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林禹 《中国水运》2009,(12):48-49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下简称《船员条例》)已经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船员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素质、维护船员的合法权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对约束船员自觉遵章守法、爱岗敬业起着促进作用;同时也给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配员不足的违法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保障船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维护广大船员的合法权益,讨论《海事劳工公约》(《MLC公约》)中对船员在船工作和生活的相关标准规定,指出当前我国中小型航运企业在履行《MLC公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保护船员的合法权益,降低中小型航运企业的履约压力和成本,切实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达到各方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海事资讯     
《中国海事》2011,(2):74-74
<声音>SOUND 海事的主要职能是"三保一维护",即: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上环境清洁,保护船员整体权益,维护国家海上主权。——在2010年交通运输部直属海事系统工作会上,徐祖远副部长在谈到直属海事系统的定位问题时,将海事的职能新增加了"保护船员整体权益"这一项。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务例》已经于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 007年9月1日起施行。《船员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素质、维护船员的合法权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对约束船员自觉遵章守法、爱岗敬业起着促进作用;同时也给海事管理机构对船舶配员不足的违法行为实施的行政处罚带来了新的问题。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针对《船员条例》对适用船舶配员不足做出的处罚进行讨论,盼能给相关人士做出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世界海运》2009,32(11):24-26
船员由于其工作的流动性特点,船员劳动权益保护尤其是社会保障的责任归属问题一向是政府管理中的难点。特别是在船员劳动派遣领域,因其涉及多种法律关系,部门职责交叉等,船员社会保障工作更是薄弱环节。《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简称《公约》)在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高票通过,使全球海员劳动和社会保护有了统一的国际标准。为加快海事劳工公约履约工作步伐,我国近年来也加强了船员权益保护的立法工作,先后出台了《船员条例》和《船员服务管理规定》。并且,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还新出台了《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6.
文中结合海事法规分析了维护船员遣返权益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船员主张遣返权利的途径,对维护船员遣返权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航海》2017,(4)
正"6.25世界海员日"来临之际,首部以涉船员权益保护为专题的中英文版海事审判白皮书在沪对外发布,这部由上海海事法院编制并发布的2016年度海事审判白皮书,重点通报了近三年涉船员权益保护案件的审判执行情况。聚焦船员职业与权益保障我国是船员大国,拥有注册船员137万余人,其中注册海船船员63万余人,注册内河船舶船员73万余人,注册  相似文献   

8.
将于2007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下简称《船员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布的第一部有关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素质、维护船员合法权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的专项法规性条例,亦是第一部面向产业工人制定的全国性法规。《船员条例》的正式颁布,说明我国政府对发展航海事业和保障船员权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对比其他国家对海上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的处置,我国在打击此类犯罪行为方面存在明显缺陷。究其原因,我国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主要针对的是道路交通肇事犯罪,未考虑海上交通肇事的特殊性。在分析刑法、海事调查工作以及对涉嫌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的移交等问题的基础上,重点讨论在现有法律法规框架下海事部门如何利用刑法打击水上交通肇事特别是肇事逃逸犯罪行为,以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船员权益。  相似文献   

10.
马学玲 《世界海运》2013,36(2):28-31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生效在即,我国部分船员聘用合同还存在与公约要求不符的内容。主要问题包括船员的薪资约定、带薪假期、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对照《公约》要求,详细分析船员聘用合同中与《公约》要求不相符的内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最后从立法和执法层面提出维护和保障船员权益的建议,使《公约》的要求不仅落实到合同中更落实到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郭庆永  韩非 《水运管理》2010,32(7):29-30,42
为保障船员合法权益,分析我国船员权益保护现状,指出与航运发达国家相比相对滞后的方面,并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完善我国相关法律制度、保护船员合法权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举措,多次做出部署,紧紧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持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不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海事管理机构,作为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着保障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船员权益及推动航运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建设的一支关键力量。进一步抽象来看,海事管理机构发挥其政府职能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分别是:提供公共品、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其  相似文献   

13.
荆晓 《中国海事》2011,(3):44-46
文中通过对方便旗船中国籍船员保险保障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涉及外派船员权益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海事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4.
邹贤慧 《珠江水运》2012,(15):20-22
加强海员发展研究,健全海员发展机制,营造海员发展文化氛围,促使全社会尊重海员职业,重建海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7月30日,以"维护船员权益,促进航运发展"为主题,汕头海事局、汕头国际海员俱乐部共同举行了推动海员体面劳动启动仪式,以充分发挥海事管理机构、工会、社会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作用,履行相关国际公约,服务广大船员,共同促进船员更体面地工作。以此为契机,汕头海事局将携手汕头国际海员俱  相似文献   

15.
葛春凤 《珠江水运》2012,(15):16-18
《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对保障船员"体面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公约的生效将对我国海员及海运业产生深远的影响。2006年2月第94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MLC2006))旨在改善海员工作和生活,全面保障海员权益,全面倡导海员体面劳动。日前,随着俄罗斯和菲律宾的批约,标志着该条约至少获得30  相似文献   

16.
刘鹏 《世界海运》2023,(2):30-32
自2023年1月8日起,我国新冠疫情防控政策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意味着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分析船舶防控新冠疫情面临的新形势和船员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提出航运公司、船员培训机构和海事管理机构在维护船员身心健康方面应采取的措施,供相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7.
管梅 《中国水运》2014,(1):60-61,193
我国是世界航运大国和船员大国,相比其他航运国家,现有的船员社会保险立法仍_卜分匮乏,船员的各种社会保险主要是参照对陆上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加以规范,无法充分保障船员权益。因此,如何根据船上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通过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以维护船员权益,是促进我国海运事业健康发展的最要措施,也是实现船员“体面”工作、稳定船员队伍、保障我国航海事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2006国际海事劳工公约》(MLC)的履行,分析了我国船员的现状,提出了必须从法制的角度维护船员的基本权益。  相似文献   

19.
祝健 《中国水运》2009,(10):115-116
无论是为了在海事调查工作中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实现海事调查工作的宗旨和目的,还是为了建设法治海事、责任海事,都有必要明确设立船员沉默权制度。目前,我国已具备设立船员沉默权制度的环境条件,但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巢国荣  黄常海 《航海》2014,(6):58-63
为确保中国船员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切实保护船员权益以及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对中国船员公共服务建设和完善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中国船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上,提出船员公共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和中国船员公共服务机制,探讨了船员公共服务机制的运行模式。中国船员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于规范船员市场、保障船员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化解船员劳务纠纷,破解船员服务机构的经营难题,吸引船员从业人员,维护船员队伍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