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9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293篇
综合类   232篇
水路运输   133篇
铁路运输   88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移动式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撬装加注站是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建设临时或移动式LNG撬装加注站的风险分析和对策研究对于精确的风险管理具有积极意义。介绍移动式LNG撬装加注站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定性分析岸上LNG槽车卸车和LNG燃料散货船加注两个关键环节的风险,选取风险较高的加注软管泄漏场景进行定量风险计算,模拟发生事故导致的后果并计算其影响范围。结果表明,移动式LNG撬装加注小口径泄漏基本不会形成或只会形成扩散范围很小的蒸气云。提出针对加注方案的优化建议和防控措施,可有效指导移动式LNG撬装加注站建设和运营,推进内河航运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2.
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的融合程度对再生混合料设计及性能均有重要影响,目前已有较多学者开展了融合程度的量化研究,但现有量化方法在应用时大多需采用化学试剂对再生沥青进行抽提回收,这无疑会破坏混合料中新旧沥青真实的融合状态。基于原子力显微技术直接针对热再生混合料试件提出一种量化新旧沥青真实融合程度的方法。为此,首先在沥青层面探究了利用原子力显微技术中得到的力学、化学指标量化沥青融合程度的可行性,发现在单一沥青层面,DMT模量指标与宽带点光谱量化得到的羰基指数与沥青老化及融合特征相关性较好;接着选取DMT模量和羰基指数指标建立了完全混溶再生沥青纳观性能的预估方程;然后,在混合料层面利用不同来源的沥青对量化指标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发现相较于羰基指数,采用DMT模量指标量化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误差更小;最后,基于该指标在混合料层面初步给出了直接量化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中新旧沥青融合程度的方法;并以3种旧料掺量的再生混合料为例,对量化方法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3.
为进一步加强铁路敞车和棚车军事运输适应性,提高我军铁路运输能力,分析我军使用敞车和棚车在实施铁路军事运输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问题,从优化敞车捆绑加固的功能角度出发,对敞车增设绳座和设置改进型下侧门搭扣;从优化棚车捆绑加固和改善生活保障的功能角度出发,对棚车设置可钉钉防火地板、增设嵌入式地栓、增设折叠挂钩、设置可拆卸式...  相似文献   
154.
为研究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在多跨斜拉桥中的应用,以一座7塔8跨斜拉桥模型为背景,对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的静力及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检验桥塔的安全性,在中等强度地震波和超强地震波作用下,通过比较桥塔横梁处主梁在纵向可移动连接、线弹性连接及双线弹性连接3种支承条件下的地震响应评估桥塔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隔跨布置活载引起的主梁及桥塔弯矩大于满跨布置荷载引起的主梁及桥塔弯矩;桥塔越高产生的位移和弯矩越小;塔顶响应和塔底弯矩在可移动支承条件下最大,在双线弹性连接条件下最小.双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适用于多跨斜拉桥,主梁与桥塔横梁处采用双线弹性连接方式,桥塔的抗震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55.
在分析轴向力对桥梁桩基应变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在钢筋混凝土桩横截面中心布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新型桩)以提高桩的抗弯承载能力.为了解新型桩的抗弯性能,制作17根新型桩并对它们进行弯曲试验.分析新型桩的力学特性发现:即使在弯矩作用下纵向钢筋屈服,桩的中性轴也在不断地靠近其形心轴,由于预应力钢筋对桩产生较大的轴向压力,使得受压区混凝土对提高桩的抗弯强度的贡献增加;高强螺旋箍筋、碳纤维布和填充混凝土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提供了足够大的侧向约束力,使得桩的抗弯强度大大提高.室内弯曲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用碳纤维布约束及混凝土填充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比传统的混凝土预制桩抗弯承载力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确定新型桩弯矩~曲率关系的解析方法.研究证明,如果采用这种新型桩基础,即使建在易发生液化的软土地基上,桥梁结构在设计地震荷载作用下仍有可能保持完好.  相似文献   
156.
为了解沥青路面的模量衰变特性,基于行车荷载模拟系统(MLS66),在实际路面上进行了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并使用便携式路面分析仪(PSPA),对试验区域的地震波模量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沥青路面的地震波模量与荷载作用次数的关系曲线呈现3个阶段(①模量-荷载作用次数呈线性关系;②出现加速衰减;③趋于稳定)。荷载的间歇作用有利于地震波模量的恢复,间歇时间越长,模量恢复百分比越高,但恢复速率降低。模量衰减不限于加速加载区域,对加速加载方向前、后的影响要大于两侧的。得出了沥青路面模量的衰变规律。在常温状态下,地震波模量与路面性能在荷载作用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7.
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和长寿命高强度改性沥青混合料分剐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单轴压缩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各自的抗压回弹模量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为60℃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模量值为15℃时的10.7%左右,而长寿命高强度改性沥青混合料仅为6.3%左右,降幅显著。在常温下长寿命高强度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模量比SBS改性沥青要高很多,但是在温度较高时这种优势并不明显,其60℃时的模量值与SBS改性沥青相当。  相似文献   
158.
SAK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评价SAK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对加入新型添加剂SAK后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进行了系统实验,并与热沥青及同级配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沥青胶结料的粘度及三大指标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SAK后,不同温度下的粘度均有所下降,软化点明显提高,针入度和低温延度均有所下降;混合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SAK后,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剪强度有明显提高,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9.
李剑飞  盛晓军  刘黎萍  孙立军 《公路工程》2009,34(5):112-115,129
目前国内外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有多种评价方法,其中评价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的水煮法因操作直观简便而多被采用,但也存在试验条件难以控制、评价结果因人而异的缺陷。本研究通过连续测量沥青和粗集料在水中重量的变化对粘附性进行定量评价以改进目前水煮法主观性大的缺点。文中对4种不同类型石料在基质沥青和添加SEAM改性剂后的情况下的粘附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剥落面积百分率和剥落质量百分率能对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进行细化区分,剥落质量百分率指标能更有效、全面、细致地评价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  相似文献   
160.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完善,道路噪声日益成为环境保护工作及沿线居民关注的重点。道路工作者也在不断致力于低噪音沥青路面材料的研究。NovaChip 沥青路面是一种超薄粘结磨耗层,它采用间断级配,通过大空隙率达到防滑降噪的作用。介绍了NovaChip的材料特性及其降噪机理,实测了NovaChip 试验路段的路面噪音并同其他路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NovaChip的降噪效果明显。并且,由于其施工方便,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开放交通,在城市薄层罩面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