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8篇
  免费   37篇
公路运输   376篇
综合类   246篇
水路运输   340篇
铁路运输   141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介绍了宜昌紫云地方铁路万福垴滑坡的概况、地形地貌和空间形态,分析了滑坡的物质组成、产生原因和发展趋势,并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和滑坡推力计算,最后提出采用坡面排水和门架式双排桩支挡的治理措施,事实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2.
2008年8月2日,中远集团大连中厶远造船基地项目开工典礼在旅顺羊头洼隆重举行,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辽宁省省长陈政高,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祖远,国资委监事会主席高怀忠,大连市委书记张成寅、市长夏德仁、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  相似文献   
73.
武广客运专线东平水道大桥主桥采用连续钢桁拱结构,大桥成形过程复杂,为了确保该桥施工安全,结合有限元法和现代监测手段,对其进行施工全过程的监测与控制。采用MIDASCivil 2006软件建立该桥理论计算模型,对各施工阶段进行计算分析,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对主要参数进行识别修正,准确地分析结构的实际状态。由应力、索力、温度及线形监测结果可知,主桥合龙后线形流畅,预拱度设置合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控制成果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74.
"今年我们客户联谊会的主题确定为‘提升服务、把握变化、共盈未来',就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进一步强化沥青生产、贸易及运输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交流,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健康持续发展."中远南方沥青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梅江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办会的初衷.  相似文献   
75.
采用船撞动力时程最大值、峰值范围内的局部平均值及全局平均值,作为船撞等效静力荷载对斜拉桥进行船撞静力分析,将结构静力响应与船撞动力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斜拉桥结构位移响应、内力响应差别较大。建议针对存在船撞问题的斜拉桥,在设计时船撞分析尽量采用动力分析方法,以便得到更为真实的结构内力和位移响应。  相似文献   
76.
黄万放 《江苏船舶》2011,28(2):25-25,30
通过对渡船液压系统的改进和控制实现节能,对跳板加装自锁系统实现安全和自锁控制具有一定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7.
通过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施工技术,探讨在气候恶劣、建设条件复杂的桥区,进行大规模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的施工工艺改进情况。  相似文献   
78.
新能源汽车通过搭载语音芯片能够促使其智慧驾驶系统提供更舒适的驾驶体验。阐述了语音芯片和新能源汽车智慧系统的发展情况,给出语音芯片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方 式。结果表明,语音芯片在新能源汽车的智慧驾驶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人机 交互水平。  相似文献   
79.
航辑 《航海》2022,(2):4-5
<正>2022年3月2日,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将采用世界首创的技术方案——“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这艘古代沉船,依赖中国的高端制造能力,此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原生性和完整性。此前,上海打捞局已经在2022年1月使用该技术圆满完成了海上等比例打捞试验,并计划于2022年年底之前完成打捞与迁移任务。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