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整体上,北部湾智慧港口将实现北部湾集团港口群智能化、自动化、平台化建设,助力港口智慧化转型升级,在北部湾地区打造"信息广泛互联、资源优化配置、业务协同联动"的全新智慧港口生态圈智慧港口是现代化港口发展演进的新概念。广西北部湾智慧港口将主要围绕港口智能运营、危险品精细管理、供应链互联协作、物流区域协同、服务敏捷保障、业务开放创新等6个方面开展建设,以推进智慧港口在港口作业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将港口数字化转型技术与港口业务结合,从大连港承建的国家智慧港口示范工程出发,依托大连港实际业务情况,高度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在港口领域落地,建设聚焦"需求匹配与跨系统服务协同"的智慧物流跨界服务大平台,基于云技术和微服务架构,打造"互联网+港口+客户"的应用与集合港口全线业务综合运营能力和数字化产品技术输出能力的中台服务,形成以双模IT建设应对未来口岸和港口不确定性业务的新模式,打造大连港真正面向客户的互联网生态单一入口,为形成全新港口物流生态圈模式打好技术和业务基础。  相似文献   

3.
物流业的智慧化发展可以在运输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实现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处理,大幅度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运行成本,实现物流业的高效、低碳化发展。智慧物流成为现代物流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港口作为海陆连接点,是物流链上重要的组成部分。港口的智慧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当前港口建设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港口的智慧化建设也成为提升港口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研究我国智慧物流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手段,分析智慧物流发展潮流下对港口建设的影响,并提出保障港口智慧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华 《港工技术》2021,58(2):39-43
本文结合某港散货港区智慧港口规划项目,介绍了该港南作业区智能化项目的核心在于构建一套适应现代散杂货港口发展趋势、突破传统散货港口作业模式的全新港口智能化系统。本次规划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AI人工智能、5G等新型基础设施与生产业务融合,创新生产作业流程及资源配置,显著提高港口的作业运营能力、物流协同能力、口岸支持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助力某港打造全国领先的基于5G+数字中台+AI的智慧散货港区。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客货滚装在生产效率、客户体验、监控监管、信息业务融合等方面存在的缺点,依托湛江港徐闻港区客货滚装工程,通过"智能、高效、便捷、安全、互通"示范主题,结合BIM技术,打造湛江港徐闻港区客货滚装智慧港口,推动"互联网+票务"、港口作业无纸化、渡海车票电子化、闸口作业智能化、安全监管智能化等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创新客货滚装物流运作新模式,提高客货滚装港口物流运作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创新赋能互联互通Innovation and Empowerment Interconnection and Intercommunication主办单位: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招商局港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港口杂志社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带动下,推进港口技术创新发展重要动力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港口围绕强港目标,不甘落后,积极而又稳步地加入到智慧港口建设的行列当中。当前,港口智慧运营环境明显改善,信息系统日趋成熟,自动化码头运营初见成效,为贸易便利化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根据国内外智慧港口的发展情况,结合交通运输部开展智慧港口示范工程的政策背景,提出智慧港口的建设内容和技术框架,并对在智慧港口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智慧港口发展的背景和现状,阐述了智慧港口的内涵、智慧港口功能、主要特征和技术支撑,给出了"车、船、港、货、人"五位一体协同联动的智慧型港口管理与生产运营模型和智慧港口物流公共服务云平台模型,指出了智慧港口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我国智慧港口建设进程,分析我国智慧港口建设中存在码头改造成本高、港口集疏运信息共享不充分、港口服务模式灵活性低、港口物流链业务协同能力不高等问题,对智慧港口建设提出建议:智慧港口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指导和政策支持;智慧港口的发展需要依托港口企业持续创新服务模式,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智慧港口的发展需要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传统港口进口原油运输模式中各服务商之间结构松散,难以实现服务的集成供应、高度衔接、全程覆盖等问题,以建设智慧港口为契机,依托现代物流技术和科学物流理念,采用微服务、云计算等技术,搭建起一套基于智慧港口理念的进口原油全程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基于智慧港口的进口原油全程物流方案,强化运输过程的安全管控,降低客户物流成本,提升用户服务体验。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港航业各角色主体均围绕"智慧化"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在建设实践中各有所专长。值得注意的是,就港航业整体而言,各角色主体"智慧化"建设的潘篱尚未打破近年来,"智慧水运""智慧物流""智慧港口"等概念相继提出,我国港航业加快"智慧化"建设进程,港航业各角色方展开积极探索和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政府推动实践"智慧化"建设1.水运基础设施数字化自2010年"智慧水运"理念提出以来,水  相似文献   

12.
智慧港口是基于物联网技术为结构框架的港口。通过物联网技术搭建物流信息平台,进而提高港口和相关物流园区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以及对相关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智慧港口的生产作业、仓储管理、物流跟踪等方面的建设中,使物联网智慧港口具有智能化、共享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为现代物流提供更安全、高效和高品质服务的新型港口。  相似文献   

13.
<正>营口港EDI中心,对于促进营口港数字化建设、推动港口间协同、建设南北物流通道及专项物流体系、支撑营口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配套体系和提高物流服务数字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港口业务模式持续转型升级,对港口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码头EDI中心系统数据交换服务范  相似文献   

14.
<正>青岛港提出了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以"码头无人化、管理无纸化、物流全程化、电商平台化"为显著特征的智慧港口发展目标,并将打造以线上全程服务为主要特征,形成以港口为枢纽的物流用户聚集、物流产品聚集、物流服务聚集的港口物流服务生态圈作为重要的建设任务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港口,是建设世界一流物流强港的重要内涵,也是现代港口适应互联网时代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5.
正12月15日-16日,由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珠海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珠海物流与采购商会以及珠海市港口协会共同主办,珠海跨境物流研究基地、珠海港航物流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北理珠赛斐迩智慧物流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港航物流发展(珠海)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成功召开。本次论坛聚焦"新贸易、新通道、新作为",围绕"智慧物流、绿色物流、协调发展",旨在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的珠海航物流发展策略。来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9月29日,"上海组合港成立20周年暨2017港口物流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见证上海组合港20年发展历程的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等媒体单位参加此次论坛。本届论坛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题,与会发言嘉宾从"港口资源整合""共建绿色智慧港口"等议题,发表各自观点,为全球港口、物流行业提供未来港口发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推动河北省沿海港口高质量发展,总结港口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发展面临的新要求,包括:贯彻落实交通强国战略,要求强化港口枢纽作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要求进一步扩大港口开放合作;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率先突破港口协同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加快推进港口提质增效;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全面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要求加快建设绿色平安港口。在此基础上提出主要任务: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深化津冀港口合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拓展国际运输网络;增强港口服务功能;建设智慧平安绿色港口;提升港口行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港口智慧物流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有着重要的作用,智慧物流的建设对秦皇岛港口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作为秦皇岛经济发展王冠上的一颗明珠,秦皇岛港自清末开埠以来就是我国北方重要的主枢纽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深入为秦皇岛港转型优化带来了新机遇。港口智慧物流对城市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有着重要的作用,智慧物流的建设对秦皇岛港口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细远 《水运工程》2018,(6):195-198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精确定位技术、三维建模技术等方法,实现干散货码头卸船机、堆取料机及装船机等大型设备的全自动和生产作业流程的全自动,以及港口生产、设备等信息化,从而提高港口物流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推进智慧港口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蓬勃发展,智慧港口建设也正处于"一带一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其建设发展需标准先行。本文基于国内智慧港口建设现状及形势,研究并提出智慧港口建设标准体系架构,从总体标准、支撑技术、基础设施、智能生产、智慧物流、数据服务、安全保障7个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希望为我国智慧港口建设标准体系提供参考,为我国智慧港口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