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李世信 《中国船检》2001,(12):41-43
一、IMO外交大会通过了<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01年10月1日至5日在其伦敦总部召开的外交大会,对46届环保会上形成的最终"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草案文本进行了逐条审议、修改、补充和完善,最终通过了新的<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和以下四项决议作为大会的法定附件:1.尽早有效采用<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2.关于本组织有关<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的后续工作的行动计划;3.关于船舶防污底系统的认可和试验方法;4.关于促进技术合作的纲领.  相似文献   

2.
《中国船检》2003,(4):47-47
中国船级社下发“关于船舶防污底系统检验和发证的规定”的通函。该通函2003年4月3日生效。通函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国船检》2012,(7):I0018-I0018
《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以下简称“AFS公约”)已于2008年9月17日正式生效。中国船级社曾发布TM302号通函——”关于实施《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有关事宜的通知”.就如何实施AFS公约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船检》2006,(4):50-51
中国船级社2006年3月21日下发“关于尽早实施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AFS公约)检验发证有关要求的通知”的通函,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5.
殷玉香 《世界海运》2009,32(2):59-59
2001年10月,IMO召开的国际控制有害防污底系统外交大会通过了《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公约规定,禁止船舶使用有害的防污底系统,生效条件为合计商船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的25%的至少25个国家签署并正式批准、接受或加入12个月后生效的双重标准。  相似文献   

6.
潘晓峰 《水运管理》2009,31(4):22-25
为保护海洋环境,配合《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的实施,通过对现行各类船舶防污物涂料的利弊分析,比照该公约的主要内容和规则要求,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船舶防污底系统的措施和管理经验,论述我国加入该公约的必要性及其生效后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提出应对该公约生效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辉 《中国海事》2008,(3):22-25
文章介绍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论述了我国加入该公约的必要性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加入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施《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论述了我国加入该公约的必要性及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我国加入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船舶污底是指船舶水线以下的船体表面生长有害的海洋生物,如藤壶、海藻等.一艘没有防污底系统保护的船舶,在6个月的时间内每平方米船体可附着污底150公斤,对于一艘超大型原油油轮,污底将达到6 000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巴黎备忘录(Paris MOU)委员会决定将《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国际公约》(AFS公约)纳入港口国检查范围.并制定了详细的检查指南以评估船舶是否符合AFS公约要求。检查重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但不限于此)。  相似文献   

11.
就即将于2008年9月17日生效的《2001年国际控制有害的船舶防污底系统公约》赋予各缔约国的若干权力和义务,探讨我国(公约签字国,但目前尚未加入)履行该公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产品认证,船舶检验和发证、船舶检查和违章处理、防污底系统有害废弃物处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吕航 《中国船检》2001,(11):39-40
国际海事组织于2001年10月5日在伦敦召开的外交大会上,通过了新的<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来自75个成员国和一个联系会员(中国香港),两个政府间国际组织和23个非政府组织的观察员出席了会议.我国由交通部、外交部、农业部以及国家海事局和中国船级社组成的代表团,在会议上表决并签署了最后的文件.该公约将禁止船舶使用有害的防污底系统,同时建立了一种新的机制,以便今后对所发现的,有害于海洋环境或人类健康的船舶防污底系统的使用,采取控制和禁止措施.这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航运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劳辉 《中国海事》2008,(9):19-21
文中主要介绍近期将生效的《燃油公约》和《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的概况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船舶防污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船舶防污技术的发展历史,同时对目前主要的防污涂料、电化学防污等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例举了国内外船舶防污涂料最新进展,并对我国船舶防污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王以娟 《船艇》1995,(8):23-25
一、前 言 近年来,随着海洋运输业的发展及世界环境保护方面的限制,人们对船舶应用的防污涂料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因此引起了各国船东的高度重视,在制定船舶任务书和签订合同时,船东们对所订购船舶的船用防污涂料  相似文献   

16.
东京备忘录成员国有关73/78防污公约附则I方面的集中会战检查[Concentrated Inspecton Cam-paign(CIC)On MARPOL73/78,Annex I]自2月1日起已拉开了序幕。这次大会战的目的是检查船舶是否按73/78防污公约附则I的要求装设滤油设备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操作性核查,进而弄清船舶是否  相似文献   

17.
TBT防污漆的危害问题引起了国际海事组织(IMO)的重视。IMO于2001年10月5日通过了《2001年国际控制有害的船舶防污底系统公约》,简称《AFS公约》。文中首先分析了TBT防污漆的危害,并给出实例。针对其产生的危害,概括了国内外相关的法规和公约,并论述了目前新型防污材料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事》2008,(10):74-74
国际控制船舶有害防污底系统公约(AFS)于2001年10月5日经IMO通过,于2007年达成生效条款(必须有合计商船总吨位不少于世界商船总吨位的25%的25个国家正式接受)。此公约至今已被合计商船总吨位达到世界商船总吨位的52.81%的34个国家所接受。本公约适用于有权悬挂缔约国国旗的船舶以及无权悬挂缔约国国旗但在另一个缔约国管辖下营运的船舶;进入一缔约国的港口、船厂和近海装卸站的所有适用船舶。  相似文献   

19.
《江苏船舶》2015,(5):39-41
为了保障船舶安全和防止海洋环境污染,有必要重视舱底水系统的检验,从而保证船舶顺利航行。根据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防污公约和相关规范要求,结合现场船舶建造,介绍了机器处所舱底水系统、机器处所外的舱底水系统、舱底水处理系统布置的相关要求,并强调了舱底水系统的检验要点。  相似文献   

20.
船舶防污涂料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力论述了船舶防污漆的发展和性能特征,并从海洋环境保护的角度对船舶防污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