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4 毫秒
1.
<正>5月25日,广州港集团通报称,为了满足大型船舶双向通行的要求,广州港计划投资近30亿元,对深水航道进行拓宽。该项目是珠三角重要的水运基础设施,为珠三角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强大支撑,为国家级南沙新区的开发建设注入新动力。本次拓宽工程位于伶仃洋至珠江口海域,北起广州港南沙港区,南至珠江口外隘洲岛西侧的天然水深区,在广州港出海航道  相似文献   

2.
宋普康 《集装箱化》2012,23(9):15-17
广州港南沙港区位于珠江出海口,是珠江西岸唯一的深水集装箱码头,通港航道水深17m,可全天通航14100TEU集装箱船。南沙港区距离广州港水路56km,距离香港港水路65km,正好处于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的地理几何中心,公路、水路集疏运网络发达,是珠江出海口最具物流成本优势的集装箱港区。南沙港区现有内贸航线  相似文献   

3.
孙邦成 《集装箱化》2007,18(2):19-21
为促进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广州港在珠江出海口建设了大型深水集装箱码头——南沙港区,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广州港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关键问题——码头靠泊能力小、航道水深浅、机械设备陈旧。南沙港区一期工程4个泊位已投产两年多,二期工程5和6号泊位也于2006年12月8日开始投产:三期工程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如何充分利用南沙港区深水岸线资源,促进外贸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是目前广州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早在秦汉时,广州港便闻名于世。如今广州港已成为我国著名大港。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和南沙港区4个港区,集装箱吞吐量由400万标箱到1000万标箱仅用了3年时间,发展速度令人瞩目。目前,广州港拥有万吨级集装箱泊位19个,包括广州港南沙港区一、二期码头的10个10万吨集装箱泊位。全球10大船公司中的马士基、中海等9家船公司,  相似文献   

5.
葛春凤 《中国港口》2013,(11):19-21
<正>随着船舶大型化、专业化、集装箱化运输的发展,世界港口大型化、功能专一化、装备现代化的趋势明显,港口作业区纷纷转向自然条件更具优势的海港、深水港发展,早期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港口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其传统功能逐步收缩而必然面临转型发展。一、广州港老港区现状分析广州港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之一,由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南沙港区和珠江口水域锚地组成。其中广州港内港港区、黄埔港区属广州港老港区。  相似文献   

6.
2007年,广州港生产、建设和发展再创佳绩。广州港2007年货物吞吐量突破3.4亿吨,继续保持全国第三、世界第五;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20万TEU,位居全国第五位。在港口建设方面,南沙港区二期工程6个10万吨集装箱泊位顺利投产,广州港出海航道浚深至-15.5米,满足10万吨级船舶进出港口,确保了自2005年以来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增幅连年全国第一,实现了河口港到大海港的跨越,提升了集装箱干线港的地位,为广州和广东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水运工程》2007,(10):35-35
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4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9月29日正式投产运营,使广州港南沙港区的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增至10个,同日投入使用的还有广州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浚深至-15.5m,5万吨级船舶可双向自由通行于航道上,大大提高广州港航道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8.
最新消息总投资26.6亿元人民币的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工程近期开工,预计将于2011年12月31日前竣工,届时广州港出海航道水深将由现时的-15.5米浚深至-17米,全面满足10万吨级轮船全天候双向进出港,以及15万吨级轮船乘潮进出港。同时,广州港水路"穿梭巴士"网络下半年将进一步向珠三角各主要中小码头铺开,全面形成以南沙港区为中心、覆盖珠三角各主要码头的集疏运网络。  相似文献   

9.
横门水道和横门东水道是珠江水系八大出海口门通道之一,是连接西江干流与珠江口湾区港口群的重要通道,也是中山港出海的便捷主通道。横门出海航道有三条线路可供选择,一是横门东水道横门口至广州港出海航道10#标38km航段接入伶仃航道;横门口至广州港出海航道14#标接入广州港出海航道;二是横门口至广州港出海航道16#标接入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是横门口至广州港出海航道26#标接入广州港出海航道。本文主要针对三条线路出海口的限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横门出海航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覃杰 《中国港口》2010,(5):23-24
<正>广州港南沙港区位于珠江出海口,方圆100km范围内囊括了珠三角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南沙港区是广州港重点发展的深水港区,也是广州港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的重点港区。南沙港区南沙作业区(龙穴岛作业  相似文献   

11.
《上海港科技》2004,(2):46-46
广东正在加快广州、深圳、湛江、汕头、珠海等枢纽港的建设和改造。加快深圳港的盐田和大铲湾港区、广州南沙港区、汕头广澳港区、湛江大型原油码头及储备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湛江沿海大型铁矿石接卸码头的建设;建设珠江口出海航道以及汕头、深圳、湛江等主枢纽港深水航道。同时,提高港口软硬设施水平,使主要港口?自位朝着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权 《中国水运》2014,(6):25-27
随着集装箱船舶大型化、专业化和快速化的不断发展,广州港南沙港区到港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公共出海航道的通航能力制约了到港船舶的通航效率。为此,通过充分利用伶仃航道13#至23#灯浮(航道底宽365m,底标高度为-17m)之间航段进行大型集装箱船会遇,从而可以减少交通管制时间,提高航道利用率。文中通过对南沙码头、伶仃航道等通航条件的分析,依据《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的相关要求,对伶仃航道13#至23#灯浮之间航段的通航能力进行研究,探讨大型集装箱船在伶仃13#至23#灯浮航段会遇的可行性及操纵要点。  相似文献   

13.
浅论广州港南沙港区集装箱运输的竞争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6年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上,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谈到今年全国交通建设的重点时指出,要重点加快建设包括广州港在内的沿海干线港大型集装箱码头。这是交通部首次将广州港列为与深圳港相同的集装箱干线港。此前,广州港一直被交通部列为内贸集装箱主枢纽港。随着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大规模建设以及国际班轮的逐步开通和良好运作,交通部对广州港集装箱运输发展予以重新定位。在这个新的基础和起点上,南沙港区需要重新审视自己,更加明晰自身在华南地区的竞争环境,以适应未来的集装箱运输发展需要。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集装箱运输现状广州港南沙港区…  相似文献   

14.
广州港南沙港区开辟远近洋航线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港南沙港区地处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一期工程建设4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长度1400m,码头前沿水深17m,可供世界最大的全集装箱船满载靠泊;港区用地182万m2,港区陆域纵深1300m,堆场(包括预留堆场)面积100万m2;工程已于2004年9月建成投产,在2005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08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7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召开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工程竣工验收会议。会上,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该工程通过国家竣工验收。广州港出海航道三期工程按10万吨级集装箱船不乘潮单向通航、兼顾12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5万吨级集装箱船不乘潮双向通航的标准建设,工程范围南起珠江口外隘洲岛南侧的天然水深区,北至广州港南沙作业区中部挖入式港池口门北边线,航道长度约71.84 km,有效宽度243 m,设  相似文献   

16.
<正>2007年9月25日,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顺利通过总体验收,南沙港区再添4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使广州港南沙港区的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增添至10个。  相似文献   

17.
广州港南沙港区崛起以后,广州港和深圳港为争夺集装箱市场而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竞争。在货物吞吐量方面,广州港有优势,远超深圳、香港,在集装箱运输方面,广州港先天不足,还处于迅猛追赶深圳的地位,有后起勃发之势,两者共同对香港港一直以来一家独大的集装箱大港地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8.
伶仃洋是华南具有重要航运功能的河口湾,在其东西两岸分布着广州港南沙港区、深圳港西部港区、中山港等重要港口,伶仃航道和铜鼓航道是广州港和深圳港的重要出海通道。伶仃洋港口航道的主要问题是泥沙淤积问题。基于现场实测资料分析、卫星遥感分析、泥沙水槽试验、港池淤泥密度测量与分析等手段,对伶仃洋港口航道的泥沙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包括泥沙运动动力条件特征、泥沙来源与运移形式、悬沙和底质特征、港口航道泥沙淤积特征及机理、泥沙水力特性试验、浮泥及适航水深利用等,并根据伶仃洋港口航道泥沙特点提出南沙港区港口航道维护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刘义发  张红兵 《珠江水运》2007,(10):F0003-F0003
2007年9月25日,广州港务局和广州港集团联合组织验收会议,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顺利通过总体验收,南沙港区再添4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使广州港南沙港区的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增添至10个。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广州港各港区集装箱运输发展情况以及区域集装箱运输格局的分析,明确广州港各港区在未来集装箱运输格局中的功能定位,同时以南沙港区为主导研究未来广州港集装箱码头运输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