标准箱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08,31(6):31-32
一、中国港口业的新发展 2004年中国的1430多个港口,34000余个生产泊位,共完成货物吞吐量417亿吨,同比增长21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180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61%,净增1280万标准箱;有8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大港行列。2005年前3个季度,港口生产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全国主要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8.8亿吨,同比增长18.3%;完成国际集装箱吞吐量5423.4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3.9%。  相似文献   

5.
信息集锦     
上海港连破四项纪录集装箱量超百万 上海港8月份集装箱吞吐量超100万标准箱,同比增速26.9%;不仅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且也创下境内港口单月集装箱吞吐量突破百万标准箱的纪录。 上海港8月份所破的历史纪录还有三项——单日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35万标准箱;内贸集装箱月吞吐量首次超越8万标准箱;内支线集装箱昼夜吞吐量首次实现7800标准箱。(单)  相似文献   

6.
1月18日,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在上海港2008年首次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2007年上海港生产营运情况:2007年上海港继续保持健康、持续、良好的增长势头,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61亿吨,同比增长4.5%,其中外贸出口完成1.27亿吨,同比增长高达23.7%;外贸进口完成1.29亿吨,同比增长17.1%,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15.2万标准箱,较去年同期增长20.4%,超过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相似文献   

7.
一、上海港现状与远东港口竞争的核心 上海港是我国大陆最大的港口.2003年货物吞吐量完成3.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28.2万标准箱,约占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的78%.  相似文献   

8.
上海港超越香港,位列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2007年6月份香港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5.9万TEU,虽比去年同期大升18.8%,但上半年的吞吐量仅上升了2.5%至1155万TEU;而上海港同期的吞吐量达到1251万个TEU,增幅24%,这意味着上海港正式超越香港,仅次于同期处理1347万TEu的新加坡,晋身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相似文献   

9.
叶建勇 《港口科技》2012,(1):2-2,25
<正>2011年12月23日,随着上海港今年第3000万只集装箱从洋山深水港区码头顺利起吊装上"中远越南"轮,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成为全球首个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标准箱的港口。突破3000万标准箱,这是一页展示上海港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成就的辉煌篇章,这是上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港口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实践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茅伯科 《中国港口》2002,(10):17-19
<正> 自从中国政府实行改革开赦政策以来,港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1年,中国的货物吞吐量超亿吨韵港口已经达到7个,其中上海港为2.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一百万标准箱的港口有8个,其中上海港为634万标准箱,居世界第五位;深圳为507万标准箱,居世界第八位。按照今年1~8月的港口生产情况,上海港和深圳港分别将超过820万标准箱和接近750万标准箱,显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港口所取得的成就,固然与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应归功于港口投资体制改革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形成,使港口的建设与营运能够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需求。  相似文献   

11.
2013年,福建省港口对台货物吞吐量完成2274.81万吨,同比增长34%:对台集装箱吞吐量完成78.0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5%。福建沿海地区与台湾海上货运直航共运载货物1162.4万吨,其中福建沿海与台湾本岛集装箱直肮共运营2561航次,同比增长2.65%,运输集装箱662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6,02%。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运》2006,29(2):11
据统计,2005年中国港口完成吞吐量49.1亿t,同比增长17.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80万标准箱,增长23%。中国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已连续3年位居世界第一。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指出,从2006年到2010年的5年问,中国将新增港口吞吐能力80%以上。2006年港口建设的重点是加快煤、油、矿、箱四大货种专业化码头建设,加快20万吨以上原油接卸码头建设,加快沿海和长江口内20万吨级以上矿石码头建设。  相似文献   

13.
1月18日,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在上海港2008年首次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2007年上海港生产营运情况:2007年上海港继续保持健康、持续、良好的增长势头,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61亿吨,同比增长4.5%,其中外贸出口完成1.27亿吨,同比增长高达23.7%;外贸进口完成1.29亿吨,同比增长17.1%,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全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615.2万标准箱,较去年同期增长20.4%,超过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集装箱港口。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化》1993,(5):17-17
1992年我国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80余万标准箱,吞吐货物2000余万吨,分别比1991年增长28%、20%国际集装箱水运量约269万标准箱,运输货物2360余万吨,分别比1991年增长17.8%、16.4%.公路集疏运港口国际集装箱200多万标准箱,约占港口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的70%。  相似文献   

15.
据悉,今年上半年内地主要港口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66万标箱,同比大幅增长27.3%,其中沿海主要港口完成2600万标箱,内河主要吞吐量排名的前十位港口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650万吨标箱居第一位,深圳港紧随其后,交通部称,上半年各主要港口改革基本到位,  相似文献   

16.
连云港市加快港口新一轮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前11个月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实现4019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6万标箱,增幅分别为15%和67%。这是连云港港开港71年来,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双首次突破4000万吨和40万标准箱大关。  相似文献   

17.
《航海教育研究》2004,(1):10-10
2003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呈高速增长趋势,全年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800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100万标箱,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住。上海港和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双双突破1000万标箱,分列世界集装箱大港的第三、四位。全年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6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9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6.9%和21.6%。上海  相似文献   

18.
香港与新加坡、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差距拉大 5月份香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8.2万TEU,同比下跌3.5%,月度吞吐量连续第三个月下跌。1~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累计为944.5万TEU,同比下跌1个百分点。与全球前两大集装箱港口相比,今年1~5月份新加坡、上海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1000万TEU,新加坡港的吞吐量累计上升14.4%至1079万TEU,  相似文献   

19.
12月1日,一艘第五代大型集装箱远洋运输班轮徐徐靠泊在连云港港口集装箱专用码头。今年前11个月,连云港港口吞吐量实现4019万吨,集装箱运量完成46万标准箱。这是连云港港口开港72年来吞吐量和集装箱运量双双首次突破4000万吨和40万标准箱大关。  相似文献   

20.
据最新统计数据,2004年上海港(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79亿吨,与2003年同比增长19.896,超过了荷兰鹿特丹港(约3.54亿吨),首次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3.88亿吨)的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5.4万TEU(标准箱),与2003年同比增长29%,居香港、新加坡港之后继续列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