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5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邻近既有桥桩进行基坑开挖会对其产生复杂的力学影响,为保证既有桥桩的绝对安全,需研究基坑开挖对桥桩的影响规律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运用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地铁车站施工对邻近轻轨桥墩的变形影响,并提出在施工中加强围护结构及邻近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确保施工和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基于姿态变化的列车侧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流固耦合振动出发研究列车侧风安全性问题。对25 m/s横风环境下以250 km/h的速度运行在高为10 m的高架桥上的列车,首先锁定其悬挂系统,不考虑其姿态变化,进行列车外流场计算。然后以此流场作为初始场,释放悬挂系统,考虑列车与空气介质的相互作用,采用动态网格技术,对列车系统动力学和列车空气动力学进行联合同步仿真。列车在横风作用下自适应得到一个动平衡状态,总体上看,新姿态下作用在车体质心的等效集中气动力较悬挂系统锁定时有所增加。为了比较流固关系考虑与否对列车影响的差异,将悬挂系统锁定情况下的气动力加载到列车上进行动力学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流固关系的列车在侧风下安全性更差。  相似文献   
13.
侧风环境下列车高速通过站台的流固耦合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侧风环境下列车能否临靠站台高速安全通过,采用列车空气动力学和列车系统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侧风与列车的流固振动分析获得列车姿态的变化;考虑侧风作用下,列车的姿态变化和轨道几何不平顺的影响,分析了侧风环境下,列车临靠站台高速通过时的气动响应.计算结果表明,与无风环境尾车易与站台碰撞不同,在6 m/s侧风环境下,当列车以350 km/h的速度临靠站台通过时,车头前端是离站台最近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
高昆  田砾  崔涛  陈聪 《港工技术》2012,49(2):53-55,58
吹填造陆是沿海地区粉煤灰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粉煤灰吹填区地基的土质颗粒细腻、松散,承载力差,必须经过加固处理后方可使用。以在粉煤灰吹填区内建设的某大型市政工程为例,根据吹填区的地形、工程地质条件提出具体施工技术要求和加固施工方案,分别采用桩基和强夯法对主体结构物下和场内道路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现场施工效果表明,用该方法加固处理滨海粉煤灰吹填地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文章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盾构隧道下穿引起的既有铁路路基及箱涵结构变形,结果表明,铁路路基沉降规律大致符合Peck曲线,但由于箱涵结构的存在,沉降曲线左右不对称;箱涵最大竖向变形2.4 mm,路基最大竖向沉降3.95 mm。  相似文献   
16.
不拆卸发动机就可以极大地改善发动机性能?下述的升级改动不仅不需要到维修点,在私家车库就能完成,而且花费也不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单体泵柴油机起动过程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小柴油机起动过程中的磨损,同时兼顾排放,设计了基于Ramp控制的单体泵柴油机起动控制策略。试验表明,选用合适的初始喷油量、起动Ramp数值和起动供油提前角等起动参数后,可实现单体泵柴油机可靠起动,烟度可控制在0.5 m-1以内。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车辆事故、排放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国家对运行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和排放污染的控制日趋严格,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和规定,要求加强运行车辆的安全和环保检测。对于检测不合格的车辆,进行强制调试维护,否则不准上路行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有限参数有限运营环境和有限目标的参数影响局限性,提出多参数全运营环境多目标全部优化方法。结合目前国内部分高速列车车辆晃动问题,对该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通过初步的DOE分析,得到了最优的参数方案,该参数方案下列车的晃动现象消失。分析表明该车二系垂向减振器应视线路条件进行选择性配置。  相似文献   
20.
晃车现象普遍存在于铁道车辆中,成为影响旅客乘坐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评估铁道车辆在日常运营过程中的晃车程度,在原有评判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峰值计数的晃车评判方法。该方法以车体横向加速度为研究对象,从时域的角度统计加速度峰值分布情况,同时兼顾了不同振动频率对人体舒适性影响的差异性。以某型动车组实测振动信号为例,计算对比了2种方法在评判结果上的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峰值计数的晃车评判方法与原有横向平稳性指标在晃车评判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有效地识别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晃车现象,并进行晃车等级的划分。文章通过动车组实测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该方法同样可以推广应用于其他速度等级的铁道车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