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机动式饱和潜水系统作为内陆深水应急救援的新型高技术装备,在我国建设领域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该类装备系统庞大且复杂,在内陆水域应用技术要求高、难度大,未形成完整的应急响应体系。针对内陆深水应急救援的需求和特点,以及机动式饱和潜水系统作业、快速响应等需求,深入研究多部门协同、快速应急响应体系的建设及流程,构建快速响应体系,估算系统应急响应时间,以期为机动式饱和潜水系统内陆深水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总体解决方案,提高我国内陆水域应急救援保障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船舶燃油管道泄漏防爆应急系统应急救援成功率较低的问题,对船舶燃油管道泄漏防爆应急系统进行系统优化,添加一些客户机与服务器以及增加一个路由分析模块完成了系统硬件的优化;对数据库模块、应急预案模块、一维预警模块进行优化,完成了系统软件的优化,通过硬件与软件的优化完成了船舶燃油管道泄漏防爆应急系统的优化,为了验证优化后的系统具备较高的应急救援成功率,对优化后的系统与传统系统的应急救援成功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分别为80.2%、44.3%,优化后的系统应急救援成功率要高于传统系统,证明成功实现了船舶燃油管道泄漏防爆应急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海底管道铺设过程的偶然工况分析是海底管道安装设计的重要内容,通过偶然工况分析可以充分识别铺管过程的潜在风险,为制定应急方案提供支持。采用OFFPIPE软件建立海底管道铺设模型,对陆丰7-2海底管道正常铺设和偶然工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蓝疆号铺管船具备铺设该海底管道的能力,并根据分析结果明确了偶然工况应急措施,为安全可靠地铺设海底管道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我国第一部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抢修应急预案.该预案包括了管道的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流程、抢修方案,并建立了应急保障资源数据库.在国内目前还不存在专业的海底管道抢修服务商的情况下,对海底管道的紧急抢修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惠州油田海域百米水深的海底管道铺设为例,分析南海冬季海况对海底管道铺设的影响,并针对3个具体过程提出新的海底管道施工设计方案。在设计前期,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比较确认动力定位作业船能有效提升作业的应急反应能力;在设计中期,必须对海底管道铺设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和疲劳分析,以保证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并量化应急预案;在设计后期,为克服现场恶劣的海况,提出一种安全高效的起始锚铺设方案。实际应用证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为今后南海其他类似铺管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舰船科学技术》2014,(2):112-116
海底管道不平整度分析是根据海底管道悬跨分析的结论,研究海底管道铺设在不平整的海床后其自由悬跨长度、悬跨高度以及自由悬跨产生的应力、应变是否满足要求。本文首先分析海底管道不平整度分析涉及参数,然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我国南海深水区复杂地质情况下一条预建海底管道不平整度进行分析评估,并提出合理的优化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今后类似海底管道不平整度分析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安全应急预案对于提高安全事故中的救援能力、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为背景,对拟定的安全应急预案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安全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提炼各层次预案对应的事件类型和具体内容,并编制首接责任制下的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流程。  相似文献   

8.
正"海洋石油295"号是由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MARIC)完全自主开发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承制,为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精细打造的管道挖沟动力定位工程船。该船采用全电力推进系统,配备DP2级动力定位系统,可配置自行式挖沟机、浅水射流挖沟机和深水挖沟机等世界主流管道挖沟设备,主要用于中国渤海及东海海域海底管道挖沟、膨胀弯安装、清管试压、应急抢修、潜水作业、ROV支持、海底电缆敷设等作业。  相似文献   

9.
海底管道是海洋石油天然气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随着海洋石油开发的速度加快以及铺管水深的增加,对海底管道铺设的主要施工装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简单介绍了适用于深水铺设的卷筒铺管船及施工工艺,同时重点阐述了卷筒铺管船的关键设备,为我国深水卷筒铺管船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诚  张建勇  曲杰  杨光 《船舶》2016,(1):16-20
简要介绍自主研发设计的"海底管道巡检船"船型的主要技术性能和技术特点。该船定位为国内首艘海底管道巡检船,搭载专业声学探测装置,抗风浪性能良好,能够持久巡线并应急响应,其各项功能均针对渤海海域海底管道运维需求进行设计,能够保障海底管道安全运营,排除隐患以避免或最大限度降低管道泄漏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深的增加,深水海底管道由于外压导致压溃、屈曲及屈曲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深水海管设计中,通常采用止屈器来控制海管由于较大的外压可能造成的压溃及屈曲传播.止屈器的主要作用是:在管道受外压的条件下,一旦发生压溃屈曲并发生屈曲传播时,将屈曲传播的破坏限制在一定管道长度范围内.该文进行了深水海底管道止屈器设计研究,并基于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管道的屈曲和屈曲传播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的几年里,深水管线铺设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可以预测的是油气开采水深可以达到3 600 m,未来必将突破这个限度。现在各种海底管道的安装方法在海洋深水市场中都有各自的优点,在线结构物和钢悬链立管可以进行安全高效地安装,管道的旋转也能被有效地控制,海上维修技术也已经被证实。文章介绍了深水管道及附属结构物的几种常用的安装方法,并对管线铺设水深的限制进行分析,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事实证明,针对各类事故进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可以在事故发生时提高各级应急救援人员的救援熟练度和应急反应力、强化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传统的应急救援演练花费大、效率低,不能进行多次重复性演练、不能对多种应急救援后果进行对比。近几年兴起的应急救援仿真演练克服了传统应急演练的缺点,但其是根据应急预案提前进行演练剧情编辑与设计,演练剧情是人为主导进行设计,不具备实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具备远程操控、及时成像定位、无线通讯及设备轻便的增强现实AR技术,开始应用于现代应急演练及救援工作中,使更加高效安全地实现应急救援工作成为可能。本文重点介绍增强现实技术的定义及其特点,阐述增强现实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从远程应急指挥、掌握精准信息、科技安全救援、实战性应急演练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增强现实技术必定会在应急救援工作产生更多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工作实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了海洋工程中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实践。水下机器人技术为海洋工程提供了诸多优势,如提高水下作业效率、实现自动化作业以及降低施工成本。在应用过程中,关键技术包括水下机器人的规划、传感器技术、环境信息采集、导航控制技术以及遥控和自主模式的选择。实践表明,水下机器人在海洋资源勘探、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辅助施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案例包括海底管道检测、海洋环境监测和应急救援以及海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下机器人技术将在海洋工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海底输油输气、离岸深水排污和滨海电厂取排水等都经常建设海底管道,波浪、潮流等水动力引起的海床变形和稳定性是海底管道工程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大直径管道的综合密度往往小于天然淤泥的密度,管道埋设采用原土覆盖回填时可能发生上浮。在波浪作用下,覆盖层发生沙土液化,管道也可能浮出床面,发生事故。通过分析回填土的密度变化规律和范围,以及波浪作用下的沙土液化规律,分析特定工程海上埋管的上浮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为了实现水上应急救援快速智能安全精准的目标,需要设计多元救助力量协同调度系统。针对该系统的能力需求,进行总体架构设计,重点对基于层次任务网络的协作任务规划框架、信息流程、数据交换平台、使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水下最佳救援作业路线进行了设计。最后分析了水上多元救助力量协同调度系统关键技术,包括多元探测传感器信息综合处理技术、多元救助力量协同调度专家系统、多元系统异构数据共享技术以及多元智能规划技术中的不确定HTN规划问题和HTN规划模型的扩展等。通过创新协同调度模式,满足应急救援作业不断深入的系统化、智能化、动态化、灵活化要求。  相似文献   

17.
侧向屈曲是非埋设海底高温高压管道运行期间常见的失效形式.由高温和高压造成的管道轴向应力是导致管道侧向屈曲的主要原因.本文对管道侧向屈曲进行了数学解析分析,并给出了管道在实际运行状态下发生侧向屈曲时常出现的四种模态的力学分析结果.对某工程项目的海底管道进行了侧向屈曲的数值计算以验证其工程可靠性.从理论和工程实践两方面分析比较了控制侧向屈曲的各种方法.初步探讨了深水高温高压管道的侧向屈曲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深水海底管线铺设自动焊接设备的研制以及自动焊接工艺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通过管道焊接接头超声检验和力学性能试验证明,采用双车双炬焊接成功的管道接头均符合API STD 1104-2005要求。在建造场地模拟试验的基础之上,成功地进行了自动焊接海上试验。  相似文献   

19.
对内陆深水饱和潜水系统的建设需求进行多角度分析。阐述饱和潜水系统对于在内陆深水水域开展应急打捞的重要性与适应性,同时分析适合内陆深水水域应用的饱和潜水系统应具备的特殊功能需求以及开展作业时所需要的外部支撑保障条件需求,为进一步开展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底管道的路由选择会影响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和总体投资,而目前海底管道路由选择多采用人工图上作业的方式,很大程度依赖于工程师个人的经验水平。同时,随着海域使用资源的日益重要和稀缺,海底管道路由选择也会对社会效益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提高路由选线的效率和精度,开发一套辅助选线技术,使用Dijkstra算法完成路由的初始搜索,结合Bresenham算法减少初始路由上的拐点同时降低长度,然后通过附加障碍物的方式完成管道路由的曲率修正。通过简化和实际算例验证,说明该技术可以找到满足曲率要求的、造价最小的平滑海底管道路由,实现了基于路径规划算法的海底管道路由辅助选线技术,为海底管道路由选择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