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某加注船对某超大型集装箱船加注LNG燃料为例,从安全角度,基于HAZID方法对其进行危险场景辨识、评估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分析认为,加注船和受注船发生碰撞、加注软管发生破裂、集装箱掉落等场景风险较大,应采取限定作业的环境条件、划分加注限制区域等措施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2.
以某LNG加注船对某大型LNG动力船的船对船加注作业为分析目标,采用不同方法校核LNG加注船配备的充气护舷的强度,结果表明,护舷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对靠泊速度的限值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艘10 000 m~3 LNG加注船为一艘VLOC加注LNG作业时的两船兼容性问题,分析两船间碰垫配备、两船船舶尺度、加注软管和软管吊起吊能力,结果表明,两船兼容性良好,具备加注作业基本条件,评估过程可为LNG加注行业规范标准编制和实际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探讨江海直达型1 000 m3LNG加注船的总体设计思路,根据具体航区要求和LNG加注的作业性能确定加注船的LNG液舱舱容和航速及吃水,初步得到船长、船宽等各主尺度成分。根据加注船型的总布置特点,围绕加注船的加注功能进行总布置设计,得到小型加注船总体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考虑到船对船LNG加注系统的优势,综合分析并确定船对船LNG加注系统中LNG液货罐选型,液货泵选型,液货装卸管系及连接装置,介绍船对船LNG加注系统的工作流程,完成7 000 m~3LNG加注船系统及设备选型。  相似文献   

6.
分析探讨LNG运输加注船的作业安全影响因素,设计面向LNG运输加注船的智能作业安全管理系统,应用船舶智能化技术,采用数据、视频等感知手段并进行信息融合,建立作业管理模型,提供安全管理的辅助决策输出,提升LNG加注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LNG燃料船采用趸船加注的定量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NG燃料船在内河水域采用趸船加注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为有效评估趸船作业中的风险,选定一艘内河LNG加注趸船,对其为一艘1万载重吨运输船加注过程开展了定量风险评估。依据评估流程,依据危险源辨识结果筛选出高危场景,同时依据国际权威数据库对高危场景进行概率分析。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ACS模拟高危场景后果,确定安全距离,并计算各场景的个人风险值。依据国内公认的风险接受准则,画出作业区域个人风险等值曲线并确定作业安全距离,保障趸船LNG加注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为保障小型内河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加注船的通航安全,提出一种定量计算LNG加注船通航过程中横向风险距离的方法。采用国际定量风险评价(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QRA)的通用理念进行小型LNG加注船通航过程危险源识别,建立LNG储罐不同孔径泄漏(包括自身疲劳所致泄漏和外力所致泄漏)概率数据库;通过计算LNG火灾发生概率及后果所致个人风险,并依据个人风险可接受标准,最终确定LNG加注船通航过程中的横向风险距离。利用该方法对某小型内河LNG加注船通航过程横向风险距离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该距离与LNG加注船通航次数及通航水域交通流密度等因素有关,在交通流密度较大水域设置横向安全距离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LNG动力船舶加注中,槽罐车-船加注方式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为推动船用LNG市场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文章结合国内外标准和操作指引,对槽罐车-船加注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了2种槽罐车-船加注技术的异同,对作业现场和安全管理提出了相关要求,并建议加强标准化建设和应急演练工作,以推动船用LNG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10.
LNG燃料的船对船(STS)加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和我国环保政策,将LNG作为船用燃料是一种现实可行的方案。提供安全可行的LNG加注设施和技术方案是确保LNG动力船发展的前提。文章识别了LNG加注船及加注作业的危险源,并提出了"事前预防"和"事后防护"措施。从LNG围护系统、设备和管系,加注对接,预冷、吹扫/惰化、蒸发气管理,控制、监测和报警等方面提出了技术要点,并给出了加注船和受注船兼容性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11.
<正>从中国船级社网站获知,《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船舶规范》是在中国船级社CCS现有加注船审图原则、船对船加注作业指南等技术文件、以及开展的LNG加注船关键技术研究的初步成果的基础上,针对LNG燃料加注船制定了入级与建造规范。本规范采用风险分析的理论,基于目标型标准的理念,开展规范编制工作。从使用方便性的角度,对规  相似文献   

12.
LNG加注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其进行专利技术竞争态势分析意义重大。通过采用专利挖掘与数据分析技术,对全球LNG加注船技术领域内申请专利的数量、主要申请区域和专利权人等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全球LNG加注船专利技术竞争态势。结果表明,中国在LNG加注船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虽多,但存在专利质量较差、高产专利权人较少及全球布局意识较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范洪军  王曦  齐奎利 《船舶工程》2019,41(4):119-124
内河LNG加注趸船是我国提出并得到实际应用的一种新船型,其适用于长江、珠江等季节水位高差变化较大的天然性水域。本文采用水动力数值分析方法,针对一艘典型的江中型LNG加注趸船,研究分析了三种不同吨级LNG动力船旁靠系泊加注趸船进行补给作业时,在风、浪、流载荷联合作用下,两船旁靠系泊水动力安全问题,并给出了三种不同吨级LNG动力船旁靠作业的限制环境条件建议值。研究结论可为实际工程操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量化船对船LNG加注过程中LNG软管泄漏所产生的可燃气体分布,为船对船加注作业管理办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三维CFD气体扩散分析软件FLACS建立加注船、受注船以及作业码头模型,进行加注软管泄漏扩散分析,计算加注船与受注船在不同水位差、泄漏口径、气相/液相对扩散结果的,仿真结果显示,可燃气体云分布范围受泄漏口径、风向因素影响较大,遮挡物的分布可能会导致独立可燃蒸气云团的出现,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5.
内河LNG加注趸船是我国提出并得到实际应用的一种新船型,适用于长江、珠江等季节水位高差变化较大的天然性水域。采用水动力数值分析方法,针对一艘典型的江中型LNG加注趸船,分析3种不同吨级LNG动力船旁靠系泊加注趸船进行补给作业时,在风、浪、流载荷联合作用下,两船旁靠系泊的水动力安全问题,并给出3种不同吨级LNG动力船旁靠作业的限制环境条件建议值。研究结论可为实际工程操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我国LNG燃料动力船有效监管,结合LNG燃料动力船主要风险点对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及监管措施进行分析,认为LNG燃料动力船的有效监管应首先从完善LNG加注作业、过驳作业等主要风险点相关监管法律法规入手,重点加强包括监管人才、船员及公司管理人才在内的人才培养,同时强化LNG燃料动力船公司体系管理,多方着手形成合力方能保障LNG燃料动力船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7.
基于LNG作为船舶动力燃料存在加气困难等问题,设计开发了某内河小型LNG加注船。首先,根据船舶的作业功能初步确定总体设计方案;其次,在分析船用LNG加注系统的工作原理基础上,围绕货物围护系统、加注系统、货物压力/温度控制以及货物区域环境控制等主要系统进行研究。该船型的开发为完备LNG加注船法规,带动其相关技术与标准的建立与健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液化天然气(LNG)动力客滚船同时面对LNG的高风险特性和客船的低风险容忍度,为了提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文章以某船为例,运用危害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方法,通过头脑风暴会议进行风险评估,共识别43条偏差。并分析偏差的产生原因,确定风险等级,通过增加安全栅降低了全部的5条高风险偏差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基于HAZOP的风险评估可以用于在LNG动力客滚船设计阶段尽早发现技术风险,并通过改进设计来有效地降低船舶建造和运营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大型LNG燃料船舶的LNG加注量大,为了减少靠港时间,需要考虑在LNG燃料在港加注的同时进行船舶装卸货操作。以一艘10 000 m3 LNG加注船对一艘18 000 TEU LNG燃料动力集装箱船的在港加注为研究对象,基于失效频率分析拟定了4个LNG泄漏场景,采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ACS分析了LNG泄漏后的可燃气体影响范围,最终得到了一个矩形危险区域,将此危险区域范围之外的区域作为LNG燃料加注与装卸货同时操作的安全区域。研究表明,LNG燃料船对船加注与装卸货同时操作的安全区域设定不可一概而论,不同的设计和作业条件将有不同的安全区域,在该类问题分析中,不能忽视LNG加注软管泄漏和加注船液货舱安全阀排放两种场景。  相似文献   

20.
蒯晶晶 《船舶工程》2021,43(6):35-38,102
加注系统是将LNG燃料从存储设施输送到LNG动力船储存舱的设施,为保证LNG加注效率和加注安全,以20万吨级双燃料散货船为研究对象,研究LNG加注系统原理,并在船上合理布置了 LNG加注站,确定了加注总管的尺寸,分析了相关的消防系统和控制系统,为后续其他大型LNG动力船的加注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