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船舶在江面航行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多,特别是大型海轮进江或通过狭窄的槽口,受到水位、风流、天气、视程和船舶通航密度等影响。为确保船舶安全顺利地通过狭窄槽口,要求驾引人员要掌握海轮操纵特性,熟悉航道特点,正确计算和利用潮汐、流速等。一次引领“红旗125”轮进长江,通过白茆河南水道。当时船舶满载铁矿16500t,船舶长度165m,最大吃水9.75m,航速顺水15kn左右。“白茆河南水道”是海轮进出长江的重要咽喉,大型海轮吃水超过7.1m都要计算水位乘潮航行,整个槽口水域长约4nmile左右,航道最窄处不超过200m,江底底质是活沙,如发生搁浅对船舶威胁大。  相似文献   

2.
长江江苏段船舶通航特点 通航环境复杂。首先是易形成水流冲击沙包。住仪征水道、口岸水道、江阴水道、福姜沙水道、通洲水道以及白茆沙水道都比较容易产生流动沙包,对船舶航行安全不利;其次是跨江设施和电缆较多。  相似文献   

3.
针对太仓至南通河段两个重点碍航河段——通州沙水道和白茆沙水道的碍航特点,实施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目标是使12.5 m深水航道从目前的太仓港上延至南通港.通过动床物理模型试验对该一期工程平面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期工程能起到较明显的沙体守护效果,通州沙顺堤和齿坝能遏制通州沙及狼山沙沙体左缘的冲刷后退,并能遏制狼山沙窜沟的冲刷发展,且狼山沙东水道碍航浅段水深条件有所改善.一期工程亦能起到较明显的白茆沙沙体守护效果,能遏制沙头冲刷后退的趋势,该工程对白茆沙头部南侧的小沙包有较明显冲刷作用,白茆沙南水道进口段有一定程度冲刷,航行条件改善.因此预计一期工程可以达到工程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确保上海长江口水域狭水道往来船舶的安全航行,通过对船舶在该水域狭水道航行的方法及经验介绍,分析船舶在长江口北槽12.5m深水航道和圆圆沙至吴淞口航道内安全操纵的技巧,以供常年进出长江口水域船舶的驾驶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7月25日,长江芜湖航道处克服高温、洪水等影响,圆满完成了白茆水道芜湖长江公路二桥营运期桥区航道13座专设航标抛设工程,保障了营运期芜湖长江公路二桥和航行船舶的安全。芜湖长江公路位于芜湖港三山港区,该桥于2017年底建成通车,但桥区航道航标仍按施工期航道航标配布,桥区航道较窄,不利于航行船舶安全通行。为保障桥  相似文献   

6.
长江白茆沙中水道正式对海轮开放近日,新辟的长江白茆沙中水道正式对海轮开放,它取代了原白茆沙北水道。北水道水深仅4.5米,航宽600米,现改为江轮航道。新水道水深为理论最低潮面下8.5米,航宽350米。长江白茆沙中水道正式对海轮开放...  相似文献   

7.
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航道整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白茆沙水道航道存在的问题,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的演变规律及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提出了该水道总体治理思路与控导工程方案,以保护现有较为有利的河势及航道格局,为后续整治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白茆沙水道航道存在的问题,通过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等多途径、多技术手段,对长江下游白茆沙水道的演变规律及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航道整治对策与措施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提出了该水道总体治理思路与控导工程方案,以保护现有较为有利的河势及航道格局,为后续整治工程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太仓至南通河段两个重点碍航河段——通州沙水道和白茆沙水道的碍航特性,实施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 航道一期工程,目标使12.5 m深水航道从目前的太仓港上延到南通港。通过动床物理模型试验对该一期工程的平面方案在 平常水沙2 a和丰水年条件下进行了对比研究。该工程方案的通州沙工程能起到较明显的沙体守护效果,通州沙顺堤和齿坝 能遏制通州沙及狼山沙沙体左缘的冲刷后退,并能遏制狼山沙窜沟的冲刷发展,且狼山沙东水道碍航浅段水深条件有所改 善。白茆沙工程亦能起到较明显的沙体守护效果,能遏制沙头冲刷后退的趋势。该工程对白茆沙头部南侧的小沙包有较明 显冲刷作用,白茆沙南水道进口段有一定程度冲刷,航行条件改善。对比分析表明方案在1 a丰水条件下对河床的调整趋势 与两年平常水沙年条件下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工程效果略有减弱,总体上来说该工程方案在两种水文条件下均可以达 到工程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狭水道往往是船舶由外海驶入港口水域的必经之路。由于狭水道具有航道狭窄、水深较小、船舶密度大以及障碍物多等特点,船舶在其中航行时会面临着较多的风险,因此保证船舶在狭水道的安全航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狭水道的自身特点以及狭水道对船舶安全航行的影响,提出了船舶在狭水道航行的航行策略,以期对船舶在狭水道的安全航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基于通州沙水道和白茆沙水道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本段历史演变、近期演变过程和两水道的演变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通州沙水道和白茆沙水道治理对策,就治理关键部位和治理时机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通州沙水道河道演变对白茆沙水道的影响逐渐减小,但由于徐六泾节点段对水流的束流、导流作用尚不够充分,通州沙水道的主流变化对白茆沙水道河道演变仍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于其治理,建议尽早守护通州沙——狼山沙左缘和白茆沙沙头。  相似文献   

12.
狭水道航行旋回余地小,而偏偏旋回余地小的狭水道,航行船舶的密度反而高。这对船舶操纵者来说航行困难是可想而知的。长江口上海港区32#~24#浮之间的航道是狭水道中船舶航行密度相对高的航段之一。由于各种原因近几年发生在该航道上的海事不少。如:A轮长江下水与上水N轮在32#浮附近发生  相似文献   

13.
基于白茆沙水道典型年份地形和水文数据,对典型洪水作用下白茆沙水道演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新的河道边界条件和典型洪水作用下白茆沙水道分流点下移北偏,汇流点上提,白茆沙北水道深泓持续北偏,南水道新泾河至七丫口一带深泓较稳定;白茆沙沙体发生淤积,其面积、体积均呈增大特征,白茆沙南水道深槽平面上表现为冲刷展宽,断面上白茆沙南水道深槽冲刷下切,北水道断面面积呈淤积萎缩态势;白茆沙全河段表现出冲槽淤滩、总体淤积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从河床特性与演变角度评长江口白茆沙浅水航道的整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茆沙航道位于长江口南支的进口,是目前长江下游与三角洲诸海港的通海航道。70年代以来,白茆沙航道发生严重的淤积,严重影响海运。根据地理调查,110年历史航道图的比较,以及航道水深的测量,着重研究了白茆沙浅滩与航道的河床演变以及航道淤积的原因,这些研究结果可供白茆沙浅滩与航道整治以及长江下游与三角洲海港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局部正态模型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白茆沙水道工程进行了局部冲刷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白茆沙水道工程S1丁坝、S2丁坝、S3丁坝以及南侧围堤堤头等附近易产生较严重的局部冲刷,应重点防护;2)优化方案不仅防护效果好,而且护排布置合理,能同时满足工程安全和节约投资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通州沙、白茆沙河段受径流和潮汐的共同作用,水沙动力复杂,河床冲淤多变。通州沙、白茆沙是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上延南京首先碰到的2个重点碍航浅滩。在工程河段水沙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模、物模试验对工程方案平面布置、通州沙潜堤齿坝高程、通州沙中水道过渡段高程以及白茆沙齿坝高程进行优化并形成优化推荐方案。研究表明,优化推荐方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州沙、狼山沙冲刷后退的趋势,有利于白茆沙的稳定,稳定两汉分流,形成南北水道稳定的分汊格局。  相似文献   

17.
通州沙、白茆沙河段受径流和潮汐的共同作用,水沙动力复杂,河床冲淤多变。通州沙、白茆沙是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上延南京首先碰到的2个重点碍航浅滩。在工程河段水沙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模、物模试验对工程方案平面布置、通州沙潜堤齿坝高程、通州沙中水道过渡段高程以及白茆沙齿坝高程进行优化并形成优化推荐方案。研究表明,优化推荐方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州沙、狼山沙冲刷后退的趋势,有利于白茆沙的稳定,稳定两汊分流,形成南北水道稳定的分汊格局。  相似文献   

18.
采用长江口航道维护管理核心计算平台《SWEM2D/3D》对南通港通海港区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了潮流场的数值 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港区工程实施后对于徐六泾河段而言,是进一步加强了束流作用,工程效应范围集中在束流段的 上段及圈围线前沿约1.5 km处;码头工程对苏通大桥主通航孔影响较小,落潮主流走主通航孔的情况不会改变,通航孔处 流向基本无变化。规划港区码头工程对长江主航道、白茆沙水道、北支水道、新开沙夹槽、福山倒套等影响较圈围工程而 言微小,对航线安全和船舶安全使用航道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9.
分析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的河道概况、整治工程施工方案,在实船测量及数值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讨论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期对船舶通航安全的影响,指出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在枯水期间施工对船舶通航造成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改善河段航道和船舶航行条件,分析口岸直水道三益桥段河床演变及历年来航道航标维护情况,提出现有航标布设存在设标间距过大、部分航标被打频繁、航道与锚地距离过近、锚地右侧水域未充分利用等问题,根据河道航行条件和船舶航行习惯,提出航标布设优化方案。该方案与现行航道维护尺度相适应,对保障航道安全畅通、提高船舶航行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