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质量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全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实施标准升级行动,加强全产业链标准工作的统筹推进,强化重点和基础公益类标准制定,加快老旧落后标准复审修订,大力发展先进团体标准,积极参与全球标准化活动,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增强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1指导思想以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战略全局,以支撑内需潜力释放、推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等为主线,坚持一手抓标准化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营造行业内良好的标准化工作环境;一手抓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急需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不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服务工业通信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全球制造业竞争激烈,各国制造业都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建立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柔性化生产线成为制造业发展必须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以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重要特征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多领域技术群体突破和交叉融合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深刻变革,"制造业互联网+"已成为未来技术变革的重要趋势。制造模式加快向数字化、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0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年)》(简称《规划》),提出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动能,促进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转变。《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6大重点任务和4大重点方向,其中,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成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基础配套能力"这一重点方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港口经济竞争力已不仅仅是"以量取胜",更多地取决于运营的高效、生态圈的活力和对外开放的程度,而这些,从技术支撑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数字化建设水平。"数字强港"既是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实施大数据战略,深化  相似文献   

6.
李翼  吕建军  周陶然  甄希金 《船舶工程》2021,43(6):前插15-前插21
船舶智能制造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的深度融合,在船舶建造全生命周期内灵活实现不同的决策目的,并以智能技术为依托的产业革新的过程.针对船舶制造业的特点,通过分析船舶智能制造上层关键技术和关键能力要素,搭建船舶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体系.该体系是释放船舶智能化制造转型红利的核心手段,是构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研发与应用体系的先决条件,可有效引导符合当今时代发展趋势的智能化转型路线和节奏,推动船海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为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指明了方向。就在9月结束的G20杭州峰会上,世界经济"正处于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是世界公认的科技强国,在制造业上拥有的核心技术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高精尖,如半导体加工、超高精度机床、工业机器人、精密仪器、轴承、脱硝催化装置等关键技术。同样,日本也是名副其实的造船强国,其造船效率、造船模式和持有全产业链核心技术闻名遐迩。正是依靠从设备到制造到产品的核心技术,日本造船业一直保持着坚挺的厚度。那么,日本能长期拥有造船核心技术,究竟走过了怎样的一条道路,其中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秘诀呢?  相似文献   

9.
<正>"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互联网+",并指出通过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业4.0”的智能船舶系统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光正  宋新刚  徐瑜 《船舶工程》2015,37(11):58-60
以大数据为基础,预测技术为核心的"工业4.0"对船舶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介绍了基于"工业4.0"的智能船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体系结构,将网络互联和船舶实体深度融合,构建了集系统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服务化为一体的智能服务体系,分析了各模块的功能,探讨了传统船舶与智能船舶系统的区别。最后,具体阐述了智能船舶系统的构建步骤与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5月15日,军事科学院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论坛"在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实现兴国强军目标,加快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国防科工局发展计划司司长龙红山在论坛上作了《顺应时代潮流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主题发言。中央网络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防与经济协调发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制造2025"、"工业4.0"、"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区域链技术"相互融合的技术大发展的环境下,思考装卸工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程》2016,38(4):101-102
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如何推动中国工业气体产业升级,从而更好地服务本地客户为他们带来更多价值?综合性气体和工程公司——林德集团,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深刻理解本地客户需求,紧密融合本地产业链条,打造从大客户到小用量客户的一体化供气网络,以完善的产业链在宁波当地实现"全覆盖供气",满足客户对不同气体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全方面要求,探索经济新常态下的  相似文献   

14.
周尊山  李磊 《中国船检》2023,(11):44-48
<正>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与航运要素的深度融合,智能航运新业态得以有效培育。新业态对船舶交通管理有哪些影响?“陆海空天”一体化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和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建设如何适应新发展?面对新的形势,海事机构应如何主动适应全要素协同发展的智能航运系统并为智能航运的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网络和嵌入式技术快速发展,基于嵌入式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智能监控系统,逐渐在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中得到了应用。当前有3种有效的方案,可用于嵌入式系统连接到互联网,其中较为通用的方法是使用嵌入式因特网节点单元,实现互联网连接。考虑到处理器能力问题、网络延迟问题和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海洋嵌入式Internet环境监控系统框架,研究基于μClinux操作系统的软件设计。最后通过简单的原型系统实现,证明该系统框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白琬铭 《中国船检》2015,(3):105-107
随着技术、产业、应用、网络等要素不断发展和完善,全球产业的发展逐渐进入到一个以创新、提升为主要特征的阶段,德国工业4.0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推出的国家层面产业升级战略。当前,信息化为我国工业化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工信部于2014年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试行),该文件的发布将引领我国工业企业适应信息化的特征和趋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7.
<正>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港口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发展成果与港口运行深度融合,打造"互联网+港口"模式的智慧港口,已经成为新时期港口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构建的"互联网+传统行业"发展模式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2014年6月,交通运输部下发了《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港口的推广应用,促进智慧港口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数字交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以数据为关键要素和核心驱动,促进物理和虚拟空间的交通运输活动不断融合、交互作用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日前,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数字交通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提出以"数据链"为主线,构建数字化的采集体系、网络化的传输体系和智能化的应用体系,加快交通运输信息化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9.
正从落后到先进,从追随到引领,从国内到国际,中国船级社(CCS)在经历了一系列磨砺和发展以后,实现了破茧重生,华丽转身。如今,在新的形势下,CCS又以崭新的身姿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紧跟步伐推动我国航运产业升级换代随着互联网、区块链、5G技术与航运业的深度融合,智能船舶、绿色能源等先进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CCS牢牢把握推进航运造船强国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预示着"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制造业的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产业发展政策进入了加速实施期。同一时期,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冲击中国制造业的同时,显著强化了中国企业调整、转型的使命感和危机感。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建立强大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成为中国制造业最主流的呼声。然而,目前中国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离散信息化研发平台,能支撑企业顺利实现转型,把握后危机时代的巨大发展机遇吗?2009年10月底,精益研发技术的领导者,国内最大的CAE技术供应商安世亚太(PERA Globa)时正式发布了精益研发平台PERA2009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一条迅速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