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杨莉 《珠江水运》2013,(20):75-76
当前,全球海工装备市场仍保持稳步发展的势头,亚洲在全球海工装备制造领域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韩国在全球海工建造市场已经占据了一定的位置,而日本也正在通过各种手段加快发展。未来,韩国、中国和日本在海工市场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2.
2014年一季度,全球海工市场共承接海洋工程装备199.84亿美元,其中大型海工装备成交金额为173.94亿美元,包括钻井装备64.02亿美元/21+17座、生产装备48.79亿美元/12座、水下设备57.81亿美元;海洋工程船共成交25.90亿美元/74艘。成交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约下降了8%。  相似文献   

3.
崔燕 《中国船检》2013,(11):40-42
今年前三季度,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在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接二连三成交的带动下,延续了近几年的繁荣景象,共计成交各类平台96座,金额达369亿美元,海工船成交183艘,金额为75亿美元。那么,当前海工市场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哪些变化?在海工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海工企业该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呢?  相似文献   

4.
崔燕 《中国船检》2014,(7):59-62
2014年上半年全球海工市场共计成交各类大型装备41+24艘/座,合同金额总计358亿美元。从订单数量与金额来看,中国首次超越韩国跃居全球第一位。那么,当前全球海工市场呈现出了哪些特点?这是否预示着产业竞争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与韩国和新加坡相比,我国海工装备市场又将如何发展呢?  相似文献   

5.
崔燕 《中国船检》2012,(10):52-54
随着国内外向深海油气资源的不断开发,将带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需求。据权威机构预测,2013年全球海上油气开采投资额将达到3600亿美元。截止2012年8月份.全球新船订单总额达到496亿美元。其中.钻井船、海洋支援船、FPSO等海工领域的订单总量为291亿美元.占全部市场份额的58.7%.主导着当前新造船市场。我国近期出台的一系列重大产业政策中,都将海工装备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之一。无论是国家的发展战略.还是市场发展需求,都将使海工装备产业迎来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
徐晓丽 《中国船检》2014,(11):43-44
2014年前10月,韩国海工装备订单总额约60.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216.5美元相比,下降了72%;与2012年巅峰时期相比,同比下降了74%。占全球海工市场的份额也由去年的42%下降到目前的19%。从目前的成交情况来看,世界第一的宝座已经拱手让给了在产业激励及技术进步下得到了快速发展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曾经令人热捧的海工市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流":油价的持续下跌,海工市场需求量大幅萎缩,自2014年以来,无论是钻井平台、生产平台还是海工船市场,均出现量价齐跌的态势:累计成交各类海工装备407座(艘),成交金额419.8亿美元,低于2011至2013年年均650亿美元的成交规模,世界"海工"市场持续近4年的增长速度几乎被瞬间"按停"。不过,《中国制造2025》纲领性文件的发布和船舶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初稿的完成,给冰点中海工市场带来新机遇。  相似文献   

8.
2020年,新冠疫情、负油价、经济衰退、投资热点开始转向清洁化等一系列因素令上游运营市场温和复苏之路愈加艰难,新租约匮乏和老租约生变已成为市场不得不面对的双重打击,即使装备拆解活动有所提速,也依然难以有效缓解装备供给严重过剩的问题。疫情持续反复叠加低油价冲击,令本已触底的海工市场再遭重挫。2020年成交金额为57.7亿美元,仅高出2016年5.4亿美元,为过去四年中的最低值。从成交结构来看,钻井平台和海工支持船订单稀少已成常态。从过去三年来看,全球钻井平台成交金额占比由2011-2013年高峰时期的50%-60%降至5%-11%;海工船成交额虽然能占到总量的25-45%,但八九成左右为海上风电、海上工程建设等非油气领域的海工作业船,海工支持船的比例仅为2-8%;而浮式生产平台已成为近几年海工新造市场最为主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资讯     
正一季度全球成交海工订单33亿美元经初步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共成交海洋工程装备订单33亿美元,相较于2016年第一季度不足4亿美元的成交额出现明显增长。从成交结构看,包括FSRU在内,浮式生产平台总计成交27亿美元;海工船订单仍以海工作业船为主,共计成交约6亿美元;钻井平台依旧零成交。从建造国看,韩国市场份额接近60%;中国市场份额为32%;新加坡年初以来尚未实现接单。(记者陆民敏)  相似文献   

10.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虽然不断下跌,海工市场下滑严重,但从长远看,油气等一次性资源仍然是最重要的能源,而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海洋油气开采日益频繁,其中3000米以上深水区域更是未来勘探开采的重点,由此可知海工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事实上,在全球造船业普遍低迷时期,海工装备制造业却蓬勃发展,我国海工更是异军突起,但崛起背后暴露的问题也不少,或许从其分布就能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1.
对国际海工装备市场的基本情况和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在吸取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开展开拓海工业务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海工装备制造与运输船舶建造的不同特点,对现阶段中国船舶工业企业开展海工业务面对九大重点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的建议。对中国船舶工业企业防范海工业务风险,克服困难渡过海工市场的困难时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钻井船市场缘何快速升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以来,随着海工装备市场的激情绽放,钻井装备成交量继续放大,钻井船成为当前市场的热点。两个月成交额超2010全年今年以来(截至3月10日),全球共成交钻采装备35座(艘),合同金额161亿美元。上述订单中,多数为钻  相似文献   

13.
关于进军海工装备市场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世界和我国的海工装备市场竞争态势的分析,提出对我国造船企业进军海工装备市场的几点思考:市场进入的门槛高,决策要谨慎;船舶制造企业要与油气用户业主合作联手;科研、创新开发要更多地瞄准深海技术;海上应急救援装备要加大投入的力度;人才队伍建设是进军海工装备市场的关键。我国各海工企业在向海工市场进军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有序发展,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进军。  相似文献   

14.
崔燕 《中国船检》2012,(4):26-28
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逐步清晰,海洋工程产业正在步入黄金发展期。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2011年.上海外高桥,大连船舶重工.南通中远船务、中集来福士等多家企业共获得18座(艘)海工装备订单.成交金额近50亿美元。约占全球成交额10%。  相似文献   

15.
7月20日,振华重工(原"振华港机")与西班牙ADHK公司签约,一举揽下了总价值为22亿美元的海工产品订单,共包括10台海上自升式钻井平台、7台陆上钻机和2艘浮吊等,成为今年以来中国企业获得国外海工装备项目的第一大单.  相似文献   

16.
李小平 《船舶》2023,(5):1-11
海洋工程装备是高度集成化的新兴战略产业,是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提与基础。文章主要回顾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历程,分析了现阶段全球海工装备产业创新格局,提出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应抓住新一轮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突破海洋装备原创性、引领性核心技术;以海洋油气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深海矿产资源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为重点方向,着力突破总体设计、系统集成、关键系统与设备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推动构建自主完备的海工装备技术和产品体系,促进我国海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1、应形成产业"准入"制度。海洋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海工装备制造的热潮。船企以及其他各类装备制造企业都在进军海工。一方面,从业者增加有助于这一战略产业迅速做大。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盲目进入也为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海工业界人士呼吁,希望国家制订出台海工装备生产行业准入的强制性标准,形成产业"准入"制度,保证产业的发展质量,提高海工装备制造企业竞争能力,切实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  相似文献   

18.
赵泽华 《中国船检》2012,(3):72-74,126
2011年,世界海工装备市场呈现高度繁荣景象,全年共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128艘/座(不含海洋工程船),合计591亿美元,按金额计较2010年增长132%。若加上海洋工程船订单,海洋工程装备订单总额接近7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据最新消息,韩国三星集团下属企业三星重工在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出现巨额亏损,规模达1万亿韩元(合9.8亿美元)以上。据韩国业界分析,在海工装备上“吃亏”的不仅三星重工一家,其他韩国船企均存在类似问题。消息一出,业界一片哗然。对此,人们不禁要问,技术经验相对先进的韩国企业尚且如此,中国海工装备企业又能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  相似文献   

20.
徐华 《中国船检》2010,(11):22-24,102-103
<正>十年前海洋石油的产量为90亿桶,2008年,海洋石油的产量为100亿桶,占全球石油产量的34%。预计2015年海洋石油产量占比将提高到39%,而深海石油产量所占比例有可能从目前的7%提高到15%。这一预期使海洋油气开发加速走向深海,投入剧增。预计,2009~2013年全球海洋油气开发年均投资2712亿美元,比前五年的1914亿美元增长42%。巨额投入带动国际海工装备市场竞争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