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40篇
综合类   82篇
水路运输   61篇
铁路运输   74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船坞登陆舰的现状、总体技术性能、装载系统、防御作战能力及其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以及国外船坞登陆舰的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2.
国外测量船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的测量船、观测仪器、设备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3.
该文通过刚果布SOUANKE-NTAM区域经济一体化公路项目,详细分析该公路的几何设计相应指标,并对法国路线设计规范与中国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提高中国海外道路的建设和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24.
对晋焦高速公路牛郎河隧道弱质围岩地段的初期(喷锚)支护的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25.
为进一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首先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核心合集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TM、IEEE等英文数据库中与主题相关的文献(中文229篇,英文2 395篇),基于科学知识图谱对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并结合现有研究中的技术领域与工程应用场景,对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做出了定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的技术架构,包括:感知获取层、集成处理层、业务应用层、标准与规范体系以及安全与管控体系;此外重点介绍了数字道路信息感知技术、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全生命周期工程应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展望了未来技术发展的前景。最终通过梳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其今后的发展做出展望。结果表明: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是由特定的检测与感知技术、数据传输与通讯网络、信息平台与安全系统构成,具有多元智能性。在路面信息的采集过程中,传感器在耐久性和实用性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仍需进一步解决;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建筑信息模型、信息物理系统、数字孪生、大数据驱动在内的多种技术手段在道路基础设施性能监测和管理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文章介绍了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电气故障的查找与分析方法,对分析故障原因的状态分析法、图形分析法、单元分析法、回路分析法等方法以及故障点查找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对工程机械常见机械和电气设备故障的检查与排除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7.
简要介绍STP系统的原理,就STP系统在大准铁路公司中应用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同时介绍大准铁路公司对STP设备的管理。  相似文献   
28.
为评估现有车辆荷载作用下中小跨桥梁的安全水平,提出了车辆荷载冲击作用下桥梁效应极值外推方法。基于高速公路车辆动态称重数据,研究了简支T梁桥的车载动力效应极值,校验并评估了现有车辆荷载作用下中小跨桥梁的安全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实测数据的随机车流模型融入了车辆的概率信息,为桥梁车载动力效应极值的概率外推提供了有利条件;欧洲与英国规范的设计车辆荷载效应的重现期远大于美国和中国设计规范;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加,欧洲与美国荷载模型的重现期随着桥梁跨度的增加而减小,英国荷载模型随桥梁跨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中国荷载模型的重现期随桥梁跨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29.
杭州留石路上塘河桥位于曲线上,设计为单箱多室全焊连续钢梁结构形式,重点介绍结构纵向计算、横向扭转效应分析、温度影响下箱梁端史点径向力分析以及细部构造处理、焊接工艺等方面的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30.
采用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法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方式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依托成都市IT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同时借鉴了日月大道、成洛大道、成渝高速入城段等试点管廊的相关参数测算综合管廊有偿使用费,其中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分别采用直埋成本法和空间比例法进行计算,建立了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收费标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算得到的成都市管线入廊费和日常维护收费标准较适应管线现状实际建设和运维情况,更易让各管线单位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