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50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43篇
铁路运输   3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提出一种现代内燃机车舱室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此方法设计的插拔式可拆卸机车舱室结构既满足现代内燃机对舱室结构的一般功能要求,又能够满足其在力学性能方面要求。该方法设计的舱室结构相对于传统机车舱室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灵活,且具有良好的普适性、通用性和安全性等优点。运用此方法设计的某出口机车的电气室结构,在纵向、横向和垂向上能够分别承受4g、2g和2g的冲击载荷及±1g、±0.5g和±0.5g的疲劳载荷。  相似文献   
72.
介绍了柴油机燃烧过程中的自着火燃烧现象,所获得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能为开发燃烧控制技术提供帮助,并为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的燃烧模型提供数据。  相似文献   
73.
针对现有铁路列检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HMIS运用子系统为基础通过集成列检技术作业相关系统信息,采用统一的接口标准规范,利用接口表、Webservice服务等关键技术,实现货车健康管理在故障预测方面的应用,按列检“一班、一列、一辆”的标准化流程指导列检技术作业,实现列检作业全过程的管控和规范化管理,为列检相关人员提供完整的信息服务支撑,在减轻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列检作业质量。  相似文献   
74.
单车道跟驰是驾驶员的主要跟驰行为之一,掌握微观跟驰行为特性对于深入认识宏观交通流特征、改善交通拥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已有研究发现,除相邻前导车外,下游多辆前导车的行驶状态亦对驾驶员跟驰行为产生影响。然而,目前尚无对下游前导车辆影响跟驰行为的空间范围的定量研究。以美国NGSIM数据为研究对象,定量化研究下游多前导车行驶速度对跟驰车辆运行特性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不同速度区间下,前导车对跟驰车产生影响的空间范围及变化趋势。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下游车辆速度与跟驰车辆交通参数间的相关系数,进而分析其相关强度,评价其影响程度,为构建考虑下游多车影响的跟驰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5.
为了探索适用于轨道车辆门扇且有效的无损检测及修复方法,文章分析了门扇的结构及潜在缺陷,通过试件测试验证了敲击检测和激光剪切散斑检测方案的适用性,制定了不同等级脱胶缺陷的检修评价标准,并制定了相应的缺陷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76.
通过分析改性聚丙烯(PP)的TVOC组成及产生原因,开展改性PP散发测试TVOC超差案例分析和PP-T20材料散发特性、改进方案分析以及试验验证,得到符合汽车主机厂汽车内饰用改性PP材料散发性中TVOC要求的汽车用改性PP材料,并总结出通过提高真空度水平、提高后处理烘烤温度和延长后处理的烘烤时间能够显著降低了 TVOC...  相似文献   
77.
为进一步研究车辆轨道接触特性和钢轨损伤,采用显式有限元法建立适用于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将轮轨间黏着系数、牵引系数、列车速度等考虑在内,研究不同模型参数对轮轨瞬态滚动接触计算的影响.通过详细对比分析扣件系统、钢轨长度、轨道板及参数对轮轨瞬态接触解的影响,并结合车轮模态分析结果,引入不同波长的轨面几何不平...  相似文献   
78.
经过近4个月202场争夺,有11艘帆船参加的第五届路易·威登杯帆船赛暨第30届美洲杯帆船赛资格赛终于在2000年2月7日圆满落幕。来自意大利的12米帆船普拉达挑战号在决赛中以5比4力克美国帆船美洲一号,夺得冠军,获得了与卫冕的新西兰号争夺本届美洲杯的资格。而没有美国帆船参加的美洲杯决赛也将是美洲杯149年历史上的第一次。 当第五届路易·威登杯帆船赛的决赛于1月25日打响时,没人料到竞争会如此紧张激烈。在两个星期的时间里,美洲一号和普拉达挑战号进行了荡气回肠的9个回合的较量。双方轮  相似文献   
79.
高速铁路路基区段受环境变化、地下水开采等因素影响,可能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沉降,其中不均匀沉降对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舒适和耐久性影响较大,因此,快速、有效地诊断运营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非常重要。基于列车轨道动态检测数据、车载晃车仪检测数据、台账信息等多源数据,研究不均匀沉降区段的轨道不平顺波长、幅值特征,建立轨道不平顺特征、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同时,充分发挥不同数据源的优势,提取波长因子、幅值因子、车体动力响应因子、竖曲线因子、劣化率因子等能够反映路基不均匀沉降特征的指标。利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统一各指标当量值,确定各指标融合权重,最终构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综合评价指标,建立相应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引起较大幅值的轨道几何长波不平顺,进而导致车体加速度超限,并可以通过车载式晃车仪检测;同一区段轨道长波不平顺呈现趋势劣化时能侧面反映沉降的发生,但竖曲线是预先设计的坡度,对路基沉降诊断有一定干扰。路基沉降综合评价指标可以采用百分制,根据现场实践经验,以超过60分作为沉降发生的评判标准。通过3条高速铁路的实际验证,表明本方法能够有效发现路基沉降区段,及时提示工务部门...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尖轨变截面对曲尖轨轮轨接触行为和磨耗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道岔区的三维非对称接触几何算法,该算法可计算车轮与曲尖轨间的真实法向间隙.使用SIMPACK建立车辆-道岔多体动力学模型,获得仿真结果;利用考虑变截面的接触模型与英国谢菲尔大学提出的USFD磨耗模型计算曲尖轨磨耗.研究结果表明:1)以S1002CN车轮与12号道岔曲尖轨为例,轮对摇头角与尖轨变截面均会引起轮轨法向间隙沿接触斑纵向非对称分布,从而导致接触斑形状与应力沿接触斑纵向非对称分布;当摇头角为10 mrad,横移量为7.5 mm时,本文算法得到的接触斑面积比未考虑尖轨变截面和摇头角的简化算法所得结果大9.2%. 2)以CRH3型车与12号曲尖轨道岔为研究对象,简化算法得到的最大磨耗深度为本文算法所得结果的0.75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