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夏亮  蒋正雄 《中国水运》2006,6(11):246-247
海上保险法有四大原则,即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因果关系原则以及代位求偿原则。在海上保险法中,最大诚信原则的历史也相当悠久。在英国的海上保险法里,有最著名的第17条:海上保险合同建立在最大诚信原则基础之上,如果合同任何一方不遵守最大诚信,另一方即可宣告合同无效。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了英国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但是最大诚信原则在当代也出现了嬗变。  相似文献   
12.
相关研究发现驾驶人的社会人口特征影响其交通违法行为,但鲜有研究探究这类特征与驾驶人多次交通违法行为(一年内交通违法2次及以上)的关系。文中通过线上及线下问卷调查,分别采集404、202名驾驶人的社会人口特征和最近一年内交通违法次数信息,分别利用二元Logit模型、二元Probit模型研究多次交通违法行为。结果显示,男性驾驶人比女性驾驶人更易发生多次交通违法;月收入越高的驾驶人发生多次交通违法的可能性越大;二元Logit模型比二元Probit模型更适用于研究多次交通违法行为;同时考虑性别和月收入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遏制驾驶人多次交通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传统的交通安全研究通常以车辆行驶里程作为危险暴露量指标,缺少系统的原始事故数据处理流程及必要的理论假设检验工作,且理论假设的验证方法仍不完善.同时非驾驶相关行为或交通罚单被广泛应用于事故责任分配,其准确性也有待检验.使用相对危险暴露量理论和方法从微观层面鉴定出行主体事故倾向性能够准确反映事故发生环境的时空变动性和事故主体的差异性.未来相对危险暴露量理论在数据处理方面,应制定规范的事故数据处理流程,通过统计学手段揭示事故数据的内在问题,然后采用相应的数据预处理方案;事故定责方面,可引入权重的概念确定其显著性因子,通过责任分配模型来确定各出行主体的事故责任;在理论假设的检验方面,确定该理论的使用准则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气化铁路电缆牵引供电方式原理,分析了电缆供电牵引网电流分配关系,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下,建立了电缆供电方式牵引网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分段距离下牵引网短路阻抗、牵引臂长距离空载和负载条件下电压损失以及不同电缆截面下电流分配系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运用Hyper Mesh和Virtual.Lab软件的有限元法对某地铁车辆变流器柜体进行振动响应分析,通过模态分析与修正、传递函数计算和载荷谱识别,得到变流器柜体吊耳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将响应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多次迭代优化支架与柜体的连接刚度,最终得到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的振动响应。该方法可为变流器柜体的隔振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型电力机车司机室异常噪声现象,对相关部件进行了振动和噪声测试,研究引起异常噪声的机理。从轮对振动特征、车体振动传递性能、司机室结构模态以及空腔模态等方面开展了探讨和分析,总结和归纳了异常噪声产生的可能原因,确定了轮对多边形失圆产生的低频振动是司机室振动过大的主要原因,司机室板件振动频率与空腔模态的声固耦合振动是诱发电力机车异常噪声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夏亮 《中国水运》2009,(7):96-97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是《海事诉讼程序法》设立的一项特别的法律制度。但是我国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还有若干不完善之处。本文以一起近年来较大的船舶碰撞导致的海洋污染事故为例,分析了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损害赔偿中适用该制度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探寻这些问题发生的法律层面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随机性是公交出行需求的重要特性.随机需求下的公交系统中,不同风险态度(中立风险、规避风险和寻求风险)的决策者会选择不同的设计方案,这在多阶段公交系统走廊设计中更为明显.为研究不同决策风险态度下随机特性对公交服务设计的影响,首先,基于均值-方差理论,提出不同风险态度下的决策方法,并构建对应的多阶段公交走廊设计模型,同时优化不同阶段的公交线路长度、站点选址和发车间隔;之后,利用局部分解法和最优化理论,得出模型的解析解;最后,对不同设计策略(全覆盖设计、单阶段和多阶段的公交线路非全覆盖设计)和风险决策态度下的公交走廊设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公交线路多阶段设计具有比全覆盖设计和单阶段设计更低的期望系统成本,以及比单阶段设计更稳定的方案;2)在不同设计策略中,决策风险态度对公交系统的参数配置(即公交线路长度、站点分布和发车间隔)有不同的影响,例如规避风险态度决策者在全覆盖设计中追求更密集的站点分布,而在单阶段设计中则会追求相对更低的站点密度,在多阶段设计中这就更为复杂.该研究从政府管理者和运营商的角度,提供基于需求随机增长下公交系统多阶段设计的风险投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