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丝绳失效机理分析及改进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动疲劳与腐蚀疲劳是造成钢丝绳失效的主要原因。选用纯净度高的帘线钢盘条为原料制造钢丝绳,并对制绳钢丝进行表面处理,提高钢丝的防腐蚀、耐磨损性能,同时通过改进设备和工艺提高捻制质量,可大幅度地提高钢丝绳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光面钢丝绳或将被淘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港口A6Q型取料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结构主要部位进行应力测试,并结合无损探伤检测、腐蚀检测,排查港口取料设备钢结构的结构开裂、局部失稳、异常振动、磨损、结构变形、腐蚀、疲劳裂纹等安全隐患及故障,最终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评估,为设备维修及保养提供合理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船舶减振支架是一种具有优良减振性能的隔振装置,使用弹性体将柴油机和齿轮箱等会发生振动行为的设备固定在减振支架上,能够有效防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振动而对船体造成损伤。由于振动疲劳的影响,极易导致船舶减振支架结构在工作过程中突然发生疲劳断裂事故。本文首先对船舶减振支架进行有限元模态和频率响应分析,得到结构应力较大部位。然后,基于功率谱密度(PSD)法和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对支架结构未考虑残余应力的振动疲劳寿命进行分析,得到结构易发生振动疲劳破坏的关键部位。最后,根据试验测得的焊接残余应力对S-N曲线进行修正,得到考虑不同焊接残余应力影响的减振支架振动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对支架结构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较大,应尽量降低或消除支架结构关键部位的有害焊接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4.
疲劳是船体损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设计建造阶段提高结构物疲劳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船舶在建造和营运中的经验与反馈,以船级社共同规范为指导,对散货船船体结构的疲劳分析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二维情况下的纵骨疲劳,同时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船体主要支撑构件的疲劳强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影响疲劳强度的一些关键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加筋板拉伸疲劳试件设计为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疲劳试件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疲劳试件高应力区域;对影响试件疲劳强度的过渡段面板长度、球头端口结构型式、圆弧半径以及加强方式等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出了疲劳试件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成功地对加筋板疲劳试件进行了优化设计,实现了疲劳试验的主要考核目的,为以后类似疲劳试件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蒸汽参数大扰动工况下,对汽轮给水机组危险部件进行识别,并通过危险部件静强度分析,判断疲劳类别,进一步利用ANSYS软件,对危险部件进行疲劳分析及寿命的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设备可以满足蒸汽参数大扰动的工况。  相似文献   

7.
船舶结构的疲劳失效多在焊接接头处产生。疲劳裂纹扩展而导致的疲劳断裂是焊接接头疲劳失效的主要形式。焊接残余应力会对船舶焊接接头的疲劳裂纹扩展产生影响,而且在疲劳裂纹扩展的过程中残余应力会发生重分布现象,对裂纹扩展的影响更加复杂。文中对近年来国内外焊接残余应力对船舶结构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进行归纳总结,将研究此问题的主要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油压设备由于漏油对海洋产生污染,但用海水作工质就无污染问题。为了开发与常用油压设备的大小和规格大致相同的海水液压设备,对润滑不良(烧粘、磨损、滚动疲劳)、生锈、空泡腐蚀、漏泄等问题进行了各种试验。  相似文献   

9.
船舶设备的振动不仅会产生噪声,降低船舶的隐身性,而且会造成船体结构的疲劳损害,使船体焊缝等应力较集中的位置出现结构破坏。本文的研究方向是利用动力学工程算法对船舶典型设备进行振动特性建模和分析,分别对船体、动力系统减速器和主汽轮机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改善典型设备的抗振动特性。  相似文献   

10.
涡激振动(VIV)是深水钻井隔水管疲劳损伤的主要来源.合理评估VIV疲劳是进行隔水管疲劳设计的关键问题.应用基于风险增强的疲劳准则进行隔水管VIV疲劳评估.应用设计参数的最佳估计值对隔水管进行标准VIV疲劳分析,以确定隔水管的基本疲劳损伤.识别控制疲劳损伤不确定度的随机变量,并对这些变量进行标准疲劳灵敏度研究,以评价疲劳损伤不确定度.基于风险增强准则确定VIV疲劳安全因子的大小,同时考虑VIV分析模型的内在偏差,以建立对VIV疲劳的接受准则.以南海某深水区钻井隔水管设计为例进行分析.隔水管在设计寿命内的最大疲劳损伤为0.3570,在高、中、低三种安全等级下的许可疲劳损伤分别为0.1274.0.2410与0.5263,该隔水管设计仅满足低等级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