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针对不同工况条件下冠梁对悬臂式排桩围护结构变形的影响,采用数值分析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冠梁对悬臂式排桩围护结构变形的约束效果显著;随着基坑开挖深度增加,冠梁的约束作用显著增大,开挖到一定深度时必须通过设置冠梁来控制围护结构变形;增加冠梁约束后,围护结构变形对基坑形状变化较敏感,在弧形基坑中冠梁的约束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深基坑开挖卸载条件下,坑底工程桩对基坑力学变形特性的影响不可忽视.针对坑底无桩和坑底群桩两种基坑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NX对比分析了不同开挖工况下的围护结构受力变形、侧向土压力分布、周边地表位移以及土体隆起量.结果表明工程桩减小了围护结构变形、地表位移以及土体隆起量,但增加了结构内力以及侧向土压力.同时工程桩对整个开挖过程都有影响,越挖至坑底工程桩的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程林 《港工技术》2022,(5):77-81
以天津滨海新区某地道软土地基基坑工程为例,阐述施工现场实时监测围护结构变形和支撑系应力状况,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对基坑开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构受力变形,对围护结构和支撑系的稳定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海正大广场基坑围护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挡土,深层水泥搅拌桩止水的围护结构,这比常规的地下连续墙方案节省造价50%左右.在支撑布置上采用大跨度、大间距形式,方便挖土施工.文章还对基坑底部的土体稳定、围护结构的内力和变形,支撑内力、变形稳定性,基坑外地表变形和土体移动等进行了设计介绍,其计算值与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迪士尼管理中心工程为背景,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研究围护结构水平变形规律以及墙后地表沉降变形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模拟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对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软件模拟的逆作法基坑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对比较为理想,最大水平位移相差0.011m,最大水平位移位置相差0.5m。基坑墙后土体的沉降随着基坑的开挖而不断增大,最大沉降部位基本位于距坑边0.5倍基坑深度处。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船坞坞口水上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基坑施工全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受力与 变形性态。采用Plaxis 2D建立考虑结构与土体共同作用的平面应变计算模型,并考虑不同水位及波浪荷载、地形地质条件 及复杂施工工况的影响。研究表明:外部条件的不对称导致水上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及受力与陆上基坑存在明显差异,基 坑开挖并降水至坑底并非结构受力的最不利状态;基坑外坡护坡、压脚未施工前坑内降水是基坑围护结构变形的最不利状 态;不同水位及波压条件对单排钢板桩的影响比对双排钢板桩的影响明显,两种不同类型围护桩的整体受力状态也存在明 显差异;随基坑开挖和降水深度的增加,第1道混凝土支撑的受力会从受压变成受拉,下部各道钢支撑均处于受压状态;施 工中应密切关注第1道支撑受力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建筑密集区域进行深基坑施工时,其围护结构的变形对周围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影响十分重大。结合天津地铁3号线北站站基坑施工,通过监控、降水、控翩开挖与支撑施工、止水、地基加固等措施,控制深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及对相邻建筑物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工程深基坑成为无渗漏基坑,确保了基坑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郑州市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实际,考虑基坑的实际施工开挖步序,对地铁站基坑工程钻孔灌柱桩与钢支撑支护体系下开挖过程中的变形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基坑开挖至不同深度时的变形场。根据变形场结果分析得出了基坑各位置变形特征及最大水平、沉降变形量。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前期现场监测结果基本吻合。计算结果表明钻孔灌柱桩与钢支撑结构设计参数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波轨道交通3号线明楼站深基坑工程,为了解决特殊富水软土大变形问题、浅基础沉降控制以及基坑跨越河道特殊情形问题,采取了坑底加固、围堰截流、局部支护墙加厚等特殊加固措施和施工方案。通过现场监测发现基坑施工完成后临近浅基础建筑沉降均满足要求,临近管线沉降及支护墙变形最大值均超出预警值,不同位置的沉降变形主要发生在基坑开挖阶段,但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仍会一定程度的沉降和侧移变形。说明富水软土区地铁基坑施工对周围地表及管线、支护墙变形影响较显著,实际工程中有必要增加加固措施,提高支护墙抗侧移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广东省软土地区地铁站深大软土基坑开挖时支撑体系随开挖深度的变形规律,本文对广东佛山东乐路站地铁基坑开挖支撑体系水平变形值做了现场变形监测分析,分析表明:地铁基坑随开挖深度的增加,地下支护体系水平位移不断增大,且水平位移最大值也在随开挖深度改变而改变,一般最大水平位移发生于最大开挖深度的4/5处。这为佛山软土地区基坑开挖及设计,施工等工程建设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横琴岛排洪渠基坑两侧较近距离范围内分布着先期建成的地下管廊结构。设计拟采用LXK工法支护基坑,由于地层条件较差,需要论证基坑开挖对地下管线的影响。利用三维有限元软件FLAC3D详细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围护结构和邻近地下管廊的内力和变形,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影响范围较大,位移超过2 cm区域达到基坑外侧25 m左右,锚杆打设在基坑壁附近,加固约束土体,土体整体抗滑效果明显,而由于其结构特性限制,其在限制相邻结构的整体侧向位移方面效果并不理想,且加长锚杆至邻近结构,对限制基坑开挖引起的相邻结构侧向位移效果有限,分析结果可为相关施工及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基坑开挖过程中,软土对基坑变形产生很大的影响,优化基坑的施工组织,是研究基坑安全性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昆明某泥炭质软土基坑实例为研究背景,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同时结合监测数据,讨论了基坑变形的主要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土层中土方分层开挖厚度及分段开挖长度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高架桥附近软土区大圆基坑开挖变形规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和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其进行模拟分析研究了其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开挖周边建(构)筑物以竖向位移为主;高架桥桩自身产生竖向位移同时高架桥附近土体竖向位移变大,水平方向高架桥桩基础对其后土体水平位移有一定抑制作用;软土区基坑大开挖位于五倍开挖深度范围外的高架桥位移明显;采用Midas模拟分析结果整体与监测数据一致。可见类似工程高架桥与基坑开挖影响明显,考虑对距离基坑较远的高架桥进行监测并增强支护设计是必要的,可通过数值模拟指导施工。  相似文献   

14.
基坑工程中支护体变形、地表沉降及坑底隆起情况是基坑安全情况的重要指标,结合天津港南疆焦炭泊位卸车坑及廊道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PLAXIS建立计算模型,按照施工顺序分工况模拟基坑开挖过程,得出的基坑变形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表明PLAXIS的计算结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基于地铁工程深基坑开挖围护结构的处理原则,对地铁工程深基坑开挖围护结构施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并提出一些基坑开挖安全保证措施,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长条形深基坑开挖中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南京地区最大的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变形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长条形基坑中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特性,以及沿纵向水平位移对基坑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运用时空效应规律,能够有效控制土体位移,保护周边环境,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本文以无锡市青祁路南段快速路工程B标地下通道基坑工程为例,分析在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结构的基坑开挖施丁中,合理选择分块开挖及架设支撑时机,以充分利用时空效应规律,控制围护结构位移,从而达到保护基坑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某基坑工程为背景,围绕复杂地质环境下施工监测工作进行探讨,确立基坑监测布置方案,并对基坑地表沉降、建筑沉降等多项指标展开监测工作,探寻基坑开挖与时间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得出相应的规律曲线,对所得到的曲线图像进行分析,以便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可行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基坑的支护结构变形决定着基坑工程的安全性。针对目前临河基坑支护结构监测技术与分析的不足,将光纤监测技术应用于临河基坑工程。以绍兴某水闸的基坑工程为例,将光纤传感光缆和传感器分别安装在围护桩和支撑结构上,进而实现在开挖过程中远程自动化获取支护结构的精细化变形信息。监测结果表明:光纤监测技术能够及时准确获取支护结构的变形信息。通过分析支护结构监测结果与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得出基坑外部的地下水位快速下降是导致围护桩变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某专业化煤炭码头翻车机房圆形深基坑地下水位较高且临近办公楼,基坑开挖安全需着重考虑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结合此基坑开挖监测实例,应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基坑分步开挖时渗流及近接建筑物对基坑稳定的影响,并利用仿真结果指导监测点位的布置及监测方案优化;仿真结果显示,考虑渗流作用时,土体内的有效应力值增加,基坑开挖时邻近建筑物地连墙顶部将产生22 mm侧向位移,距离地连墙10 m处产生59 mm沉降,土体孔隙水压力随施工进展逐渐消散;监测结果与计算结果差异较小,考虑渗流作用的有限元模拟能很好地对高水位基坑开挖进行仿真分析,建议在进行高水位深基坑变形计算时考虑渗流引起的有效应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