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三、“险情 避让”模式的理论研究 1 造成险情方与避让险情方对于只有一方有过错的事故责任认定通常比较容易,但多数事故往往由当事人双方过错造成的,成立侵权行为法上混合过错的情形。混合过错,大陆法系称之为与有过错,英美法系称之为共同过错,即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不仅加害人有过错,而且受  相似文献   
22.
湖南衡阳市的高女士来信说:我非常喜欢贵刊开设的《专家说交通》栏目,尤其是前两期刊发的关于“能自行处理”和“不能自行处理”的交通事故的定性和分类,让我受益非浅。高女士说:我开车已经两年了,有时会看到发生事故后,当事人并未报警,而是协商后自行撤离现场。请问这样做可以吗?当事人自行撤离现场后,如果又有了新的纠纷,那又该如何处理呢?  相似文献   
23.
为保证严格公正文明执法,防止和纠正交通事故处理中的违法和不当行为,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提高事故处理质量和效率、促进执法公正,2008年8月17日公安部颁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04号),并将于明年1月1日起执行。现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将予以废止。《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取消了道路交通事故重新认定制度,并明确把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使用,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只能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信访案件多发。因此《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专门增加了一节"复核",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法制化。本文拟就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4.
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确定了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一种或多种违法、过错行为:如何评判这些违法、过错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建立起“险情+避让”二元事故责任认定理论,确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取决于一系列基本法理。  相似文献   
25.
河北邯郸市的孔先生来信说:不久前,我弟弟被一轿车严重撞伤,现在正在医院进行第二次手术。弟弟的生命安全和术后健康牵系着全家人,现在我们一大家子人的生活重心都放在治疗、赔付方面。我想咨询: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就医治疗的,有哪些赔偿项目?  相似文献   
26.
“加一级责任”的提法是目前有些地方制定责任认定规则中的一项特别规定,即对特定的情况和特定的违法行为,在依照法律法规认定责任的基础上再加一级责任。归纳起来,需要“加一级责任”的情况有两种:一是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多,另一方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少,过错行为多的一方当事人加一级责任:二是当事人具有酒后驾驶、无证驾驶行为的加一级责任。  相似文献   
27.
在过去的事故责任确定规则中,道路交通系统中道路、环境等静态要素对道路交通参与者注意义务及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影响往往被忽略。虽然依据的都是道路交通法律、法规, 因为评判标准和分类不同,不同的责任确定规则就可能得出完全不一样的认定结论。分类确定规则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