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档案事业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就是:社会、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产生并需要档案和档案事业,档案和档案事业必须适应社会和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发展的需要并为其服务。档案和档案事业与社会互动的这一规律告诉我们,档案工作必须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并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在档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我国档案事业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建国六十周年亲临之际,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编发费云东同志的一组文章,借此回顾党和国家档案事业的光辉发展历程,缅怀老一辈档案工作者在建立我党我国全新的档案事业中立下的不朽功勋,激励和鞭策档案工作者继承和发扬他们的敬业意志和光荣传统,为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不断开拓进取、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我国的档案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档案产业是档案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必然产物。目前,档案产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有很多尚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因此加强对档案产业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档案工作是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档案工作的创新,是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只有创新档案工作,创新档案管理的思路与方式,创新档案服务的方法与手段,才能使我们的档案事业适应和服务于国家各项事业,才能使档案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使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开创档案工作的新局面。如何搞好档案工作的创新,使其能更好地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展服务,是各级档案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任务和课题。本期对此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新环境的变化与发展中,我国档案学研究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今后如何发展与提高,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探究我国档案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发展我国档案学,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水平,提高档案科学管理和档案事业宏观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一个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崭新时代,作为国家文献信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事业,正面临着由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体制向着以全方位的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信息服务和档案信息开发三位一体为特征的新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因此作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主要手段的档案编研工作,必将成为未来档案事业建设和档案学研究的中心,这是社会高度信息化的必然结果和要求。  相似文献   

7.
档案事业作为时代文献信息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至今已进入档案信息管理和档案信息服务的新阶段。在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有朝气的档案工作队伍是当前档案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档案工作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做好基层(即县级以下)档案工作队伍的建设则是重点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我国企业档案工作引入目标管理以来的现实情况,可以发现,目标管理对企业档案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推广,促进了企业档案工作软、硬件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考察我国企业目前档案工作管理的现状,在对既有成绩作出总结的同时,有必要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思考,以促进企业档案目标管理工作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高校档案是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的真实写照,它记载和反映了高校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和具体成果,是储备高校教育活动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在高校信息资源中,档案以其独具的所载信息的原始性、真实性等特殊性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社会信息的一部分。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保存档案,建立和发展档案事业,其目的都是为了提供利用,积极开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是档案工作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工作方向,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档案工作提出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档案工作开展如何,档案部门是否能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以满足各项工作的需要,是衡量档案工作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标志,也反映了档案工作是否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立档案信息网络,实现档案信息管理的网络化,充分融入现代网络世界,是社会对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档案信息网络是借助计算机网络实现档案业务功能的档案信息系统,是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业务模式的重新设计,是在集成各种网络技术,融合网络设施与档案信息的基础上,档案工作原则、目标与网络技术手段的有机统一。档案信息网络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网络技术与网络环境的改变而变化,其范围既包括馆室内部的档案局域网、地域性高速档案区域网,又包括接入互联网络的档案站点,以及建筑在档案馆室局域网、档案站点之上的虚拟性全国档案信息广域网。  相似文献   

11.
档案行政强制,是指档案行政主体及由档案法得法规授权的其它组织为了实现档案行政管理目的,依法采取强制手段强制不履行法定义务的相对人履行义务或达到与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一种档案行政行为。目前,由于实践中档案行政强制行为在各类档案行政行为中所占比例较小,因此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少有文章讨论档案行政强制的有关问题。档案行政强制权,在档案行政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一种强制性比较明显的权力,如果不能依法合理实施,会造成一定危害。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档案行政强制进行探讨,以便能够合法合理有效地运用这种权力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社会变革时期,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档案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发展经挤的重要信息资源,应在新的形势下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行各业许多单位为求生存、促发展,开始注意保护知识产权,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密工作。但由于对保密尺度掌握不当,有时对档案利用的限定偏多偏严,致使档案信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怎样才能正确处理好档案利用与保密的关系,用档案工作的特殊功能和手段有效地为经挤建设服务,是本文拟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必经之路,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举措,对于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是《机电兵船档案》创刊20周年。20年,对于人类历史而言仅仅是弹指一挥间;20年,对于一本刊物而言,已经由孕育发展迎来了成熟。《机电兵船档案》的20年,是与机电兵船行业档案事业同步发展.与档案工作者共同进步的20年。  相似文献   

15.
对优化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活动是高校工作中的主体,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档案工作的重点。教学档案记录了高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全面反映了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活动。教学档案的完善与否,对于高校搞好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总结教学经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化以及新科学新技术的日新月异,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日益复杂,更加丰富。因此,优化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等载体的文件。而高校档案则是学校在教学、科研、党政管理以及其它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归档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高校档案无不浸透着学校广大干部、教师、科研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凝结着个人及集体的劳动和智慧。高校档案是学校发展的历史记录,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国家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等学校正面临着重大变革,在全面改革的历史新时期,作为高等学校基础性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整理工作,面临着如何建成一个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更相适应的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档案整理工作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收集和管理档案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开发与利用。而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存在着传统式的被动(即坐等)服务形式和不重视档案利用信息反馈的两大问题,已严重影响档案信息资源的丌发利用和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档案载体是记录保存档案的工具。自档案产生以来,就一直记录和保存于载体之上,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和档案事业的发展,其载体形式亦历经变化,特别是到了本世纪末期,得到了跃进式的发展。其演变与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档案作为知识的结晶和信息源,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和人们的广泛利用,档案服务机制创新体现了档案工作的根本方针,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具体体现。档案馆作为档案工作的主体和面向社会的窗口,要努力实践“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创新服务机制,主动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20.
2010年5月12日,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全国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和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三个体系”紧扣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脉搏,准确定位档案事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