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前我国航运信息系统存在地域间、部门间数据资源无法共享,数据资源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我国的航运管理水平滞后于航运行业的需求。如何加强跨区域的资源协同和数据共享,整合数据资源,提高船联网的管理和保障能力,已经成为行业研究的重点。本文在信息规划和资源共享机制基础上实现了跨区域船联网资源整合及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在当前国家大力打造"长江黄金经济带"、"数字长江"这一大环境下,如何抢抓机遇将大数据资源应用于长江航运物流行业。通过研究长江航运物流业目前优劣势及现状,针对当下长江航运物流行业中所遇到的难点,探索通过建设长江航运大数据平台,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应用移动终端APP软件等方式,推动长江航运信息化发展的应用模式来提升长江航运物流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物联网技术已在交通、物流、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船舶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航运行业优化整合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选择,也是航运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本文设计了基于船联网的船舶维修保养平台,通过采集船端机舱数据,分析展现船舶机舱设备运行状态,实现船岸对船舶设备的实时监控及预警;并以数据采集信息和事故数据为基础,充分考量可能会产生维修申请的几种情况,实现对船舶维修、维护、保养全流程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船舶互联网络成为研究的热点,船联网将船舶之间、船舶与岸基之间互联互通,有效地促进了海上航运物流、海上军事侦察,以及其他作业的效率。本文研究船联网的信道抗干扰技术,重点针对船联网中的水声信道通信网络中多径抗干扰能力进行分析,多径效应是降低船联网中水声通信系统信息精度的主要因素,本文研究对于改善船联网中水声通信的性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交通物流运输方式中,船舶航运占有非常大的份额,是社会生产和商品交流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何改善船舶航运中的交通问题,提高海上航线的利用率,降低海上航运中的安全隐患,保证海上航运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成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船联网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被开发出来的,船联网与VANET网络可以显著改善船舶的通信能力,促进导航信息、航迹数据等传递。本文重点研究了船联网中VANET网络的路由协议和优化算法,并对VANET网络中的路由数据传输进行了仿真试验。  相似文献   

6.
我国内河航运发展迅速,但由于内河各闸口的属地及归属部门并不相同,其部门之间的信息缺乏统一的共享及管理机制,成为制约船联网工程实施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资源共享及管理机制的优劣决定着船联网工程的成败。本文对我国内河航运船舶的信息资源数据进行了分析归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船联网中的跨区域信息资源融合与管理系统,可有效实现内河各船舶及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了内河航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基于局域网和卫星通信的工业网络获得了迅速发展。船联网是一种将物联网和船舶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船舶网络,这种网络的设计目标在于优化船舶之间、船舶与基站之间的通信水平,提高船舶调度和物流管理。本文分析了新型船联网的研究与发展现状,开发了船联网数据存储与信号切换的硬件系统,并重点研究了船联网跨区域的数据关联与存储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从而促进了工业领域的智能化、信息化进程。船联网是建立在船舶网络通信和互联网基础上的智能信息网络,船联网极大的促进了船舶导航、信息交换和船舶定位等技术。本文针对船联网的信息终端开发,结合新型的移动编程和应用平台-安卓系统,构建信息终端的软件和硬件单元,并对该设计过程进行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商品的流通量剧增,海上运输在大宗商品运输环节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很多跨国企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和降低成本,都非常重视原材料和商品海上运输的效率。在传统的企业供应链中,商品原材料的供给依据客户的需求指标,随着船舶运输速度和航运能力的提高,一种MILKRUN循环取货的物流管理模式被研发出来。船联网是指将互联网与船舶节点相连接,使海上的船舶形成一个信息交互的整体,对于提高海上航运物流的信息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重点介绍了MILK-RUN物流理念和船联网技术,在此基础上对基于船联网的船舶运输调度系统进行研究,并对调度流程和原理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各种先进技术不断出现,如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航道信息化、智能化的高速发展。航道与智能技术的结合,促进了航道领域的创新发展。本文重点探讨智能电子龙门架发展现状,分析智能电子龙门架在航道用途上的关键技术,安全、绿色、智能是当前航运与航道领域发展的趋势,目前智能电子龙门架技术主要集中在跨航道桥梁安全方面,但是现阶段技术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对于关键技术的研究,将是航运乃至整个交通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航运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船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介绍当前船联网的体系架构,阐述各组成平台,重点对其中的组网技术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以港兴市,以信息化促进港口和物流业的联动发展是新一轮港口发展的主要特征.数字物流港就是立足于口岸未来发展整体规划而构筑的区域物流的信息网络;同时也是建设"数字大连"这一国民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平台.数字物流港的目标是实现口岸经济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化,使得区域经济的信息流、资金流和商品流高效低成本运作,最终推动区域经济新商业模式的建立.数字物流港作为"数字大连"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港口及以港口为核心口岸物流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体现了跨行业、整体性推动区域经济信息网络化的时代发展特征,是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殷缶  梅深 《水道港口》2010,31(4):269-269
<正>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三峡—重庆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不久前通过鉴定,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据悉,项目研究人员通过对国外内河航运信息化的系统调研,结合国内内河航运发展实际,明确了中国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的总体定位、目标、内容及服务体系,重点研究制定了内河航运综  相似文献   

14.
基于船联网的内河船舶装载量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江苏省智能航运信息综合服务(船联网)平台建设,为满足内河运输船舶远程装载量监测及营运能效分析需求,采用吃水传感器探测船舶吃水,同时结合数据采集电路等硬件设计,以及数据滤波算法、装载量计算、传感器安装方案等关键技术研究,研发了内河船舶装载量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实时采集船舶装载量和横倾、纵倾状态数据,并可与现有船舶远程能耗监测系统单独或合并应用,更准确地考核船舶营运效益,为提升船舶的能效设计指数(EEDI)和能效营运指数(EEO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集装箱化》2008,19(3):6-6
2008年2月23日上午,上海海事大学黄有方教授主持的上海市曙光跟踪项目"港口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研究"通过上海市教委专家验收。专家组对项目的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课题解决TETRA语音和数据的共网混合传送问题,实现TETRA技术在港口的首次应用;建立集装箱物流信息平台网络结构模型;实现设备网、串口通信网、现场总线网、工业以太网信息的硬互联,  相似文献   

16.
科技     
船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实现航运治理精细化、行业服务全面化、出行体验人道化,融合物联网技术
  继物联网、车联网后,船联网也开始发展起来。随着近期在江苏镇江召开的长三角船联网枢纽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重大专项科研和工程建设工作协调会议,船联网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感知航道     
<正>以航道基础数据及航运信息采集为核心,建立各涉水管理部门及航运企业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智能化、可视化的内河航道综合应用服务平台。思创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南京思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集团公司专业从事航运信息化软件的主要研发部门。先后承接了"苏南运河无锡‘感知航道'信息化工程"和"京杭运河苏北段信息化工程",并参与交通运输部重大科研专项《长三角航道网及京杭运河水系智能航运信息服务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船联网信息模型,通过对现有船舶信息化平台与设施的学习,给出一种AIS与VTS相融合的船联网信息模型。该方法利用AIS能够精准获取船舶位置信息的优点,结合VTS善于捕捉船舶动态信息的特点,形成了特征级融合的船联网信息模型。航迹跟踪的准确度说明本文给出的船联网模型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深蓝"立体式智能航运系统由新概念设计船、智能胶囊柜、岸基控制中心组成,将二维海面航运拓展至水下部分,建立空间立体式的"深海高架"系统。这套系统的灵感来源于城市交通,模拟高架、马路以及地铁,在丰富的海洋地理大数据的基础之上,建立数字化模型,在水下形成深度不同的多层次虚拟航道。设计的无  相似文献   

20.
陆上物流网络面临的压力日益增长,由此催生出对其他可替代方案的研究,短途航运是其中最具前景的一种。DNV GL的研究人员因此研发了名为“ReVolt”的短途航运概念船,该船比用传统燃油和运营的船更加环保、智能和安全。自动化、完全由电池驱动并具高效率,该概念船为解决日益增加的交通运输需求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